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疆野果林 |
释义 | 新疆野果林(Xinjiang Wild Fruit Forest) 新疆野果林有6个类型:野苹果林、野杏林、野核桃林、野扁桃林、野李群系、野樱桃群系。已划为自然保护区的有3处:新源野苹果保护区、巩留野核桃保护区、裕民野巴旦杏(或野扁桃)保护区。 新疆野果林的共同特点新疆野果林的共同特点是:要求较耐阴的温和湿润气候,具有海洋性落叶阔叶树种特征,树种多为第三纪阔叶林的孑遗,主要分布于伊犁谷地及塔城盆地。分布地区的气候条件正好满足上述生境条件的要求:东、西、北三面有高山,阻挡了北方寒冷气流和南方干热空气的侵袭,向西开口则迎来湿润的西风气流,年降水量400~600毫米;海拔多为1100~1600米,冬季位于山地逆温层内,无严重冻害。以新源(928米)为例,1月均温-8.1℃,极端最低温-25℃。野果林所在的低山带,冬季气温均高于新源。野果林多分布于低山北坡及荫蔽的宽谷。霍城至伊宁虽在南坡,但集中于支沟中的北坡,南坡很少形成纯林。 新疆野果林保护区新源野苹果保护区新疆野苹果通称塞威氏苹果,为稀有树种。主要分布于巩留至新源的南部低山,霍城至伊宁的北部低山亦有,与哈萨克斯坦中亚山地野苹果林相连。新源野苹果保护区位于那拉提山北坡科克萨依,1960年建立野苹果林场,1981年建立保护区。保护区海拔1000~1600米,土壤为黄土。成年树高8~12米,最高18米,百年生的大树胸径80厘米以上,根系发达,可深入土层6~7米。一般5月开花,8~9月成熟。良好生境的果径7~8厘米,味酸甜,果实含糖量9%,含酸量0.2%。一般认为中亚野苹果为现代栽培苹果发源地之一,为欧洲及美国栽培苹果的原始种。维吾尔语及中亚一带称苹果为阿勒马,如霍城县境霍尔果斯河东岸的阿里马里,就是元代察合台汗国都城遗留的地名;又如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阿拉木图,原意为苹果之父,均反映伊犁河流域苹果栽培历史悠久。 巩留野核桃保护区野核桃主要分布于巩留城南20公里的4条支沟(亦称核桃沟),海拔1300~1500米,偶亦到1700米,面积约200公顷。1961年调查时,有核桃2000株,结实树占1/3,以后成立野核桃林场,1982年建立保护区。伊宁县境科古琴山南坡也有小片野核桃。野核桃分布区较窄,说明其生境选择比苹果严格。野核桃于5月下旬开花,9月果实成熟,座果率高,一般着生3~4个,最多有6个簇生,高产树每株产干果实75~150千克。核果较小,但核仁含油率、蛋白质及糖分较高,壳薄易取全仁。野核桃为高大落叶乔木,一般高10~15米,寿命长,保护区内有不少200多年的大树。 裕民野巴旦杏(即野扁桃)保护区野扁桃为速生抗旱油料植物,起源于中亚第三纪始新世,为第四纪冰期孑遗植物,仅见于海拔800~1300米局部较温暖湿润的地区,呈不连续的岛状分布。裕民县境巴尔勒克山一片,1981年划为保护区,面积约0.08万公顷,实际分布面积约一半。塔城北部塔尔巴哈台山及裕民东部也有小片分布。生境年均温5~6.5℃,7~8月份月均温20~22℃,1月份-10℃左右,极端最低温-35℃,年降水量400~600毫米。4月下旬~5月中旬为花期,7月下旬开始成熟。纯林野扁桃每公顷2.55万余株,产果1.3~2.6吨。种仁含油51%,其中80%为人体所需的油酸,故列为高级食用油。油渣含蛋白质28%,可食用或作高级饲料。种仁亦可代替苦杏仁作药用。野扁桃可作桃、李、扁桃等果树的抗寒矮化砧木。南疆扁桃(巴旦杏)耐低温为-20℃,用野扁桃作砧木嫁接后能耐-28℃严寒。野扁桃放叶早,落叶晚,花色深红,秋叶鲜红,可作绿化观赏,亦可作防护林的矮生配置树种。 代表树木野杏林新疆野杏与栽培杏均为普通杏的一个种,主要分布于伊犁谷地海拔1100~1400米的低山,常与野苹果林共存,有的已栽培驯化成为产杏区。野杏生境与野苹果略有不同,伊宁县境南坡因光热条件好,能形成纯林;新源县境北坡多在野苹果之上,纯林不多。野杏能适应瘠薄及石质地,也能稍耐盐渍土。树高一般3~5米,5月初开花,6月下旬至7月中旬成熟。自然更新力强,但由于过度放牧及人为破坏,野杏天然更新已受到很大影响。 野李即樱桃李野李即樱桃李,仅分布于伊犁地区西部霍城县境的大西沟、小西沟的宽谷河岸,海拔1200~1 300米,仅有小面积的纯林。野樱桃即天山樱桃,呈灌木状,分布于伊犁、塔城地区海拔1100~1500米的低山,能形成纯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