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运动损伤
释义

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其损伤部位与运动项目以及专项技术特点有关。如体操运动员受伤部位多是腕、肩及腰部,与体操动作中的支撑、转肩、跳跃、翻腾等技术有关。网球肘多发生于网球运动员与标枪运动员。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训练水平不够,身体素质差,动作不正确,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运动前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状态不佳,缺乏适应环境的训练,以及教学、竞赛工作组织不当。运动损伤中急性多于慢性,急性损伤治疗不当、不及时或过早参加训练等原因可转化为慢性损伤。

基本介绍

简介

伤后的锻炼与治疗原则是:(1)合理安排伤后训练,保持运动员已获得的良好训练状态,防止因伤后突然停训而引起“停训综合症”;(2)练习时合理使用保护带,以防止发生劳损、再伤或肌腱韧带的松弛;(3)加强局部治疗,改善伤部代谢,消除水肿,防止深痕粘连与收缩。预防应遵从运动训练原则,科学安排运动量,提高身体素质,加强医务监督与安全教育。教学中还应提高学生相互保护以及自我保护的能力。

预防原则

一、加强思想教育

平时要注意加强防损伤观念的教育,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学生、运动员进行组织性、纪律性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二、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运动系统的劳损,大多由于长期局部负荷过大所致。为了减少这些损伤,教师、教练员应严格遵守运动训练原则,根据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训练水平和各项运动项目的特点,个别对待,循序渐进,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三、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四、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

五、加强易伤部位的练习

六、加强医务监督工作

原因及预防方法

肌肉韧带拉伤

内因:训练水平不够、柔韧、力量、协调性差,生理结构不佳

外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气温、湿度、上课内容不好,教练专业水平不够

预防:选教练、场地及适当的课程,在正常天气情况下锻炼、准备活动充分、循序渐进。

处理:24小时前为急性期:方法:停止运动、冷敷、包扎、抬高受伤部位。

24小时后为恢复期:配合按摩、微动、康复或恢复性锻炼

关节扭伤

内因:技术掌握不好、协调性差,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小、生理结构不佳、疲劳产生体力差

外因:准备活动不够、场地滑、器材使用不当、教练、内容不好(动作速度快、转、跳多)

预防:准备活动充分、了解设备使用、循序渐进,让教练或自己速度放慢。

处理:24小时前为急性期:方法:停止运动、冷敷、包扎、抬高受伤部位。

24小时后为恢复期:配合按摩、微动、康复或恢复性锻炼

心力憔悴

表现:人发冷,多汗、脸色白或红、头痛、晕、虚、筋疲力尽。

预防:教练或练习者要注意运动量的控制,

处理:离开热的地方,宽衣、湿衣。清醒后给他慢喝些水、注意观察,病人当天不要多运动

运动疲劳

表现:心悸、心动过速,运动后血压、脉搏恢复慢,内脏不适、血尿等。:人发冷,多汗、脸色白或红、头痛、晕、虚、筋疲力尽。

原因:训练方法不对、不循序渐进、系统训练,运动量大、训练时间多长、休息不充分等。

预防:安排合理的训练时间、计划,注意劳逸结合。

处理:调整锻炼计划,运动量,循序渐进、进行系统训练、全面训练

重力休克

表现:头晕、眼发黑、心难受、脸苍白,手发凉,严重时晕倒。

原因:动时血液都供应下肢、突然静止运动时静脉回流不够,脑缺血缺氧,产生脑贫血。

预防:强度运动后,不要马上停止运动。

处理:让患者平卧、脚垫高、头低于脚,从小腿顺大腿按摩。

心绞痛

表现:心绞痛经常表现在腿和腹部的疼痛和抽筋现象。

原因:经常在冷的地方锻炼,喝冷饮料,不做伸展运动和按摩,不喝盐水会使病情更严重。

预防:注意选择良好的锻炼环境,准备活动要充分,在室内有空调的健身房

处理:休息,让练习者在良好的环境去。

中风

表现:严重心脏疾病,人体功能受影响,皮肤干、红、热现象、脉搏快、弱,呼吸浅等。

处理:有知觉:适量喝水、宽衣、如呕吐就不要给流质食物、打电话,送医院等。

失知觉:打电话呼救,让他侧躺,观察呼吸,冰块放在腕、踝、腋、颈脉处,不按摩

运动腹痛

原因1:肝脾淤血。慢性腹部疾病

原因2:呼吸肌痉挛(准备活动不够,肺透气低,运动与呼吸不协调)

