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中医
释义

"新中医"是相对于经典-传统祖国医学的一种广义称谓。其特点是遵循中医几千年积攒的理论基础,按照诊断,药物,治疗等板块分布,在当代的医疗活动当中不断摸索与创新,从而验证,完善,添补祖国医学的精粹宝库。目前,以西方科学原则为指导的对中医宝库发撅的工作也是与主流实验医学实现对接的过程。该过程也是新中医的重要开拓领域。

新中医=现代化中医

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1996年起),古典中医基础理论有了创造性的发展,一系列全方位的,中医科学化、现代化的中医概念的革命和突破。如气概念三元-多元混合统一的气集合(气三元论、多元论),分形经络,数理阴阳,中医分形集,中医哲学观的新创造,藏象分形五系统的开创等。

现代化中医又指较不发达社会或学科通过社会改革,获得较发达社会共有特征的一个社会变革过程。这个社会变革过程是由国际之间或社会之间的交流所促使的。

现代化中医的一个方面是技术的、思想的、理论的大爆炸,它使人类思想以惊人的速度和数量增长和传递。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在缩小,中医与西医的距离拉近,而专业技术领域上的差别却在扩大

中医现代化从历史上来讲,它主要指近代以来,世界各国一种倾向以西欧及北美地区等地国家许多,近现代以来形成的价值为目标,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因此常与西方化的内涵相近。一般而言,近代化包括了中医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技术上的科学化等。

中医现代化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在中医界的社会、科技和文化变迁的现象。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科学、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

中医现代化的核心是中医“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效率)的解放”,因从欧美等西方社会开始,有时也被称为“西方化”,但不专属于西方社会,或西医。

现代化可以理解为四个亚过程:

技术的发展。 理论的革新、思想的变革,学科的进步

然而,战后年代很快表明,就连“西方化”这个扩大了涵义的字眼也无法充分表达战后世界的交流方式,为了适应这种实际情况的需要,“现代化”这个新词便应运而生。因为它可以简明地表达所有建设现代化的社会的相似愿望而不论其地域和传统如何,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杂志《新中医》

《新中医》Journal of New Chinese Medicine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的一份国家级综合性中医药科技期刊。创刊30多年,一直以提高水平、...《新中医》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中

创办于1969年10月,1972年经卫生部批准,正式向全国公开发行,当时为双月刊,1981年改为月刊,并正式向国外公开发行,为全国最早向国外发行的中医期刊。

百度新中医帖吧:http://tieba.baidu.com/f?kw=%D0%C2%D6%D0%D2%BD

中医的《新中医》近代-未来-真《新中医》

近代-未来-真《新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创新方向

现代-未来“新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创新方向

真正创新中医

中医理论研究的方向

中医理论是中医药学术领域中的核心内容,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原理和法则。中医理论研究已经成为中医学发展的突破口,成为中医现代化研究的瓶颈。当前,对中医理论研究现状的评价,基本上是这样的模式:中医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来说,对中医的理论研究,尚未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与进展,值得我们很好的深思。

其实,每一个热衷于中医学研究工作者们都在认真思考:中医理论应如何研究?不能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与进展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与进展?因此,笔者拟从“突破性成果”入手,逐步阐述中医理论研究的方向。

1 什么是中医理论研究的“突破性成果”?

从上述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评价中不难看出,“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是当前人们对中医理论研究寄予的最为迫切,并且不甚明了的美好愿望。之所以说“不甚明了”,是因为“突破性成果”就象小孩子常要的“好吃的东西”,个体差异非常大,针对其对症下药之难不说,其结果也如同中医的疗效难以得到公认。目标决定战略,因此在确立中医理论的研究方向之前,首先应该明确中医理论研究的目标,由此确立公认的“突破性成果”。

关于中医理论研究的目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而有一项研究结果不能不提。1999年国家科技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开展了《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软课题研究,全国百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十余次研讨会,分析了目前医学领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21世纪中叶,中医现代化的课题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和目标。其中,2001年-2015年,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有两个阶段目标:(1)2001—2005年的阶段目标是“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对证候、藏象、经络、治则、方剂及中药基础理论进行系统整理,深入挖掘和研究,抓住其理论精髓,揭示其深刻内涵,加强其在防病治病中的指导作用。在专业术语统一、概念内涵清楚、理论层次明确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探索其科学基础,创立新的学说,使中医学基础理论得到发展和创新,丰富现代生命科学的内容和研究领域。”(2)2006-2015年阶段目标是“初步完善现代中医理论体系。中医学必须突破原有构架,通过继承、移植与创新,充分阐明理论的科学内涵,使其在理论和实践上获得更新与提高,从经典中初步完善为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并使中医学随着社会医疗保健的需求和疾病谱、医学模式及生态环境的变化,从大量新事实、新经验的积累中进行理论的总结与升华,产生新理论,实现对传统的超越”。此项研究的初稿经过数十位两院院士、名老中医及重点中医院校、院所的专家、学者审阅、修改、数易其稿。在2001年5月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可见其研究结果的科学性、权威性是不容质疑的。

