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钱东亮
释义

刀头喋血的黄埔将军——钱东亮

钱东亮,别名钱栋梁,字子皎,曾化名陆本义。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生,江苏省常熟县北门鹿苑人。先后毕业于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教班第二期、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陆军大学将官讲习班第二期(一作南京陆军大学参谋班)。

(一)无话不谈——钱长官嫡系爱将

有文章称钱东亮是钱大钧的侄儿。如《程星龄先生谈郁达夫》:“当时福建的情况很复杂,管党务的陈肇英,和蒋介石是把兄弟,管军事的是钱大钧的侄子钱东亮”。《白刃文集》云:“泉州国民党驻军旅长钱东亮(蒋介石侍从室主任钱大钧的侄子)”;《钱东亮在建阳绥靖情况点滴》也说:“钱东亮……系国民党大员钱大钧的侄儿”。此说恐为臆断,钱大钧是江苏省吴县正仪乡(现昆山市巴城镇)雅泾村人,而钱东亮虽同姓钱,又同是江苏人,但籍贯却是江苏常熟。钱东亮在回忆录也只称钱大钧为自己的老上司。

1921年,钱东亮曾在广州大元帅府警卫团当过兵。

1925年,广东黄埔军校招收第三期生。4月19日,钱东亮与李天霞、毛邦初、方先觉等人从上海乘太古公司的“广肇轮”去广州投考。几天后,转乘小火轮到达黄埔,随即进入黄埔军校招待所。经过文化考试和体格检查后,钱东亮被录取,编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团。

1926年1月军校毕业后,钱东亮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师第三团任见习官,该团团长就是钱大钧。6月,北伐战争爆发,钱东亮调到第二师参加北伐,历任排长、连长、副营长,后升任江苏省保安第二团少校营长、中校团附。

1930年3月,教导第三师在武汉成立,师长钱大钧将钱东亮调到该师任中校团附,钱东亮又回到钱大钧身边工作。11月28日,教导第三师改称第十四师,钱东亮仍任中校团附。由于该师在鄂北广水、花园及湖南岳阳、云溪各地附近作战时,被红军消灭了两个团,声名狼藉,故蒋介石决定将该师交给陈诚整顿。

1931年1月13日,第十四师与陈诚的第十一师合编为第十八军,钱大钧调任武汉要塞司令部司令,由陈诚任军长兼第十四师师长。原第十四师的团长们大都拥护钱大钧继续当师长,不愿跟陈诚走,陈诚便将他们全部撤换。2月,钱东亮到钱大钧司令部任上校谘议。

1933年10月,钱东亮随钱大钧调到军政部补充兵训练处,钱大钧任主任,钱东亮任该处第六团上校团长。两人关系密切,钱东亮在回忆录中称:“他(钱大钧)和我无话不谈”。12月,第六团改称军事委员会补充第一旅(一作补充第十旅)第三团,钱东亮仍任团长,旅长则是其黄埔三期同学王耀武。

1934年4月(一作33年11月),钱东亮调任第八十师第二三八旅第四七六团团长。

1935年4月,调任第八十师补充团团长。5月18日叙任陆军步兵中校。

1936年5月20日,国民政府晋授其陆军步兵上校衔。8月,钱东亮升任第二三九旅(辖两团)少将旅长,下辖两个团,即第四七七团(团长王锡侯)、第四七八团(团长李鼎彝)。9月,军队换防,第八十师(师长陈琪)接替第九师(师长李延年)进驻闽中,钱东亮率第二三九旅接替第二十五旅进驻福建莆田,旅部就设在城隍庙内。

10月下旬,钱东亮下令“清剿”杉溪根据地的红军闽中游击队——“抗日义勇军第二支队”。钱东亮和第四七八团团长李鼎彝亲自坐镇枫叶塘,指挥第四七八团及莆田、仙游、永泰三县的保安队共500多人,兵分三路“围剿”杉溪根据地。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红二支队首先利用山地的有利地形打伏击,击退四七八团先头部队,然后迅速撤出阵地,转移到莆田和永泰边界的宁里和旗插安地区隐蔽。宁里位于莆田西北部与永泰南部接壤处,闽中游击区北部环形山区的中心。早在闽中游击区创建时,闽中特委就派人到这里发动群众,建立秘密联络点。所以,红二支队来到这里后,很快就在这里建成了一个比较稳固的游击根据地。同时,为引开钱部视线,10月27日,第二支队副支队长雷光熙率领第一中队进攻常太渡口的国军常备队,迫使钱东亮将“围剿”松溪根据地的军队撤退。11月23日,支队长吴德标率领闽中第二支队从莆永边区出发出其不意,突然包围闽侯县官口镇,一举歼灭镇内的国军驻军,击毙官口镇联保主任兼民团团长潘德仁,福州为之震动,省城驻军戒严三天。闽中游击队的这种声东击西、飘忽不定的游击战术,弄得钱东亮晕头转向,无所适从,其对杉溪和常太的“围剿”终告破产。不久,钱东亮部奉命移驻福建省泉州市。

(二)驻防泉州——“钱阎王”威名远扬

1937年6月(一作8月),钱东亮升任第八十师少将副师长,仍兼第二三九旅旅长。

7月,抗日战争爆发,钱旅驻守福建沿海,旅部设在泉州,防区南至同安县,北至福清县。泉州地处国防前线,与台湾一衣带水,是日寇侵占的对象,其威胁甚大。如此漫长的海岸线,确实让钱东亮感到手忙脚乱,只好使用大量人力物力,在漫长的海岸线构筑机枪掩体、交通壕、掩蔽部等;并采取破坏公路、炸毁桥梁、轮船沉江等措施,以阻止敌人快速部队的入侵。