原因3:胃肠痉挛(运动前吃得过饱、饭后过早运动,空腹或喝水太多)

预防:运动前健康检查,合理安排运动饮食,吃饭前后1小时运动,不空腹、喝水太多运动

处理:减慢运动速度、加深呼吸、调整运动呼吸节奏、手按疼痛部位,实在不行停止运动

口服减痉挛药物(阿托品、十滴水)。

脚底筋膜炎和神经刺痛

原因:脚底频繁压力过多产生的疼痛。原因是套路不适合、鞋子问题、脚的生理结构不好,

原因:钙的沉淀在脚跟骨上、脚底筋膜炎和神经刺痛:

预防:准备活动要充分(包括脚部的准备活动)

处理:注意放松、休息、按摩、热水澡。

籽骨炎

原因:运动中的突然的重压力在籽骨上,造成骨折和发炎。

预防:选择有缓冲的鞋子和缓冲力纠正。

肌腱、小腿肌痛

原因:经常提脚跟造成的。

预防:运动前后的准备活动和放松要多伸展肌腱、小腿肌可以防止损伤和减轻疼痛。

处理:注意放松、休息、按摩、热水洗,伸展助减痛等。

半月瓣症

原因:半月瓣症一般由过度膝部动作、跑步,造成的,半月瓣症常会有"咔"的响声。

预防:减少过多的膝部动作、减少转体、跳等的撞击动作,

处理:注意放松、休息、按摩、热水洗

关节炎、黏液囊炎

原因:过度训练,

处理:休息和看医生。

骨关节炎是由于软骨的磨损,使关节肿大,水肿。

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人体的免疫系统的疾病造成的。

腰肌劳损

原因:练习方法不当(如:仰卧起坐时不屈腿),急于求成运动而疲劳损伤

预防:学习正确的动作技术,不急于求成

处理:注意放松、休息、按摩、热水澡。

颈椎疾病

原因:练习方法不当(如:仰卧起坐时不抱颈),颈部运动过多而疲劳损伤

预防:学习正确的动作技术,颈部运动不要过多

处理:注意放松、休息、按摩、热水澡。

胫骨膜炎

表现:胫骨前骨膜与骨有剥离的感觉,产生疲劳、酸痛。

原因:练习方法不当,地面不平等,小腿的肌肉发展不平衡,突然的压力

预防:学习正确的锻炼方法(如:不要长时间的连续跳跃动作、上下踏板动作),

处理:注意全面锻炼、练习后要放松、休息、按摩、热水洗,做伸展练习减疼痛等。

篮球运动损伤

篮球运动在中国开展最为普遍。它是一种瞬息万变的运动,要求运动员全面的体力发展与身体训练。最常见的创伤是因跌倒、跳起抢球落地不正确(踩在别人脚上或被踩),急停、急转、冲撞或因场地不平,或场地过滑而引起的急性创伤。外伤最轻的仅仅是一点擦伤,重的可以发生骨折或脱位。一般较常见的有踝关节韧带的捩伤或骨折(往往由于处理不当而变成慢性疾患,经常疼痛妨碍运动)、膝的韧带半月板损伤、指挫伤及腕部舟状骨骨折。另外,在篮球运动中也可发生慢性创伤,其中最影响运动训练与技术发挥的是髌骨软骨病,其发生主要是由于滑步进攻与攻守、急停与踏跳上篮等局部训练过多所致,应引起注意。预防的必要措施,是加强全面训练,避免单打一的训练方法,创造合乎标准的场地卫生条件,加强运动员的纪律教育及裁判工作。同时,应注意运动员的过度疲劳状态,以减少发生创伤的可能性。