简而言之,创立新的学说,使中医学基础理论得到创新,突破原有构架,使其完善为现代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近阶段目标。换句话说,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可以说是中医理论具突破性研究成果的最终体现形式。

2 如何实现中医理论研究的“突破”?

2.1 明确什么是“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

”的特征

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征是决定当前中医理论研究是否为“突破”的衡量标准。当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将会是什么样还在争论不休,人人衡量标准不统一的时候,盲目追求“突破”是急功近利的表现,浪费财力而毫无意义。只有我们确定了明确的方向,并向此方向进行扎扎实实的工作,才会取得真正的“突破”。

传统中医学理论体系(与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相对而言)比较全面的得以阐述,其现存最早的中医学文献典籍是《黄帝内经》。《内经》反映出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内经》理论体系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病证、诊法、治则治法、养生、运气学说。中医学发展史上所出现的许多著名医家和医学流派,从其学术思想和继承性来看,基本上都是从《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把《内经》尊之为“医家之宗”。那么什么是“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从字面上来看,对“现代”的认识是理解“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把钥匙。《汉语辞典》中“现代”指的是“现在这个时代(中国多指 1919 年至现在)”,既然中医理论体系研究迄今无突破性成果,当前的中医理论体系是称不上“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因此这肯定不是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现代”的涵义。以“现代医学”泛指西医学相比较,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较为接近的涵义应当是现代化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因为“现代化”的涵义为“使具有现代先进科技水平”,也就是要建立一个具有现代先进科技水平的中医学理论体系。这样的理论体系将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与现今的中医理论体系将有何区别与联系,其理论将用什么术语阐述,其科技水平的先进性将用何衡量标准……等等,有关“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其刻画、描述得越详细,宏伟蓝图展现在眼前,中医理论的发展就会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中医理论的研究工作也不会失去重心,同时也会更有动力。

2.2 怎样才能坚持“中医特色”?

“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要在“突破原有构架”中建立起来,那么什么是中医学“原有构架”,这也是要研究的课题之一。旧的框框、死的框框在哪里都不清楚,就不会有的放矢,更谈不上突破,也就是在“认识自我”之后,方可达到“突破自我”。而建国以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古典中医学文献中的学说和观点的整理研究,基本处于分散、自发状态,未能统一规划;缺乏对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内涵和内在科学规律的深入探索和系统研究,未能按科学范式进行学科建设,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规范化整理,以致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内涵模糊、概念不清、其说不一等缺欠,因此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首要任务是深化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内涵,由此促进中医基础理论总体学术水平的提高。

另外,还需要研究的是,中医学的原有构架中保留什么?保留到什么程度,建立起来的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还称得上是中医学理论?也就是继承什么的问题。关于这一点,当前的认识是只要坚持了中医特色,不管采用什么理论、方法和技术来进行中医研究、发展中医,都是推动中医学术的发展。换句话说,中医学的继承其最基本的要求是要保留“中医特色”。“中医特色”是什么?“中医理论体系的特色”是什么?在中医理论研究中,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对中医理论体系的认识与评价问题。只有在全面、深刻认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上,进行客观的、非学术价值观导向性的评价,才能准确概括出中医理论体系的特征。

而更棘手的问题是,对于与现代科学格格不入的某些中医理论体系的特色,我们将进行怎样的处理?比如,有学者指出:中医原有的理论体系已经在许多方面暴露出缺陷和不足,甚至严重滞后了中医的发展。其表现之一是哲学指导思想和认识方法上存在的缺陷。来源于古代哲学的阴阳和五行学说构成了中医基础理论的框架的指导意义随着其自身缺陷的暴露而受到置疑。而另有学者指出:“中医特色在基础理论方面,是以阴阳五行体系为指导的脏腑经络学说、精气神学说和天人相应学说为依据”。总之,“当前中基理论面临的危机,与中基理论自身的某些特点是密切关联的,当然也与人类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现代医学对中医的影响和渗透有关。但后者起到的仅是一种对危机的触发作用”。因此建立一个具有中医特色的与现代科学相统一的新的理论体系,在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本质基础之上,研究如何正确处理中医特色与现代科学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课题。

