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叔 |
释义 | 详细释义叔 拼音:shū 注音; ㄕㄨˉ 郑码:IDKX,U:53D4,GBK:CAE5 笔画数:8, 部首:又, 笔顺编号:21123454 解释: (1) 兄弟排行次序第三:伯、仲、~、季。 (2) 父亲的弟弟,亦称跟父亲同辈而年纪较小的男子:~父。大~。 (3) 丈夫的弟弟:小~子。~嫂。 (4) 对与父亲年龄相仿的陌生男子的称呼,此不论其年龄是否大与父亲。 (5) 拾:「九月~苴」。 动词会意兼形声。 解说:叔字从尗从又。“尗”原指兄弟排行(由上而下年龄变小),确切地说,是年龄介于“仲子”和“季子”之间的所有儿子的排行。在生育四个儿子的情况下,“尗”是确指,指“老三”;在生育八个儿子的情况下,“尗”是不定指,介于“仲子”和“季子”之间的五个儿子都叫“尗”。这时,这五个儿子既然同称呼,就像是出自一个豆荚的五个豆子,故加偏旁“又”(右手),表示“一把抓”、“一手持豆荚”的意思。本义:排行同为“尗”的兄弟。转义:同出一个豆荚的豆子。再转义:持豆荚、拾豆子。 叔,拾也。——《说文》。汝南名收芋为叔。 九月叔苴,采荼薪樗。——《诗·豳风·七月》 形容词(1) 假借为「少」。年幼的 叔者,少也。——《白虎通·姓名》 父之兄弟後生为叔父,父之弟妻为叔母。又夫之弟为叔。——《尔雅》 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仪礼·士冠礼》 (2) 古时兄弟长幼顺序常用「伯、仲、叔、季」或「孟、仲、叔、季」表示,叔表示排第三的 仲叔继幽沦。——唐·柳宗元《哭连州凌员外司马》 (3) 末;衰 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异姓小邦,则曰叔舅。——《仪礼·觐礼》 皆叔世也。——《汉书·刑法志》。注:「晚世也。」 然所遇之时,实是叔世。——《晋书·刘颂传》 (4) 又如:叔世(末世,衰乱的年代);叔末(叔世、末世的合称);叔季(末也,国家衰乱将亡的时代,又指少年时代);叔代(衰乱的时代) 名词(1) 称父亲的弟弟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宋·文天祥《指南录·後序》 (2) 又如:叔伯姆(妯娌);叔翁(父亲的叔父,即「叔祖」)。或常用於对男性年长者(如对家庭的密友)的客气的亲切的称呼。如:叔侄;大叔;对中年男子的尊称。犹言「阿叔」 (3) 女性对其丈夫的弟弟的称呼 我们山里人,小户人家,这算得什麼?她有小叔子,也得娶老婆。——鲁迅《祝福》 (4) 又如:叔舅(母亲的弟弟;周天子对异姓小邦诸侯的称呼);叔丈人(妻子的叔父);叔丈母(妻子的婶母);叔郎(丈夫的弟弟,即小叔);叔妹(丈夫的妹妹;即「小姑」);叔姑(丈夫的叔母,即「婶婆」) (5) 通「菽」。豆类的总称 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庄子·列御冠》 以叔粟当赋。——《汉书·昭帝纪》 (6) 姓 (7)尊称,您。“天道人事,自有代终,何欲于叔而低徊若此!;将军于叔全无恶意,忽自求死,岂不痛哉!”——《隋书许善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