足球运动损伤

足球运动按国外记载,它是创伤发生率最高的运动项目之一。外伤程度,最轻的是擦伤,重的可以有骨折、脱位及内脏破裂。根据广东省体委医务室的资料(按影响训练的情况分类)47.8%是轻伤,19%是中等伤,只有3.2%是重伤。约86%的损伤是在四肢。损伤中除一般常见的擦伤及挫伤外,踝关节的扭伤最常见。其次是大腿前后肌肉拉伤、挫伤。膝关节损伤又次之。其中半月板撕裂,膝十字韧带撕断,髌骨骨折,髌骨软骨病等虽比较少见,但一旦发生,治疗却较困难。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的职业足球运动员,很多都已经切掉了半月板或髌骨。守门员因为经常扑球摔倒,所以很容易发生手腕(舟状骨骨折)及肘的创伤(鹰嘴皮下滑囊炎及血肿),因此,一般守门员都应穿线衣、带护肘和手套。

足球运动原因

1.激烈比赛致伤比赛时紧张地争夺、疾跑与铲球,易发生大腿与小腿的肌肉拉伤与断裂。突然改变体位,小腿的突然扭转、内收或外展,可以引起膝、踝关节的韧带及骨的损伤。

2.因球的间接作用致伤这种损伤多见于下肢。例如,用脚外侧踢球,就容易损伤距腓前韧带,这是最常见的踝关节损伤。用足内侧前脚踢球,由于膝关节屈曲,小腿突然因球的作用而外旋外展,就很容易损伤膝的内侧副韧带、半月板及前十字韧带。特别是与对方运动员“对脚”时更容易发生。

一般处理方法

物理疗法

冷疗法

冷疗法是指运用比人体温度低的物理分子(如冷水、冰、蒸发冷冻剂等)刺激来进行治疗的一种物理疗法。

1.作用

冷疗法主要是通过降低组织温度,使周围血管收缩,减少局部血流量及伤部充血现象,减轻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因此,有止血、退热、镇痛和防肿的作用。在进行冷敷过程中,局部会感到冷、刺痛、疼痛减轻和麻木的过程。

2.方法

将毛巾用冷水浸透发在伤部,约两分钟换一次,或将冰块装入袋内进行外敷,每次20分钟左右。也可直接用自来水冲淋或将伤部泡入冷水,或用冰块擦摩伤部,但时间应缩短。有条件可用冷镇痛气雾剂喷涂伤部。常用的为烷类冷冻喷射剂。使用时应距离皮肤30厘米~40厘米垂直喷射,时间约为5秒~10秒。有时为了加强麻醉作用,可在停止喷射20秒后再喷射一次,但喷射次数不能过多,一般不超过3次,以免发生冻伤。喷射冷镇痛气雾剂后,伤部疼痛减轻或消失,温度下降并有麻感。但面部损伤不宜用此法。

3.适应症

主要用于急性闭合性组织损伤的早期,即在损伤后的24到72个小时内使用。

4.注意事项

冷疗法应在伤后尽快使用,越早越好。但要严格控制时间,并注意局部组织情况,冷敷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可能导致神经损伤;如发现皮肤麻木时应停止使用,防止组织冻伤。不可在没有感觉的部位冷敷;在对冷敏感的部位进行冷敷时,有些人会出现皮肤发红、瘙痒、起水泡的现象,应注意观察和避免,不要在开放性损伤部位进行冷敷。

热疗法

热疗法是指运用比人体温度高的物理分子(如传导热、辐射热等)刺激来进行治疗的一种物理疗法。

1.作用

热疗可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变血液和淋巴循环,提高组织新陈代谢,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痕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加速坏死组织的消除,因而有消肿、镇痛、散瘀、解痉、减少粘连和促进损伤愈合的作用。

2.方法

最简便易行的温热疗法是热敷法。其方法将毛巾用热水或热醋浸透置于伤部,无热感时更换,每次约半小时,每天一至二次。也可用布袋装沙、热盐,或用热水袋进行热敷。其次也用熏洗法。用配好的药物加水煮沸,将患部先在蒸气上熏,然后等温度适合后,再放入水中浸泡,洗浴每次20分钟~40分钟,每天一次。

