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无畏级护卫舰
释义

满载排水量:4250t。

标准排水量:3450t。

舰总长:131.2m。

水线长:123m。

舰宽:15.5m。

吃水:4.8m。

航速:30kn。

续航力:4500nmile/16kn。

人员编制:210人(其中军官35人)。

动力装置:COGAG。2台燃气轮机,功率35.72MW;2台燃气轮机,功率17.79MW,双轴。

导弹:可以使用SS-N-25舰对舰导弹,但未装。可能装有SS-CX-5“萨普莱斯(SAPLESS)”舰对舰导弹(可能是一型SS-N-22(“白蛉”M)导弹)(从鱼雷发射管发射)。4座SA-N-9“长手套”8联装舰对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指令制导,主动雷达寻的,射程12km,飞行速度2Ma,战斗部重15kg,32枚导弹。

2座CADS-N-1“刀”(KORTIK)/“卡什坦”舰对空弹炮合一发射装置,每座有1个双管30mm“加特林”炮和8枚SA-N-11(“格里森”(GRISSON))舰对空导弹以及“热闪”/“热点”火控雷达/光电指挥仪。导弹为激光波束制导,射程8km,弹重9kg。火炮射速9000发/min,射程1.5km。SS-N-15/16反潜导弹发射装置,惯性飞行,射程120km,战斗部为40型鱼雷或核弹头,从鱼雷发射管发射。舰炮:1座100mm/59舰炮,仰角85-,射速60发/min,射程15km,弹重16kg。鱼雷:6具与反潜导弹发射装置结合在一起的533mm鱼雷发射管、能发射SS-N-15/16反潜导弹以及40型反潜鱼雷或533mm鱼雷。“萨普莱斯”舰对舰导弹也可以从这些鱼雷发射管发射。反潜深弹:1座RBUl2000型10管回转式反潜深弹发射装置,射程12km,弹重80kg。

水雷:2条水雷轨。对抗措施:8个PK10和2个PKl6箔条诱饵发射装置。电子侦察及干扰机。2部“足球”,2部“半帽”,4部“半杯”激光侦察设备。火控系统:2部“钟冠”数据链。雷达:对空/对海搜索——“顶板”三坐标雷达,D/E波段。

导航——2部“棕榈叶”雷达,I波段。

火控——“十字剑”雷达(用于指控舰对空导弹),K波段;“鸢声”B雷达(用于指控舰对舰导弹和舰炮),I波段。

敌我识别——2部“盐罐”;4部“箱吧”;声呐:“牛轭”和“鲸舌”舰壳声呐,主动搜索和攻击,中频。“牛尾”可变深声呐或拖曳阵声呐。直升机:1架卡-27“蜗中”直升机。说明:该级的第一艘舰1990年12月在波罗的海开始海试。第三艘舰1993年7月下水时仅完成了船体部分,以后再未进行任何进一步的建造工作,并于1997年中拆解。该级舰稍大于“克里瓦克”级,并搭载有一架直升机,直升机是现代西方护卫舰武备中的标准组成部分。在舰的主甲板平面的两舷侧各有3个水平发射装置,它与首向成18-角。这些发射装置可供发射SS-N-15/16反潜导弹和普通的鱼雷。该级舰还有类似于“基洛夫”级最后3艘舰上位于挡板之后的发射装置。直升机甲板横跨整个舰宽。后烟囱异乎寻常地与甲板齐平,但两烟囱经首次海试后稍有增高。该级舰在隐身性上作了许多尝试。主推进装置与“无畏”Ⅱ级相同。基地在波罗的海。

(一)研制背景与计划

1.“无畏”级的产生

“无畏”级的设计最早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产品代号为1154,当时“克里瓦克”级(代号1135)的建造已接近尾声,海军希望设计建造一级新的护卫舰,在反潜、反舰和对空武器的配置方面更加合理,改进原“克里瓦克”级没有舰载直升机系统的缺陷,并能改进“克里瓦克”级在适航性、内部容积和指挥控制设施方面的不足。

