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唐枣树的传说
释义

唐枣树的传说是由庆云县文化局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唐枣树的传说”集中反映了庆云人民不屈不挠,勤劳勇敢的精神,涉及到庆云人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具有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素材的特殊价值。

基本信息

文化遗产名称:唐枣树的传说

所属地区: 山东· 德州· 庆云县

遗产编号:Ⅰ-21

遗产类别:民间文学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庆云县文化局

遗产级别: 市

民间传说

唐枣树的传说在庆云源远流长,经历了各个历史时期,传说故事非常优美,情节动人。其中,主要的经典的传说有以下几个:第一、隋末末年,瓦岗寨起义将领罗成曾在此拴过马;第二、明朝燕王扫北之时,部分百姓避于树下,正值大雾弥天,幸免于难。第三、抗日战争期间,日寇砍伐这一带枣树,群众集此树下抗争,此树遂得以保护。第四,明朝万历年间,周迅刨树的传说。

传说内容

唐枣树的传说源远流长,流传最广的是隋末瓦岗寨起义将领罗成曾在此拴过马的传说。

在庆云县漳卫新河南岸、周尹村附近,有一千亩古枣群,树龄都在几百年以上。在这片古枣林中,有一棵千年以上的古枣树,《中国名胜大辞典》称为“唐枣树”其实它是隋末唐初种植的,树龄在1400年以上,是名符其实的中华枣树之最。 相传隋末唐初,瓦岗寨英雄罗成同父亲罗艺在边关征战多年,征尘未洗,回山东历城老家探亲。一日来到山东河北交界处的庆云县鬲津河畔 (现漳卫新河),一见河水碧绿清澈,河岸上绿草茵茵,父子俩便下马歇息。罗成在河边饮完马,见河南岸不远处有一棵长势茂盛的枣树,便走过去将马拴在树上,然后躺在树下乘凉。此时正值农历八月,天气依然炎热,又加连日征战,罗成非常疲劳,不一会便鼾声大作,躺在树下睡着了。父亲见儿子饮马未归,便四下寻找,听到马的嘶叫,闻声寻到树下,见罗成睡的正熟,又见儿子一脸的倦容,不忍心喊醒,便也倚在树上睡着了。不知不觉一个时辰过去,父亲罗艺醒来,抬头见日头偏西,便叫醒还在熟睡的儿子,想催马赶路,这时父子俩才感到肚子咕咕直叫,知道还没吃午饭。抬头一望,见四处皆是枣林,不见村舍,何处寻得酒饭?正一筹莫展之际,罗成忽觉得头上 “啪”的响了一下,一抬头,见是从树上落下的一颗红枣砸在头上,滚落在脚下,罗成捡起来放在嘴里一咬,便觉得满嘴生津,甘甜透腑。随即他便顺手在树上摘一把,递给父亲。罗艺吃了几颗,连称好吃。罗成便爬上树去,摘起枣子来。 罗成在历城住了几日,秦王李世民边关告急,召传罗成飞马疾去,罗成见了李世民,下马见鞍中有几颗色泽鲜亮,形似玛瑙的红枣。原来他在树下拴马时,树上有几颗红枣落在马鞍的夹缝中,当时他只顾星夜赶路,并未发现。现在见了,舍不得再吃,拿出来献给秦王李世民,并把拴马摘枣的故事向秦王叙说了一番。李世民听罢,又将红枣放在嘴里一嚼,果然香甜四溢,美味可口,便称赞不已。后来罗成战死沙场,秦王李世民做了唐朝的皇帝,每日三餐,尽是山珍海味,时间一长,他吃得有些口腻。忽一日,他想起了罗成献给他的那几颗红枣,不由得胃口大开,赶紧差人下乡来寻。寻枣的官差翻过千山万水,从京城西安来到鬲津河畔现在的周尹村,总算找到了罗成栓马的那棵枣树,摘下一些熟透的红枣回京城献给李世民。李世民交给御善房,吃后仍赞不绝口,从此,这棵有着千余年历史的枣树,也被当地百姓称为 “唐枣”了。

传承意义

“唐枣树的传说”集中反映了庆云人民不屈不挠,勤劳勇敢的精神,涉及到庆云人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具有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素材的特殊价值。“唐枣树的传说”植根于庆云人群体的文化传统或文化历史之中,在该民族群体中起着确认文化身份的作用,已成为庆云人的一张有代表性的“名片”。对于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

现状

为了保护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省庆云县人民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详细的保护计划,并组织专门人员对此进行挖掘整理。为了使“唐枣树的传说”这一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能够得到发扬光大,他们制定了五年保护计划,该计划由庆云县文化发展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实施,由庆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导小组负责检查、督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6:3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