3.适应症

适用于急性闭合软组织损伤的中后期(损伤发生24到72小时以后)及慢性损伤。

4.注意事项

应用温热疗法时要注意避免发生烫伤,如有皮肤过敏者应停止治疗。高热、恶性肿瘤、活动性肺结核、有出血倾向者及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早期禁止使用温热疗法。

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借热力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上,产生温热刺激并引发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和皮下痕血以治疗伤病的一种方法。此方法简便易行,是中国传统疗法之一。

1.操作方法

(1)选穴

应用拔罐疗法时,一般是伤部取阿是穴及附近的穴位。然后根据拔罐部位,选择大小合适的罐。

(2)点火

闪火法:用镊子夹着点燃的酒精棉球或纸片,伸入罐内绕壁一周迅速抽出,立即将罐罩在应拔部位即可。

投火法:将酒精棉球或纸片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罩在应拔部位。此法只适应于侧面横拔,否则,会因燃烧物落下而烧伤皮肤。

(3)留罐时间

一般留罐10分钟。罐大,吸力强,时间可缩短;反之,时间可加长。气候炎热,留罐时间应短,寒冷时可延长。一般待局部皮肤充血、淤血呈紫红色即可取罐。隔日一次,5天~7天为一疗程。

(4)取罐方法

取罐时,以一手压住罐周边皮肤,使气进入,罐子就可取下。不可硬拉旋转,以免损伤皮肤。

2.适应症

一般适应于陈旧性损伤、慢性劳损、风寒湿痹症、急性闭合软组织损伤晚期等。若为局部软组织肿大,可在局部针刺后拔罐,肿痛消退较快。

3.注意事项

(1)伤员体位应舒适、适当,拔罐部位一般以肌肉多、毛发较少的部位为宜。皮肤过敏、浮肿、出血性疼痛者,以及孕妇下腹、下腰部、心脏搏动处均不宜拔罐。

(2)应注意不要讲火罐罐口烧烫,以免烫伤皮肤。若拔罐时伤员感到局部紧而痛,或有烧灼感,应取下罐子检查是否有烫伤或罐吸附太紧致皮肤损伤。如是则应另换部位或停止操作。

(3)若伤员出现头晕、恶心、面色苍白等不适应症状,应立即起罐,让伤员平卧休息片刻。喝点热开水,即可恢复。

红外线疗法

红外线可分为远红外线与近红外线两种,前者多作用于表皮组织,后者可穿入人体深层组织。两者均是借助于温热效应改善局部神经和肌肉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排泄。主要适用于急性软组织损伤中晚期和慢性软组织损伤,如肌肉劳损、慢性关节炎等。

热电磁疗法

热电磁治疗仪具有温热疗、电疗、磁疗的优点。温热由特殊加热器产生远红外线辐射形成,可控温;脉冲电流为连续式或可调控式;磁场采用较强的脉冲磁场、交变磁场。温热可增加血液循环,低频脉冲能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使肌肉张弛有度。低频的连续波还可深及肌肉,使肌肉放松。磁场可抑制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还可对体内水分子产生影响,有利于渗出液的吸收,对局部肌肉疲劳有较明显的疗效。

药物疗法

常用西药

1.外用药

(1)红药水

(2)紫药水

(3)碘酒

(4)酒精

(5)生理盐水

(6)3%过氧化氢溶液

(7)抗菌素药膏

(8)松节油、樟脑油

2.注射用药

(1)1%~2%盐酸普鲁卡因

(2)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3.口服用药

常用的口服药主要是一些消炎镇痛药,常用的为:

(1)复方阿司匹林(A代)

(2)优布芬

(3)扑热息痛片

(4)安乃近

(5)去痛片 中药治疗

中药常用于软组织损伤,主要指闭合性肌肉、肌腔、韧带、关节囊的损伤。由于损伤的不同时期局部的病理变化不同,其用药也不相同。

1.急性损伤

指损伤后在24小时以内。此时局部的主要病理变化为组织发生撕裂或断裂,小血管破裂出血。其症状为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等。此时除了应进行局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等急救处理外,还可酌情用中药治疗。