由于在发展“无畏”级的一些分系统方面遇到的困难,使该级舰的设计比原计划时间推迟了约5年。据“美国国防市情况报告”报道,“无畏”级上装备的反舰导弹和反潜导弹原来都是用于潜艇的,从潜艇的650mm鱼雷发射管发射。为了用于“无畏”级,改为从固定式拘鱼雷弹射器上发射。“无畏”级装备的新装备还包括综合首声呐系统和一套很先进的、全分布式的综合指挥系统。

2.建造计划

“无畏”级原打算作为“克里瓦克”级以后的新一代护卫舰,建造数量当然是比较多的,由于设计上遇到的技术困难的延误,接着出现的前苏联的解体和俄罗斯遇到的经济危机,使该级舰的发展计划受到了严重影响。首舰“无畏”号于1986年4月开工,1988年5月才下水,1989年12月开始试航,直到1993年1月才正式服役,光海上试航和武器系统的试验前后花了4年多。

首批舰原已开324艘,2、3号舰分别于1988年5月和1990年9月开始建造,分别于1991年5月和1993年7月下水。建造厂扬塔(Yantar)船厂1998年10月宣布,2号舰已报废卖掉抵债。3号舰下水后没有再进行任何工作。

3.使命任务

“无畏”级的主要使命是反潜和反舰,在离俄罗斯沿海不太远的高威胁区执行反潜和反舰任务;与“现代”级和“勇敢”级驱逐舰编队执行远洋作战任务。对空作战方面只具有点防御能力。

(二)总体性能与装备

1.主尺度和性能

全长(m)131.2

水线长(m)123.0

舰宽(m)15.5

吃水(m)4.8

标准排水量(t)3450

,满载排水量(t)4250

航速(Kn)30

续航力(nmile/kn)4500/16

舰员(名)210

2.动力装置

采用COGAG全燃联合使用动力装置,2台巡航燃气轮机,功率17.79MW(24200hp),2台加速燃气轮机,功率35.72MW(48600hp),双轴,双桨。电站为2组柴油发电机组,总容量为3000kW。、

3.武备

(1)反潜武器系统

1架卡-27多用途直升机系统,最大起飞重量为11.5t,巡航速度270km/h,反潜时装吊。放声呐或声呐浮标,磁探仪;带2枚反潜鱼雷或航空深弹。最大航程800km,续航时间4.5h。

SS-N-15/16型反潜导弹系统,导弹惯性飞行,射程120kin,战斗部为40型反潜鱼雷或核弹头;由舱室内的固定式鱼雷弹射器发射。

533mm的反潜鱼雷由布置于舱室内两舷各3个固定的鱼雷弹射器发射。

还有1座10管RBUl2000反潜火箭,射程为12000m。

“无畏”级由直升机、反潜导弹、反潜鱼雷和反潜火箭组成了四个层次的反潜火力。反潜导弹的备弹量为8枚,反潜鱼雷备弹量为8枚。

(2)反舰武器系统

“无畏”级的反舰武器系统由反舰导弹系统和100mm舰炮系统组成。

SS-CX-5型反舰导弹由舱室内的鱼雷弹射器弹射,备弹8枚,据报道它原是潜艇用的反舰导弹,也有说它可能是SS-N-22小型化的派生型,反舰导弹可能还要装备4座四联装的SS-N-25反舰导弹,但目前还未装。

1座单管100mm舰炮的对海射程为15km,发射率60发/min。

(3)对空武器系统

“无畏”级的对空武器系统由SA-N-9导弹、CADS-N-1弹炮合一系统和100mm舰炮系统三个层次组成。

4座六联SA-N-9导弹,垂直发射,SA-N-9导弹为指令制导和雷达制导,射程12km,备弹32枚。

2座CADS-N-1弹炮合一近程武器系统,每座有一组六管30mm炮和8枚SA-N-11导弹,该级舰的SA-N-11导弹的备弹数不详。CADS-N-1上装有“热闪光”/“热点”火控雷达和光电指向器。导弹可激光制导,射程8km;六管30mm炮,发射率9000发/min,射程2km。

