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永胜 |
释义 | 张永胜,中国常用人名,比较著名的有河北青年书法家张永胜、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张永胜、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张永胜和山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张永胜。 二 ·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教育背景: 2.工作经历: 3.科研成果:) 三、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1.教育背景: 2.工作经历:) 一、 河北青年书法家张永胜,斋号步云堂,85年出生于河北雄州,毕业于北京书法学校专科本科班,自幼酷爱书法,初学书法跟随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靳晓慧老师学习唐楷,后拜北京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田伯平先生,入校又受到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郑晓华先生,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卜希旸先生,云志功先生,李永忠先生,何学森先生,虞晓勇先生等名家老师的指点,擅写行书,先后临习了《九成宫》,《勤礼碑》《菬溪诗贴》《蜀素帖》《怀仁集王圣教序》《书谱》《十七帖》等历代名家碑帖。 北京北海诗书画院会员二 ·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男。笔名张生。1969年生于河南焦作。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为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副系主任。上海作协首届及第二届签约作家。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一个特务》,《刽子手的自白》,《地铁一号线》,长篇《白云千里万里》,《十年灯》(2005年6月即出),随笔集《可言,可思》及专著《鸡尾酒时代的记录者—〈现代〉杂志》,译有《文化批判理论:主题的变奏》等。 1.教育背景:2001,9――2004,7 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博士 1991,9――1994,7 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硕士 1987,9――1991,7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 学士 2.工作经历:1994,9-今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主讲:中国现当代文学,小说原理(研究生),艺术概论,广告学(本科生) 3.科研成果:1.学术研究 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小说理论研究。近年来在《文艺争鸣》,《当代作家评论》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于2000年获《当代作家评论》优秀论文奖。出版学术专著一部。 (1)现代文学 1, 《从施蛰存的编辑理念看〈现代〉杂志的特征》,《文艺争鸣》2002,2 2, 《烟粉灵怪纷烂漫:论施蛰存小说的艺术特点》,《浙江学刊》2002,5 3, 《论〈现代〉杂志的作者群》,《上海交大学报》2002,4 4, 《论〈现代〉杂志的广告特点》,《出版广角》2003,3 5, 《一切超过与真实的就显得贫弱了――施蛰存的学术梦》,《书城》2004,6 6, 《〈现代〉小说的另一面:危疑扰乱,焦躁,讽刺与寓言》,《江苏社会科学》,2005,2 7,《精神不死,是谓不朽》,《读书》2004,11 8,《鸡尾酒时代的记录者――〈现代〉杂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当代文学 1,《作家的另一面》,《作家》1999,5 2,《时序中的两个年代》,《当代作家评论》2000,1 3,《城乡对立:新时期城市小说情感模式研究》,《上海交大学报》2001,1 4,《反抗城市:新时期城市小说情感模式研究》,《郑州大学学报》2001,3 5,《走向文学本身》,《作家》2002,4 6,《对小说的三种批评》,《作家》2002,5 7,《从83年出发:程永新编辑思想漫议》,《当代作家评论》2003,5 8,《技艺高超的说书艺人》,《当代作家评论》,2005,1 (3)翻译 1,《文化批判理论:主题的变奏》(合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即出) 2,文学创作 在《收获》,《人民文学》,《作家》,《钟山》和《上海文学》,《天涯》,《山花》以及台湾《联合文学》等著名文学杂志发表小说数近百万字。作品曾被《新华文摘》,《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多次转载,并产生较大影响。《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曾辟专栏予以介绍。故2000年被聘为上海作家协会首批签约作家及第二届签约作家。迄今为止,共出版小说集三部,长篇小说一部,随笔一部。 (1) 小说 1,《瑞士军刀》,《人民文学》1998,10 2,《结局或者开始》,《上海文学》1998,8 3,《西递村》,《作家》1999,4 4,《颤抖的手》,《天涯》1999,4 5,《片断》,《收获》1998,6 6,《刽子手的自白》,《收获》1999,3 7,《他的名字叫衬衫》,《收获》2000,3 8,《来碗米饭》,《收获》2001,2 9,《外滩》,《收获》2001,6 10,《芥末》,《收获》2002,2 11,《个园》,《山花》2005,2 12,《凤凰》,《作家》2005,4 (2) 小说集 1,《一个特务》,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刽子手的自白》,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 3,《地铁一号线》,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 (3) 长篇 1,《白云千里万里》(长篇),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 2,《十年灯》(即出) (4) 随笔 1,《可言,可思》,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三、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1.教育背景:2003,9――2007,7 黑龙江省哈尔滨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 2000,9――2003,7 辽宁省东港市第一中学 1997,9――2000,7 辽宁省东港市石人中学 1991,9――1997,7 辽宁省东港市孤山镇刘大房小学 2.工作经历:2007,8-今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助理工程师 四、山东师范大学副教授个人简历:张永胜,男,副教授,计算机系主任。1984年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南开大学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01—2002学年在北京大学计算机系作国内访问学者。 