治疗原则:止血、凉血、止痛。

外用处分:止血定痛散:黄柏25克、玄胡15克、血竭3克、蒲黄20克、白芷10克、甘草10克共研细末,用冷水调敷患部。每日更换一次(如有皮肤过敏者,及时停药)。

内服药:可选择市售成药如三七片、玄胡止痛片、云南白药等。均有止血、止痛和散寮的作用。

2.新伤

指损伤后超过24小时~48小时。此时局部出血停止,坏死组织分解产物使局部小血管扩张充血,血管通透性增高,较多液体渗出,形成血肿和水肿并存。肿胀对神经产生压迫和牵拉而疼痛进一步加重。其局部症状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等反应性炎症。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消炎止痛。

根据不同情况可外用一号新伤药,具有退热、防肿、止痛、通筋活血的功效。还可选用活血生新剂,具有去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内服药:可选择三七片、云南白药、七厘散等,或采用桃红四物汤、复元活血汤等。

3.陈旧性损伤

又称陈伤、旧伤或慢性损伤,也包括慢性劳损。是指受伤时间在2~3周以上。陈旧性损伤是指急性损伤未能及时和正确地治疗,或未治愈又再次受伤者,由于受伤组织未能及时重新生长修复或修复不良,常反复发病出现症状,如疼痛、压痛、组织发硬、活动受限等。由于受伤局部供血不良,对外界适应能力差,故每遇气候变化或受凉遇冷,而使症状加重。劳损多因局部长期劳累过度或多次微细损伤积累而成,一般与职业性质和运动项目有关。

根据不同时期的病变特点,常选用旧伤药,具有舒筋、消肿止痛、续断生新的疗效。另外中药对关节脱臼、骨折也有一定的疗效。

保护支持带

保护支持带在运动损伤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中广泛地被应用。主要包括各种护具(如护腕、护肘、护腿、护膝、护踝及护腰等)、粘膏、弹力绷带、纱布绷带等。

保护支持带的作用

1.限制关节的活动范围,保持关节的稳定性,防止受伤韧带或其他组织的松弛。

2.限制肌肉、肌腱超常范围的活动,避免已伤组织再伤,有利修复。

保护支持带的使用范围

1.急性损伤

使用时应特别小心,若太紧常常会影响血液循环,引起局部肿胀及出血,应让有经验的医生操作。

2.以预防为目的的支持带

实践证明在踝关节使用粘膏支持带可使球类运动员预防其扭伤及韧带断裂。

3.在创伤的康复中使用支持带

在损伤后和组织愈合过程中,粘膏支持带被广泛应用,可促进组织修复,避免局部再次受伤。

保护支持带的使用方法

保护支持带的使用要正确否则会使伤情加重。总的原则是关节能固定于相对适宜的位置,受伤组织不再受牵扯,活动时疼痛不加重。

保护支持带的注意事项

1.为避免拆除粘膏支持带时引起疼痛,在使用前应将局部汗毛剃去。

2.选用粘膏的宽窄应与损伤部位相符,粘贴时要平整、贴牢。

3.避免用连续环形缠绕的方法,必须使用时,应注意其血液循环情况。

4.有皮肤病或炎症者禁用。

5.使用时间一般不应持续超过一周。

相关介绍

遵循“大米原则”

运动医学有个“大米原则(RICE)”,是专门针对运动损伤的处理。如果伤势不严重,可自行参照这个原则处理,如仍然无法痊愈,则一定要看医生。

“大米原则”包括下面四个步骤:RICE的第一个字母R代表Rest(休息),要求运动员停止受伤部位的运动,好好休息可以促进较快的复原;

第二个字母I代表冰敷,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冰敷袋置于受伤部位,受伤后48小时内,每隔2~3小时冰敷20~30分钟,冰敷时皮肤的感觉有四个阶段:冷→疼痛→灼热→麻木,当变成麻木时就可以移开冰敷袋;