1座单管100mm舰炮,射高10km。

此外,还装有8座PKl0型和2座PKl6型干扰火箭作为来袭导弹的软杀伤武器。

(4)水雷战装备

备雷轨2条。

“无畏”级的外形、配置及照片见图2.6-2和图2.6-3。

图2.6-2俄“无畏”级

1?4座SA-N-9舰空弹垂直发射装置;2?2座CADS-N-1弹炮合一近程武器系统;3?1座单管100mm舰炮;4?舱室内的固定式鱼雷弹射器2座;5?1座10管RBUl2000反潜火箭;6?“顶板”三坐标空/海警戒雷达;7?“十字剑”SA-N-9导弹火控雷达;8?“鸢鸣”B型火控雷达(反舰导弹和100mm炮);9?“牛尾”变深声呐或拖曳线列阵声呐;10?1架卡-27直升机。

4.主要电子设备

(1)雷达

“顶板”三坐标空/海警戒雷达1部;“棕榈叶”导航雷达2部;“十字剑”SA-N-9导弹火控雷达1部;“鸢鸣”BSS-CX-5导弹和100mm舰炮火控雷达1部;2个“盐罐”(Saltpot)、4个“箱条”(BoxBar)敌我识别器。

(2)声呐

“牛轭”(OxYoke)和“鲸舌”(WhaleTongue)中频主动搜索与攻击舰壳声呐1部;“中尾”(0xTail)变深声呐或拖曳线列阵声呐1部。

(3)电子战系统

“半帽”电子侦察机2部;“边球”干扰机2部;“半杯”激光侦察机4部。

(4)作战指挥和数据系统

全分布式的作战指挥系统一套,“皇冠钟”(BellCrown)数据链2套。

(三)技术特点分析与述评

1.突出反潜和反舰兼顾防空

“无畏”级是一级火力极强的护卫舰。它装备了现代护卫舰的全部反潜装备,从直升机、反潜导弹到反潜鱼雷和反潜火箭组成远中近严密的反潜火力,舰上也可能装备了拖曳线列阵声呐。反舰火力除了100mm炮外,装备了从鱼雷弹射器弹射的SS-CX-5反舰导弹,还要装备从舰面发射的SS-N-25反舰导弹。在护卫舰上装两种反舰导弹,这是罕见的。因此,也存在着这样的可能性,SS-CX-5导弹的弹射发射有些问题,因而改为从舱面发射的SS-N-25反舰导弹。

图2.6-3俄“无畏”级照片

由SA-N-9导弹、100mm舰炮和CADS-N-1弹炮合一近程武器系统组成的中近程防空系统,其火力之强(两种导弹、两种火炮)是同类护卫舰中没有的,而且“无畏”级也是俄海军中首次采用导弹垂直发射技术的护卫舰。

2.注意隐身性设计

“无畏”级在隐身性设计上特别注意了降低雷达截面积和红外辐射。在降低雷达截面积上采取的措施是:一是相对压低了上层建筑的高度,从船型和上层建筑的布局看,“无畏”级是“克里瓦克”级的改进放大型,但与“克里瓦克”级相比,“无畏”级相对压低了上层建筑的高度。二是上层建筑侧壁采用了与众不同的倾斜方式,一般采用的向内倾斜会严重减小上一层甲板上的内部空间。为此,“无畏”级侧壁采用了从侧壁底部向内倾斜,至侧壁的中点开始又向外倾斜,至侧壁的顶部又恢复到侧壁底部的垂直线上。这样既倾斜了整个侧壁,又不会影响上一层甲板上的内部空间,这不能不说是俄罗斯的创新之作。三是根据“无畏”号的完工年代判断,会在雷达反射的较强部位敷上雷达吸波材料层。

在红外抑制方面,最为明显的例子是“无畏”号的后烟囱是如此至低,如果烟囱内没有高效的冷却设备和热屏蔽措施,烟囱出现的火舌和高温烟气对机库顶的天线和机库顶两侧的CADS-N-1弹炮合一近程武器系统将是不能承受的。

3.反潜导弹和反舰导弹的新颖发射方式

“无畏”级的SS-N-15/16型反潜导弹和SS-CX-5型反舰导弹都采用了从舱室内布置的两舷各3座的固定式鱼雷弹射器发射,这也是“无畏”级的创新之举。这种做法免去了在舰的舱面单独设反潜导弹和反舰导弹发射装置,达到了减小舰的长度和排水量的目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