2.3 反思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现状

目前中医理论的研究总体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继承,其又有两大范围:(1)校勘训释,解决“是什么”的问题:(2)“阐发经旨”,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二者相辅相成。它仍然保持着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神气血、三因病机、四性五味等原有状态,发展和充实了中医基础理论。二是理论验证,主要是以实验方法。现代医学和现代科学的技术、方法与理论被大量移植到中医理论研究当中,不断揭示了中医理论的科学性,为人体生命科学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崭新的课题。如对血瘀证的研究,在建立血瘀证诊断标准的基础上,从理、法、方、药等各层次进行了系统研究,形成了理-法-方-药的科研模式。然而,迄今诸如肾本质研究,脾本质研究,经络实质(包括生理实质、生化实质)研究,气血实质研究等等,并未取得公认的重大成果。根本原因在于:属于文化哲学概念、范畴、命题等理论,是不能直接在实验室验证的。然而,目前所谓的中医理论现代研究往往过分强调实验研究,认为只有通过理化分析或动物实验证明了中医的某一理论,或从现代生理解剖学的角度上找出了某一中医理论的“实质”等,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医理论现代研究。这是中医理论现代研究的误区之一。由于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蒙上文化遮蔽,导致其基础理论科研工作面临文化隔离的困难。可以说,缺少对中医理论的文化觉醒,是不能做出任何中医基础理论课题立项之合理论证的。当然,作者并非是要否定中医理论实验研究的必要性,而是主张应在由中医专家组充分论证、弄清内涵的基础上,确立专题,选择要点,积极利用当代科学的新成就、新技术、新设备,大力开展实验研究,从微观上揭示中医理论的本质。另外还要说明的是:虽然现代科技革命迄今已有100年的历史,但其方法论体系的成熟尚需假以时日。同时,中医学研究对象的高度复杂性决定了其对现代科学成熟程度的高度依赖,因此,在现代科学方法论体系成熟到足以应用于中医学之前,中医理论研究的突破是非常艰巨的。

参考文献

[1]李如辉.别失去自我-关于基础理论发展的思考.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23(3):1

[2]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36~37

[3]潘桂娟.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若干思考.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10):3

[4]严灿,王剑,高敏.“中医现代化”探讨.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年,34(7):9~12

[5]贲长恩.医学科研基本思路方法与科研程序.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4

[6]蒋永光.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危机的思考.医学与哲学,1998,19(10),534

[7]陈可冀.中国传统医学发展的理性思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6~20,31~34

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革命

概念的革命:

="信息,能量,物质"流。“三元-多元论”的中医气

气是流动着的"信息,能量,物质"混合统一体(1996年,邓宇等)

是"信息,能量,物质"多元混合统一体.

经络观念的革命:1996年

分形经络解剖结构,粗糙,非管,不平滑,细胞充填的"自身调节-体液-神经调节"的"细胞群(细胞社会学)"经络.

阴阳概念的现代化 1998年

阴阳的现代定义;阴阳分形集,阴阳分形维数,阴阳五行分形集(邓宇等)

五行概念现代化科学化

五行分形集,五行分数维数

藏象分形五系统

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

中医哲学观的新发现

第三中医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观)".

(第二中医哲学观--辩证观

第一哲学观---整体观)

中医分形集

阴阳分形集,五行分形集,经络分形维数

经络近代探索简史

1996邓宇等“分形分维的经络形态及解剖结构”(非间隙经络,细胞充填的非管经络)

1996年张声闳间隙维”经络 (出错)

孟竞璧(同位素示踪)、

1985年,法国de Vernejoul P同位素示踪显像方法;另外,法国Niboyet 对皮肤电研究

1984年,谢浩然,人体经络间隙结构解剖观察

1984年,匈牙利Eore用二氧化碳测定仪研究经络。

1980年张保真等采用的肉眼实地观察铺片及血管灌注法

1978年孟昭威的经络第三平衡系统

1972年汪桐提出经络的实质是二重反射假说

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本山博用液晶薄膜法观察,循经感传线上的温度变化

1970年,法国J.Borsarello使用红外热像方法进行经络研究。

1956年Nogierop对中国耳针穴位图谱及作用的研究等,

1955年,中谷一雄等“良导络之研究”成果,笹川“良导点”,“良导络”

1952年,藤田六郎提出了关于经络的假说

1950年,日本长滨善夫报道了循经感传现象。

现代气概念的原始创新英雄榜

1996年,邓宇等:气是“‘信息-能量-物质’统一体”。既是“‘物质-能量-信息’三元-多元混合体”统一物。“‘信息、能量、物质’混合统一体”,物质、能量、信息’混合统一体”中医气的本质:三元-多元论