第三个字母C代表压迫,压迫使受伤区域的肿胀减小,可以用弹性绷带包扎于受伤部位,如足、踝、膝、大腿等部位,来减少内部出血;

E代表抬高,抬高伤部加上冰敷与压迫,减少血液循环至伤部,避免肿胀。伤处应高于心脏部位,且尽可能在伤后24小时内一直抬高伤部。当怀疑有骨折时,应先固定在夹板后再抬高。

正文

随着运动比赛的发展,现代矫形骨科中又分出一个新的学科, 即运动创伤学。它是运动医学的组成部分,其任务主要是防治运动损伤,研究受伤原因、受伤机理、恢复时间与伤后训练安排等,为改善训练条件、训练方法、提高运动成绩和增进健康等提供科学依据。在不同运动项目中,各种损伤如骨折、脱臼、烧伤或冻伤等都可能发生,但运动创伤学的研究重点是运动损伤,即与运动技术和训练有关的损伤,也有人称之运动“技术病”。其中,大多数是由于训练失当、局部劳累而成的慢性伤或小外伤,一小部分是在运动时发生的急性伤,如肱骨投掷骨折、单杠前臂卷缠伤等。慢性伤虽非大伤,却常常严重影响完成训练计划、提高成绩与运动寿命。

几种常见的运动损伤 ①肌肉、肌腱、韧带的慢性小损伤,包括肌肉筋膜炎、肌腱腱鞘炎、腱及韧带止点损伤等。其中发生在腱止点部的微细损伤称"末端病",是最难治疗的运动止点损伤之一,有肩袖损伤、髌腱腱围炎髌尖型、大腿后腘绳肌的坐骨止点损伤等,其病理表现为腱变性、骨化及止点唇样增生等。②关节软骨损伤,其主要病理表现为软骨的退行性变,如髌骨软骨病、足球踝、投掷肘等,其中60%以上系逐渐劳损所致,小部分系一次损伤造成骨软骨骨折继发而成。这种软骨损伤,由于伤后软骨不能自行修复,一旦损伤,多遗有永久性改变,治疗困难,也是最影响健康与运动训练、运动寿命的伤种。③骨组织劳损,最常见的是应力性或疲劳性骨膜炎与骨折,可发生于胫腓骨、跖骨、脊椎椎板、髌骨、足舟骨、距骨、第1、2肋骨等,其中胫腓骨最多,跖骨、椎板次之。这一类损伤,通过改变训练,减少或停止局部负担,多可自愈。但应注意发生在胫骨中下1/3 的鸟嘴样骨折和足舟骨应力骨折,一旦发现,必须停止训练,固定治疗。④骨软骨炎。近年来运动训练多从儿童开始,骨软骨炎的发生已在运动训练中引起广泛注意。常见的有脊椎椎体骨骨炎、胫骨结节骨软骨炎、桡骨远端骨骺炎、肱骨小头、跟骨骨骺炎等。此外,耻骨炎和某些副骨损伤,按其病理改变有人也归之为骨软骨炎类中。这些损伤多数影响训练,个别影响发育,其防治研究也已引起注意。⑤神经血管损伤,属慢性损伤的有“击醉”(即走如醉汉,是拳击者脑软化症)、排球运动员的肩胛上神经麻痹、胫前间隔综合症(行军性坏死)等。

上述 5类损伤是防治和研究的重点。运动创伤学也要研究运动、生活和劳动中可能发生的一些损伤,如踝、膝的韧带损伤等。但研究角度不同,重点是研究损伤同运动机能和训练的关系,以解决能否继续训练、何时训练、如何训练、还能否提高成绩等同竞赛训练有关的问题。

