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土地癌症 |
释义 | 土地癌症,实质是南方地区的石漠化,是指在贵州等喀斯特地貌区,受烧山伐林、开垦荒坡等人为活动干扰,地表植被遭受破坏,水土严重流失,溶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造成的结果是珠江上游地区吃水难、下游地区遭洪水侵漫。 概念在贵州,位于珠江上游的六盘水、毕节、黔西南、黔东南,岩石山成了土地的一部分。专家们给了它们一个称谓,叫石漠化。南方石漠和北方沙漠被并称为中国两大生态灾难。南方石漠又被称为土地癌症,这里的土壤像金子一样宝贵。 石漠化:也就是喀斯特荒漠化,是指在贵州等喀斯特地貌区,受烧山伐林、开垦荒坡等人为活动干扰,地表植被遭受破坏,水土严重流失,溶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石漠化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现状在石漠化的地方,人和土地的关系非常紧张。人们为了争夺一分半亩田,不得不在石头缝巴掌大的地块里精耕细作。光秃秃的山头留不住土壤,它们在雨季被大量冲进河道,导致河床每年堆高、河流改道。没有树木和土壤的涵养,雨季山头留不住水,已有的研究表明,喀斯特地貌基础上的石漠化生态危机,不仅令上游生态脆弱、农民生存困难,也给中下游带来了年复一年的洪水威胁。 贵州师范大学教授、贵州喀斯特首席顾问熊康宁教授所在的课题组曾经对贵州全省石漠化进行卫星遥感调查。结果显示,贵州88个县(市、区)中有78个不同程度存在石漠化问题,全省石漠化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3%。林业部门的调查显示,贵州石漠化扩展速度仍在以2%的速度扩展。全省还有潜在石漠化面积3.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9%,若不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很容易形成新的石漠化。 贵州正是珠江和长江两大水系上游,这里是生态最脆弱区,也是中国传统的老少边穷地区,人地相争,生境恶劣。影响中国整个南方的珠江水系由三条支流汇及而成:西江、东江和北江。其中最主要的支流西江,发源自云南曲靖,经南盘江、北盘江交汇流入广西,途经桂林,梧州是西江流入广东的最后一站。 危害石漠化除了直接导致贫困、生态崩溃,也导致了下游洪水和上游缺水。 上游吃水难牛角村位于关岭县板贵乡,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以一口溶洞水为生。南方喀斯特地貌的一部分,它们悄无声息发展成中国最庞大的地下河流水网。如果岩溶的表面有土壤,这些水中的一部分或许会保留在地面,滋生肥沃的土壤。然而非常不幸的是,牛角村是贵州重度石漠化村落,根据中国南方喀斯特学院的统计,这里的土被覆盖率不足两成。 这意味着牛角村所有的雨水都会流进庞大的地下溶洞,变成地下潜流的一部分。而剩余的土壤形单影只,滂沱大雨一冲,这些泥土很可能落入河道,成为淤积在河底的泥沙。地下奔腾的河流,对应的是地面上的无水可食。 下游愁洪水就在上游为无水可用发愁时,下游却几乎每年都被洪水侵扰。珠江中下游洪水,和西南喀斯特地貌关系密切,袁道先院士向本报介绍,南方广袤的地下岩溶有双重性质,不下雨时,绝大部分水通过地下溶洞排到更深的地下,造成地表缺水,群众饮水困难。下大雨时,排水不及,一部分在地下蓄积,蓄满后在地表漫出变成洪水。 地表植被有水源涵养和调蓄功能,如果喀斯特恶化成石漠,完全失去植被,水土流失,便意味着调蓄功能完全丧失,雨季两广地区更容易形成大洪水,而上游愈发无水可饮。 贫困对于外地旅行客来说,石漠可能是一种难得一见的风景。而对于出生和居住在石漠里的人,却是外人难以想象的生存困境。石漠化地区,贫困和石头纠缠在一起。在石漠化山区生存的人家,他们需要精确计算每天的口粮,给人吃的和喂猪的,为了省钱他们吃玉米面而不是吃大米。这里没有蔬菜,因为没有可以长蔬菜的土壤。