主授课程:本科生课程: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本科第5学期) ,Web开发技术(本科第8学期) 研究生课程:XML技术(研究生第1学期),UML面向对象方法与技术(研究生第2学期) 教学科研:教学科研的主要领域为软件工程与数据库技术、Internet/Intranet工程。参加了学校启动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和“重点课程”建设,在教学质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取得了成绩,多次获得优秀教学成果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或负责人,参加了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的教改、考试测评体系、通用题库系统、面向廿一世纪教材规划建设、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等教学与科研工作。 获奖情况:1 基于光互联网络的拓扑结构、波长指派及路由算法研究,2006年山东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第2位. 2 山东师范大学Windows版通用题库建设.2005年山东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第3位. 3 中小学计算机课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验.2005年山东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第1位. 发表论文: 1 XML及其在网络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3作者. 2 环、Mesh嵌入RP(k)网络.中国科学 E辑,2004年第34卷第8期,P939-950.第3作者. 3 The Embedding of Rings and Meshes into RP(k) Networks, Science In China(F),2004 Vol.47,No.5,P669-680.第3作者. 4 的身份验证及授权机制应用研究.计算机应用,2004年第24卷第8期,P133-136.第1作者. 5 UML用例在系统建档中的作用探析.山东科学,2004年第17卷第4期,P1-3.第1作者. 6 C#语言多线程同步控制研究与应用.山东科学,2004年第17卷第4期,P127-130.第2作者. 7 Visual C#下利用访问SQL Server 技术.计算机系统应用.2004年第11期,P66-69.第2作者. 8 对XPath,XLink和XPointer的分析研究.微机发展,2005年第15卷第10期,P19-22.第2作者. 9 基于UML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模型的研究.计算机系统应用,2005年第10期,P26-29.第2作者. 10 关系模式与XML模式的相互转换.计算机系统应用, 2005年第10期,P83-86.第2作者. 11 基于Web服务的企业级应用框架的分析比较.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1卷第2期,P141-142.第2作者. 12 Web Services及其安全机制研究.山东科学,2005年第18卷第1期,P57-61.第2作者. 13 高速网络下入侵检测的一种高效方法.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5年第6期,P38-40.第2作者. 14 XML加密及其实现工具研究.山东科学,2005年第18卷第3期,P96-100.第2作者. 15 在安全电子商务中XTR公钥密码体制的优势和应用.计算机安全,2006年第1期,P25-28.第2作者. 16 在Web服务安全中XML加密与签名的应用. 计算机安全,2006年第7期,P20-23.第2作者. 17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之探析.电子政务,2006年第7期,P8-12.第1作者. 18 XML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福建电脑,2006年第9期,P30-31.第2作者. 19 Ajax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计算机时代,2007年第3期,P56-58.第2作者. 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基本信息性 别 : 男 出生年月 : 1964-5 职 称 : 教授级高工 硕导 : 是 具体工作单位 :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硕导专业1: 建筑技术科学 硕导研究方向: 生态与节能建筑 主讲课程 建筑节能与技术、绿色建筑 人物简介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规划师、注册咨询工程师;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委员会命题专家组成员;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法技术鉴定中心鉴定专家、省建筑师学会副理事长、省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2003年荣获山西省建设行业第二届“青年科技奖”,获得“山西省优秀青年设计专家”称号,并荣立一等功。2005年获全国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优秀专家、省建筑师学会先进工作者、被太原市规划委员会聘请为咨询专家;2007年被评为山西省土木建筑优秀中青年专家、被聘请为山西省工程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建筑节能专家组组长。是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中国科协人才库首批入库专家;2009年被山西省土木建筑学会授予土木建筑优秀专家称号。2010年获全国注册建筑师管理委优秀命题专家。 研究方向: 1.铁电体、薄膜、线、管的制备和性能 2.长余辉发光材料物理 学术成果主持参与多种类型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的编制;主持参与多种类型的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许多项目获得省、厅级优秀设计奖;多次参加国家、省级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一些论文在学术会议上宣读并获得优秀论文奖。还主持参与编写并积极宣讲山西省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山西省建筑产品通用图集;积极参加与建筑专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宣传和普及生态、绿色建筑知识。 科研项目 山西省建筑节能标准政策研究、山西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研究、山西省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标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