运动损伤的发生规律 不同的运动项目,有其不同的运动损伤和规律,如掷铁饼运动员最后多因髌骨软骨病丧失专项机能,掷标枪运动员多因投掷肘而不能提高成绩,跳高运动员易患髌尖痛,射击运动员易患脊柱侧弯,体操运动员易断跟腱等。此规律的产生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即运动技术的特殊要求和局部解剖弱点。以体操的跟腱断裂为例,从动力解剖的分析来看,提踵起跳动作是由跟腱及内外踝后肌组 3个部分共同完成的。由于跟腱在跟骨上的止点距离踝的轴心半径较腓骨肌和胫后肌等的半径为大,因此当踝背屈至70°发力起跳时,全部提踵所需拉力几乎都由跟腱负担,此角度即成为跟腱的解剖弱点。自由体操的“踺子接空翻”是最易断跟腱的动作,要高质量地完成此动作,踝就必须于背伸70°左右发力,这是这个动作的特殊要求。有了以上两个因素,就为跟腱断裂创造了条件。医生和教练员都应了解这一规律(图1、2),以便采取预防措施。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的直接原因 身体某部的解剖弱点及运动技术上的特殊要求,有构成发生运动损伤的可能,此外尚需有一些直接的条件才能引起损伤。这些条件主要有下列 4个方面:①训练水平不足。训练不够,不仅影响成绩,而且常常是致伤的重要原因。②比赛、教学或训练课组织不当。如缺乏医务监督(致有伤病或过度训练的运动员参加运动),不遵守训练原则,缺乏保护,竞赛组织安排不当(如比赛路线、时间的选择、项目次序的安排不当等),场地器材不合卫生要求,保护服装的损坏和不合要求等等,都可能导致各种运动损伤。③运动员生理状态不良。如疲劳,病后,精神紧张,掌汗或胼胝等。④不良的气候因素或突变的环境因素。如雨后路滑,光线不足,气温过高或过低,时差因素,海拔高度变化等。