李德新:气是物质与功能的统一说 ——二元论

1962年,危北海:,‘气的两义说’。二元论

罗石标:在六十年代初期‘气的功能说’(1962年)。

秦伯未:五十年代末期‘气的物质说’1959年?。

气是统一场

黄坤仪等:人体气场说

李梢等:气与熵流说

吴邦惠:气的序参量说

阴阳现代发展简史表

阴阳现代发展史简表

play中医

现代探索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有了革命性的进展、新意颇多。数学物理化,即“数理阴阳”成为现代阴阳的标志。将阴阳用世界三要素“物质、能量、信息”测度,用数学模型表述是现代化、科学化阴阳的特点。

1995年,李荣兴,阴阳定义析疑,辽宁中医药杂志,1995,6期。阴阳定义偏向中医临证。

1997年,赵喜新,中医阴阳学的数学模型,河南中医,1997,5期。

1998年,邓宇等,阴阳的科学本质及数理化建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2:59-61.

数理阴阳,数理医药学杂志,1999,1期。

1999年,邓宇 等,中医分形集,数理医药学杂志,1999,v12,3期.创建“阴阳分形集”等概念。阴阳的分形维数=1.

2003年,林剑鸣,中医现代化与数学,数理医药学杂志,1999,1期。

2004年,齐凤军,论阴阳的数理权衡,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7期。

2005年,赵致镛,赵威,中医阴阳理论的数学模型之建立及其微积分定量的研究,四川中医,2005,11期。

2007年,孟凯韬,阴阳五行数学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6期。

1998年,阴阳的哲学和逻辑学现代定义

定义1:阴阳就是在同一个属概念"对立统一"下的两个种概念"阴和阳"之间的一种不相容关系.阴阳的内涵互相否定,一个概念"阴"肯定对象的阴的属性,另一个概念"阳"则以否定阴概念所肯定的属性,作为阳对象的属性;阴阳的外延互相排斥,又相互互补,其总和等于它们最邻近的属概念(对立统一整体)的外延,即两个种概念阴与阳外延的和或并.

阴阳的定量测量:用“状态函数u”指标来描述,该性态或状态可用‘物质-能量-信息’整体描述,

u=EP。

E是运动学或动力学指标能量;P是系统混乱度(有序度)指标,与熵密切相关。

藏象近代革命简史表

(引子: 序幕 1994年,肖烈钢.

革命

藏象五系统:心系统,肝系统,肺系统,脾系统,肾系统。分形藏象五系统。

1999年,邓宇,等; 藏象分形五系统的新英译 [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年09期

邓宇 等,1999年,中医分形集,数理医药学杂志,1999。

拓展

2002年,《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基础与临床》,邓中炎主编,邓铁涛主审。

内外交流及现代进展

中医学在各个历史时期也不断地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学术成就。早在秦汉时期,汉族就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得到西域各民族大量常用的药材。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从西域各民族那里学会种植诸如胡桃、葡萄等既是果蔬又是药物的植物。闻名世界的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就汲取了亚洲等一些民族的医药经验。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载的民族药物就更多了。各个国家医学在临床技术上、理论上也是相互渗透的,中医眼科的金针拨白内障是唐代僧人由印度传入的,经过吸收丰富以后,赓续创新,灿然丰富,延传至今,已经成为中医眼科的一项绝技。历史上,中国各民族都对医学做出了贡献,如元代蒙古人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是蒙古族的医学杰作。正是民族间广泛的文化交流,使中国各民族医学具有了一定的共性。学术交流是双向的。在中国近邻之中,中医学传入越南、朝鲜和日本,至少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而经陆上丝绸之路,中医学在中世纪便已远传西亚和欧洲。阿维森纳的《医典》是当时西方医学的经典著作,其中便吸收了中国脉诊的内容。《本草纲目》在17世纪就曾被翻译成多国文字。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针灸更为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国,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承认其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加以推广,并制定了统一规范的经穴标准。综上所述,中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其精深的理论、丰富的实践、对异域文化的择优吸收和不断的自我更新,使它永葆青春。在世界几大传统医学中,中医学至今仍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重视继承发扬中医药学文化遗产,1982年将发展传统医药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后成立专司传统医学管理的政府机构,大力发展中医学。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就提出中西医结合的方针,中医医院、中医院校和科研机构相继建立。1978年,中医教育开始招收研究生,并实施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制,近年来在一些中医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还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中医药学术著作和刊物大量出版。在对医史、古籍文献的发掘、整理方面,以现代科学方法进行中医理论、中药和临床研究方面等,均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

