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安骅 |
释义 | AngelChang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班,主修现代艺术和评论写作的华裔张安骅,最近于纽约创刊发行了属于自己的杂志:《我》(MeMagazine)。28岁的华裔服装设计师张安骅(Angel Chang)获“唐曼尼时装基金会”(Ecco Domani Fash-ion Foundation,简称EDFF)选为时尚界明日之星奖金得主。 简介她的父母移民自中国台湾,她在美国出生,厌恶纽约客最爱的一成不变的黑色,于是两年前大胆涉足服装设计界。设计新潮且极富创意是她迅速崛起于设计界的制胜法宝。她曾经设计了一套黑色塑料风衣,胸前有一连串灯泡装饰,并内接电池,只要按下开关,灯泡发出蓝光。她说这个设计灵感来自纽约大停电事件,当时她住苏荷区,没有手电筒,下楼梯时漆黑一片,摸不清方向,她想要是有会发光的衣服多好。张安骅出身书香世家,父母亲皆来自中国台湾,其父张德光是印地安纳州立博尔大学政治系教授。张安骅大学就读于哥大巴纳德女子学院艺术史系、任知名的DonnaKaran公司布料发展与设计方向部门助理设计师。张安骅在求学时代便表现出对时装与杂志的高度兴趣。学生时期的她就曾在华裔设计师萧志美工作室和Visionaire杂志艺廊实习。 张安骅在Visionaire杂志实习时,遇到她的好友兼共同实现创办杂志梦想的ClaudiaWu。由于张安骅的专长在文字、以及在时尚与艺文界广阔的交游,而Claudia则出身知名的罗得岛设计学院,视觉设计能力极强,就凭着这两个20多岁女生的力量,“MeMagazine”诞生了。 设计理念张安骅展示自己上一季的设计作品,其中一件鹅黄色拉练背心背后抓出特殊的皱折,拉开前方拉练,内里有放置iPod的口袋和按钮设计。她说,她喜欢设计实用、功能性强、好玩、方便穿着的服饰,适合现代纽约客通勤、逛街时穿着。她使用的布料材质通常防水、防皱,不需要送干洗,她也会选用因旅游带给她回忆的布料或设计灵感。 她特别钟爱“热变色布料”(thermochromic),温度一到华氏60度或80度,服装就开始变色,她觉得很好玩。她设计的另一套黑色塑料风衣,胸前有一连串灯泡装饰,因为内接电池,只要按下开关,灯泡发出蓝光,她说这个设计灵感来自纽约大停电事件,当时她住苏荷区,没有手电筒,下楼梯时漆黑一片,摸不清方向,她想要是有会发光的衣服多好。 美国华裔时装设计师张安骅也别出心裁地把高科技元素融入到了时装设计中来。这是一件变色服装,它能够随着温度的不同而变色。而这件发光雨衣采用特殊防水材料制成,上面镶嵌着发光二极管,通过电池供电。从外观看上去,它不但时尚,而且还能在下雨天提醒车辆注意前方行人。在商场试衣服时,你需要的是美国人发明的这面“魔镜”。“魔镜”共有三面组成,左边的镜子上有触摸屏,顾客可以从数据库里挑选不同的服饰;之后,中间的镜子将显示出这些服装“穿”在顾客身上的效果图;最后,顾客搭配自己喜欢的鞋子和饰物后的整体形象将在右边的镜子里显示出来。 自己的杂志谈到为何要创办一本杂志,张安骅表示,市面上看得到的时尚、人物杂志,除了充斥着商品、就是介绍明星,她感到值得被报道、被纪录的,并不仅止于这些。尤其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在时尚、艺文圈中打滚,张安骅说,她认识许多极具才华、同时生命中充满创造力与独特性的人物。这些人或许年纪尚轻、未成气候,或许甘心成为知名设计师、创作者背后的推手,张安骅认为,她与Claudia看到许许多多有趣的人与事,她们希望说出属于这一群创作者的独特故事与观点,所以她们以迥异于坊间一般杂志的写作方式,创办了《MeMagazine》。 《MeMagazine》为季刊,在每一期的杂志中将特写一位人物,由特写人物提供认为在自己生命中扮演重要角色、或是有特殊意义的朋友、家人、同事等名单。经过筛选,张安骅发出一份经过精心设计的问卷给特写人物所选的亲友,由他们自由发挥之后e-mail回给自己。张安骅说,由于这些人本身深具特色,她通常不太删改他们的答案。透过这些逸趣横生的只字词组,读者们不但可以认识到该期杂志主角的生命历程、人际关系、与一些不为人知、甚至连主角自己都忘记的小故事,更可以了解主角周边人物的生命状态与独特性。 张安骅表示,我们生活在一个节奏过于快速、沟通过于便利的时代与城市,但这些快速与便利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疏离。我们跟朋友仅止于礼貌上的人际社交,不再真正认识身边的人,并与他们沟通互动。张安骅说,这本杂志的目的,是希望“帮助我们更加了解那些我们敬佩的人,介绍读者认识那些我们希望遇到的新朋友。这本杂志是关于真真实实的人物以及这些人物富含情感、冒险的日常生活。” 白天必须在号称“时尚特区”的曼哈顿第七大道上的DonnaKaran设计部门全职工作,张安骅说,她利用下班之后到午夜的时间编辑设计杂志。目前创刊号已经发行,首期的特写人物是画家阿贝娄(JoshuaAbelow)。 目前,《MeMagazine》每期的发行量为5000份。张安骅说,小型杂志的预算其实并不惊人,重要的是要对自己所做的事有高度的热情、知道自己要说的是什么、以及找到适合的合作伙伴。 明日之星2004年10月,张安骅与友人吴佩瑜(ClaudiaWu)创办了《我》(MeMagazine)杂志。她说,以前在DonnaKaran工作时,发现穿好看的衣服通常很花时间,除了设计繁复,配色也要讲究,她后来干脆都选纽约客最爱的黑色穿出门。但天天穿一成不变的黑色也不是办法,所以激发了自己设计品牌服饰的动力。 她特别钟爱“热变色布料”(thermochromic),温度一到华氏60度或80度,服装就开始变色,她觉得很好玩。她设计的另一套黑色塑料风衣,胸前有一连串灯泡装饰,因为内接电池,只要按下开关,灯泡发出蓝光,她说这个设计灵感来自纽约大停电事件,当时她住苏荷区,没有手电筒,下楼梯时漆黑一片,摸不清方向,她想要是有会发光的衣服多好。唐曼尼是葡萄酒公司,2001年创立“唐曼尼时装基金会”,每年评选全美有潜力的年轻服装设计师(从事服装设计业五年以下,至少有一个零售点)来颁发奖金,以鼓励他们在伸展台上发挥所长,邓志明(PeterSom)、平美美(MaryPing)、林达克(DerekLam,译音)等亚裔设计师都曾获奖。今年从上百个申请件中选出六名得奖者,张安骅是唯一华裔。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