他们只能上山在石头缝里寻找野菜:马蹄草、剪刀草、小油菜。这里不烧煤,当然更没有燃气,他们烧饭只能在荒山上捡柴火。 造成现象2009年7月,广西柳州遭遇20年一遇洪水袭击; 2009年7月6日,洪峰向梧州、广东进发。到这一天,广西已经有523万群众受灾,近34万人被转移。 2009年7月6日,广东正严阵以待,西江进入广东的第一站———封开县已洪水漫街; 一边是上游吃水难,一边是中下游洪水滥。在珠江中下游面对洪水威胁的时候,珠江上游正被严重的石漠化危机困扰,上游流经的云南、贵州、广西,恰好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地区,也是最大的石漠化地区。以贵州为中心的南方石漠,和北方沙漠并称为中国两大生态灾难。在珠江上游南北盘江流域,石漠化不仅让当地越来越贫困,水土流失,生态脆弱,也使源头丧失水源涵养功能。 形成原因关岭、贞丰所在的南北盘江地区是珠江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根据全国第二次遥感调查,水土流失面积达占土地总面积的四成,直接导致石漠化。土地质量差,收成不及非喀斯特地区的一半。这里是少数民族聚集区,人口增长率极高。当地仍有不少家庭有4-5个小孩。小孩长大后分家,盖新房,分地,造成人均面积持续减少。为了维持生计,人们不得不在陡坡上开荒,种玉米、种土豆,都需要翻坡土,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石漠化的历史就是砍树和水土流失的历史。关岭是珠江上游石漠化最严重的县之一,地处珠江上游北盘江的东岸,全县四成以上国土已经石漠化,还有近13%国土面积存在石漠化趋势。 石漠化不仅是自然现象,也是社会现象。根据贵州省关岭县志记载,森林面积锐减的原因是大肆乱砍滥伐,其中严重的有三次:1958年‘大炼钢铁’,用材林木遭到毁灭性砍伐,保存数百年的古树群被伐;上世纪60年代生活困难时期‘向山要粮’,农户毁林毁草开荒耕种,经济林、灌木林被毁;70年代末80年代初,实行山林承包制,农民对政策误解,集体林木被毁被伐。 治理威胁中国南方的石漠化危机仍然在持续。2008年起,南方正式开始向石漠化宣战。《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得到国务院批复。中国将用近10年的时间,通过加强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恢复改善岩溶地区生态环境,该规划涉及贵州、云南、广西等8省市区的451个县。 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将安排专项资金,选择100个县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其中贵州占了55个,关岭县正是其中之一。 在被列为石漠化治理示范点的关岭县板贵乡,贞丰县北盘江镇,20年前,坡上主要种玉米,坡地种田,导致水土流失。现在通过改变农产品调整产业结构,农民同时改坡田为梯田。生态得到一定恢复。花椒种植被普遍推广,现在除了花椒,还新增了金银花、火龙果种植。这些植物耐旱,而且不需要翻土。 专家意见中科院院士袁道先评价说,此次综合治理和之前水保工程的区别在于,出发点除了致力石漠化,还要解决老百姓贫困问题,这是治理石漠化的关键。中国的石漠化仍然很严重,而且,治理才刚刚开始,袁道先说,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而且石漠化不是简单的植树造林,必须解决当地群众的生活问题。 熊康宁认为这次治理来之不易,他是贵州喀斯特首席专家,之前研究过卡斯特水文地貌,从1995年开始绝大部分时间研究环境治理,现在正在帮助贵州省发改委做县级石漠化治理规划。熊康宁说,国外没有这么严重的石漠化问题。熊康宁说,贵州每平方公里有100人,看来起密度不大,但因为大部分都是农业人口,对土地的影响尤其大。目前石漠化治理只能先在一些乡镇试点,将来有条件再逐步推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