中医药科学研究,主要是从中医药学的理论和实践出发,探索人体生命和疾病过程的规律,提高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疗效。一方面要对传统的中医药学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整理,另一方面要在研究探索中获得创新和突破。目前,它已从古代散在的、自发的研究,发展为设有众多专门研究机构,集中大批科研人员,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的科研体系。当代中医药科学研究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以中医药学体系为对象,例如临床研究以探讨辨证论治规律为主,从理、法、方、药的不同层面或单独、或综合地进行;药物研究则着重于药性、功效、机理、炮制、配伍等。二是研究模式多元化,大致包括传统内容的挖掘和深化、中医现代化研究、中西医结合三种类型。三是采用多学科、多途径的方法,既用传统研究方法,也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临床观察方法、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动物模型及实验方法、细胞学方法、病理学方法、免疫学方法、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超微结构及影像学技术、文献学方法、逻辑学方法、数理统计学方法、电子计算机方法以及科学抽象和建立假说方法等。四是新兴的中医药学科相继萌生,如中医实验动物学、中医科研方法学、中医护理学、中医康复医学、中医急症学、中药药理学、中医文献学、中医心理学、中医脑病学以及中医药管理学等。

50年来,在医史文献、基础理论、临床、中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1963年在内蒙古多伦头道洼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磨制石针,为确定砭石起源时代提供了有力证据;以后,又相继在河南郑州和新郑、山东日照、江苏徐州高皇庙等地出土6枚砭石,验证了《汉书·艺文志》等书中关于砭石的记载。1978年在内蒙古达拉特旗出土青铜针。骨针和竹针的发现也屡见不鲜。1978年河北满城汉墓还曾出土了九针。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多种早于《黄帝内经》的古医书——《脉法》、《五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等,这些都为中医理论的起源、经络学说的演变提供了新认识。在文献研究方面,40年来完成1万余种中医文献编目整理,出版了《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并对《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秘要》、《针灸大成》等名著进行校勘评注,大型医史专著《中国医学通史》的撰著也已经完成。在基础理论方面,藏象学说与“证”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的重点,50年代以来从对肾阴虚、肾阳虚、脾气虚、心气虚、肺气虚、肝郁症、瘀血症等证发生机理和证候特征的研究,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实验资料。60年代开始了治则治法研究,在对活血化瘀、通里攻下、清热解毒、扶正培本等的研究中,不仅通过实验阐明了机理,还把理论用于临床,扩大了治疗适应症。在经络研究方面,肯定了循经感传现象的存在,总结出了感传规律。1958年发现针刺麻醉,针刺用于抗休克、抗炎症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从神经和内分泌等方面探索针刺镇痛的原理,得到了有力的科学论证。在舌诊和脉诊研究方面,除进行机理探讨外,还研制了多种舌象仪、脉诊仪等,向定量化、客观化发展。辨证分型的方法较普遍地应用于临床。1991年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经穴部位》的国家标准,这一规范,使针灸学的学习、研究、临床使用有了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7年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的国家标准。在临床治疗方面,中医药治疗急重症和难治病的能力不断提高,并总结出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经验,如用中药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心脑血管病、脉管炎、糖尿病、肝炎等都取得较好的疗效。根据“动静结合”的原则,运用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治疗某些骨折,使骨折愈合时间较单纯西医疗法缩短三分之一,全疗程缩短二分之一。运用“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以通里攻下方法治疗急性阑尾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和异位妊娠等,提高了非手术率,降低了复发率;并可以调整过度的炎症反应和异常免疫反应,治疗急腹症中的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在中药和方剂研究方面,从药物资源调查到炮制、制剂、药理、药化等全面展开。1997年出版了载药12 807种的中药学巨著《中华本草》。在制剂方面,除丸、散、膏、丹、酒、露、茶等传统剂型外,新发展了胶囊剂、口服液剂、袋泡剂、气雾剂、注射剂、含服剂、药膜、滴丸、栓剂等40余种剂型。中药新药的开发研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从1985年至1996年间,获得国家批准生产的中药新药近800种,如青蒿素、白血宁、醒脑静、消痔灵等,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药、针灸和气功现已远传海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益受到国际医学界的重视。

中医学既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宝库,又是在历史和现实社会中以其特质和活力不断发展的医学体系,它将继续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1996年,有了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革命:如分形经络,三元气(多元气),数理阴阳,分形藏象五系统,中医三个哲学观,中医分形集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8: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