词条 | 针砭 |
释义 | 词目:针砭 注音:zhēn biān 词性:动词 意义:砭是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使用方法已失传。“针砭”比喻发现或指出错误,以求改正。 相关成语:痛下针砭 针砭时弊 砭为治病石针,针头圆型,前圆后方,方处为柄,以指易捏为宜。针头在棉油灯焰上炙之微烫,沾姜汁、艾汁或其它配置药液,立顶于患者穴道,可治风湿、寒热诸病。 探源: (1)泛称金针治疗与砭石出血为针砭。 祖士衡《西斋话记》:“陇州道士曾若虚者,善医,尤得针砭之妙术。” (2)指规戒过失。 范成大《唏真阁留别方道士》诗:“时时苦语见针砭,邂逅天涯得三益。” (3)古代用石针刺穴治病,比喻规戒过失,指出错误(多针对时政)。 《南史·牛僧孺传》:僧孺工属文,善楷隶,多识古事。侍郎全元起欲注《素问》,访以砭石。僧孺答曰:“古人当以石为针,必不用铁。说文有此砭字,许慎云:‘以石刺病也。’东山经:‘高氏之山多针石。’郭璞云:‘可以为砭针。’春秋:‘美疢(chèn)不如恶石。’服子慎注云:‘石,砭石也。’季世无复佳石,故以铁代之尔。” 基本解释 1. [an ancient form of acupuncture]∶古代的一种针刺疗法,现已失传。砭是古代治病的石头针 2. [point out sb.'s errors and offer salutary advice]∶比喻指出错误,劝人改正 时时苦语见针砭,邂逅天涯得三益。——范成大《晞真阁留别方道士》 针砭时弊 详细解释 亦作“针砭”。用砭石制成的石针。亦谓针灸治病。 宋 苏轼 《休兵久矣而国益困》:“不忍药石之苦,针砭之伤,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则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药石,而伤之不止於针砭也。” 宋周密 《齐东野语·针砭》:“古者针砭之妙,真有起死之功。” 清 孙枝蔚 《自号浊翁因赋》:“此疾何时瘳,难施针砭术。” 张弦 《记忆》:“如果说,今日的痼疾已到了难于针砭的地步,那么,起初的癣疥之患,不就发生于你 秦慕平 这块基本健康的肌肤之上吗?” 【辨析】“针砭”常误写为“针贬”,应注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