运动损伤的治疗原则 ①合理安排伤后训练。这是治疗运动损伤的首要内容,其意义是可以保持运动员在训练中已经获得的训练效果,一旦伤愈即能迅速投入正规训练,可以防止因伤后突然停训而引起的“停训综合症”,可以通过肌力练习防止伤部肌肉萎缩,加强关节稳定,加速血液循环,改善伤部组织代谢与营养,消除粘连,刺激生长,缩短修复时间,还可以使伤部得到适当休息。运动员受伤后应尽量避免完全停止训练。为达到合理安排的目的,必须采用“三结合”的工作方法,亦即医生首先根据伤情、损伤机理解剖弱点等提出应避免或减少那些动作,应加强那些肌肉的练习,接着教练员提出全面及伤部训练的具体计划交运动员研究试用,并详细记录其反应,最后再共同修改制订新的计划。只有这样反复实践,才能使计划较为科学。②使用支持带及保护带。其目的是防止再伤和保护已伤关节的稳定,使运动员能迅速投入训练(图3、4、5、6、7)。③局部治疗。如按摩、理疗、外敷药、局部封闭(常用的有普鲁卡因、可的松类药物、透明质酸酶、糜蛋白酶、生理盐水、10%葡萄糖、当归注射液等),对止痛、改善伤部代谢、消除水肿、加速愈合、消除瘢痕粘连与挛缩等,均有一定效果。但采用必须适时适当。如系严重损伤,应根据情况采用手术或非手术的治疗,如石膏或夹板固定等。④注意全身治疗。运动损伤的发生,常与全身状态不良有关,治疗时也应注意全身状态的改善,必要时补给维生素B1、C、E等。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 ①加强训练工作,遵守训练原则。②加强运动中的保护与帮助。除教练员加强保护与帮助外,运动员自己也应学会摔倒时的各种自我保护方法。③加强对运动员的医务监督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a.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决定能否参加训练和参加那几项运动为好。检查内容,除一般健康与机能检查外,还应根据运动损伤的发生规律增加一些项目的检查;b.加强对教学、教练与比赛时的卫生监督及急救工作;c.加强运动员的自我监督。④在集训队建立保健员制度。保健员由运动员担任,负责简单的场地急救、小伤处理,反映运动量的大小及伤后训练反应等。⑤建立医生和教练员、教员相互学习的制度。经常举办体育理论和有关运动员损伤知识的讲座和讨论,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以适应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需要,统一认识、密切协作。⑥坚持“三结合”的工作方法。当前世界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发展迅速,难度高、强度大,对机体的要求高,假如没有教练员、医生及运动员三者的共同协作配合,要提高竞赛成绩防止运动损伤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运动创伤的急救 为了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急救要及时、准确。伤后短时间内出血不多,肿胀不重,疼痛不剧,肌肉痉挛尚未出现,是诊断和处理的有利时机,有些关节脱位不用麻醉,当时即可复位。运动创伤的急救,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急救的组织工作。不少运动竞赛都是在各种困难条件下以难度大而复杂的动作战胜对方,稍一不慎就可能发生意外事故。没有良好的组织,没有赛前充分的准备,就不能完成急救工作。主要急救组织工作有:a.熟悉比赛场地和路线,在各种项目的长或超长距离比赛路线的危险地段设立急救点,救护车定点或跟随运动员;b.大型比赛前与有关医院联系,安排急救床位,组织抢救小组,以便及时治疗;c.赛前调查并安排好运送伤员的路线,尽可能不与参加比赛的运动员逆行。②不同运动项目容易致伤的部位及伤种。中长跑抢弯道时,人多拥挤易发生鞋钉刺伤。短跑在起跑30米内和加速的70~80米冲刺时,多发生大腿后部肌肉拉伤或断裂。撑竿跳落在海绵坑外,可摔伤腰背,扭伤踝、膝。篮球跳起落地时踩在他人脚上,常扭伤踝关节。此外,举重时小腿痉挛,杠铃砸伤,足球抢断球时踝关节扭伤,争头球时眼角皮肤裂伤,体操头着地动作时颈椎骨折,下法的踝膝关节扭伤,踺子空翻的跟腱断裂,失手时手撑地的关节脱位及骨折,自行车的颅脑外伤等等,都是常见的急性损伤。③比赛时要有熟悉运动项目的医护人员在场,密切注意危险动作、危险路线地段。一旦发生伤害事故,应立即作初步诊断,然后正确应用包扎、止血、固定、搬运、抗休克、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急救技术。皮肤擦伤后,皮肤渗液,组织坏死,局部抵抗力下降,加上地面脏物砂粒渗入皮肤,可引起感染或形成“刺花”。因此,要先用肥皂液彻底洗净,然后用 1‰新洁尔灭、生理盐水冲洗,必要时局部浸润麻醉后刷洗。较重的肌肉拉伤或断裂时有剧痛,均不能继续比赛。肌肉断裂以股直肌及股二头肌为多见,伤后应立即冷敷用棉花加压包扎,以防大量出血。肌腱断裂出血不多,但如果局部有凹陷,患肢提踵无力时,多需手术治疗。踝关节扭伤简便的急救办法是迅速以双手合抱踝关节压迫止血,再用棉花加以包扎。颅脑外伤严重,清醒病人可平卧,止血,包扎,止痛,防休克不用吗啡。昏迷者应侧卧或俯卧,以防呕吐物进入气管而窒息,必要时用通气导管或大别针将舌牵出,固定在衣服上,以保持呼吸道畅通;转送中要注意脉搏、血压、呼吸的变化,若有耳鼻出血,脉搏减慢,血压上升,单侧瞳孔放大,对光反射迟钝,烦躁不安,头痛加剧,昏迷不醒或昏迷──清醒──昏迷,恶心呕吐不止等,均显示有颅出血、颅内压增高或骨折等严重情况,须及时会诊或转院。颈椎损伤或有可疑时,一定要用双手将伤者后头部托起,向后上方牵引,一助手同时将胸背部托起,安放在硬板或担架上,然后以沙袋或其他方法限制活动。④急救品配备。除一般常用的以外,必需配备氧气袋、简单呼吸器、通气导管、开口器、大别针、各种夹板、止血带、大剪刀、止血钳、棉花、 绷带、氨水、1‰新洁尔灭、50%葡萄糖注射液以及各种止痛、止血、强心、升压、兴奋呼吸、安眠镇静等急救针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8:5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