由于形势紧张,任务繁重,致使号称治军严厉的钱东亮也成虚名,所部在泉州驻防时干了不少扰民的事,影响很坏。而且钱东亮是战地司令,治世用重典,“嗜杀之名”不胫而走,在泉州落了个“钱阎王”的称号。笔者就是泉州人,对钱东亮本人及其部队在泉州的所作所为和一些传说也有耳闻。

钱旅驻军泉州,由于城里军队增多,没地方住,就四处“打公馆”,即向人家借房子当兵营。城里老百姓没多余的房屋,大户人家有钱有势,洋楼豪宅不能动用,只有寺庙最适合。故而,泉州著名的寺院开元寺、承天寺、崇福寺都驻有军队,养了军马,架锅烧火做饭,人畜随地大小便,弄得佛门乌烟瘴气,几无净土。

钱旅在沿海督建“国防工事”,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加深当地百姓的痛苦。而且由于语言不通,许多无辜的保长、民工遭到殴打。如岭兜保长洪某,为了讨好监工的班长,笑眯眯地说:“中午停工,我请你吃大面。”闽南话把面条叫大面。哪知班长误听成要请他吃大便,就把保长打得鼻青脸肿,既不许分诉也无从分诉。某联队附卓火满,也因征集工事物资没有如限完成任务,被另一班长用锄头柄粗的相思树棍打得遍体鳞伤,还被关了起来。石井联保主任林宾年及多位保长亦曾因言语不通被绑打过。

泉州籍的著名归侨军旅作家白刃,那年正好回家乡度假,将见闻写了一篇《国难严重下的泉州军政》的通讯,寄给汉口《全民周刊》。1938年5月,文章发表后,钱东亮闻讯大怒,命令追查文章的作者。据传话的人讲,如查到就要他的命,吓得白刃漏夜离家出走。

钱东亮本人在泉州也有不少传闻逸事。

据说,钱东亮练过武功,他奉调南下,临行前向他师父告别,同时询问闽南有什么武术名家?师父对他说,曾闻泉州有个铁罗汉,无缘会面。钱东亮记在心里,到泉州上任伊始,便打听铁罗汉的情况。部下报告说:“泉州崇福寺有一个和尚,武功很好,练就铁砂手,是不是他?要不要把他叫来?”钱东亮说:“不必。”专程前往崇福寺拜访。知客僧将他请上客堂,钱东亮看见壁上挂着太虚大师写的一副对联:“双拳铁罗汉,十亩老农禅。”心中有数,铁罗汉就在崇福寺!住持妙月师出来会见钱旅长,宾主略作寒暄,接下去谈文论武,互露武功。钱东亮是行家,一看便知功夫深浅,心中敬服,铁罗汉果然名不虚传!也正因此,崇福寺才没受到较大的祸害。

圆寂于泉州开元寺的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当时正在闽南讲经,对闽南社会影响非常大,被泉州专区各县视如生佛。钱东亮闻讯后大不以为然,决定亲自去看看弘一法师,想当面提出问题,考验一下。1938年冬,弘一法师从漳州回来不久,住在承天寺,钱东亮的司令部正好就设在该寺不远的一座庙里。腊月初九上午,钱东亮来承天寺拜谒大师。据说,一见弘一法师,有“嗜杀之名”的钱东亮竟被大师一股温谨森严的力量逼得不敢仰视,只敢低声求教。大师借机劝谕道:“杀,是不好的。上苍忌杀,佛法戒杀。旅长还是远杀的好。杀,是不好的。”钱东亮忙恭敬领教。此后大师不再说话,钱东亮也没说话,两人默坐许久。大师默念佛号,钱默然反思。当钱东亮辞出时,来时的刚傲之气,此刻已消失尽净。此后,钱东亮若有若无地做了一些护持弘一法师的事。在钱的战区里,大师可以通过任何关卡到他想去的地方。

仙游画派的一代宗师李耕先生,常以诗画针砭时弊,嘲讽揶揄权贵。据说钱东亮曾向他索画,李先生应以《六子戏弥勒图》,题诗云:“皆大欢喜总是钱,莫将钱眼打秋千,此身已解金钱劫,一笑婆娑自在天”。以诗辛辣讽刺之。

抗战爆发后,泉州急需成立抗战的统一领导机构。旅长钱东亮、国民党晋江县党部书记长庄澄波、县长张斯麟,与泉州士绅秦望山等发起,召集各机关团体及各界人士,在县党部讨论战时有关地方事宜。议决成立抗敌组织,但是机构名称颇费踌躇。与会者认为,当时的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是亲日派,故不能直接用抗敌名义,于是酌情行事,乃成立“泉州防灾委员会”,作为统一领导抗日机构。选出委员五十三人,再推选秦望山、钱东亮、庄澄波等为常务委员,秦望山、钱东亮、庄澄波分任正副主任,内设总务、自卫两组,总务组主任秦望山,自卫组主任钱东亮。自卫组下设防空、训练、情报、设置、救护五股。

1937年8月初(一作9月底),各省成立抗敌后援会,晋江专区也奉省令组织福建省抗敌后援会晋江分会,至此泉州才有“抗敌会”之名。“分会”实行主任常委制,钱东亮、庄澄波、张斯麟等被选为常务委员,钱兼任主席。

8月12日,钱旅破获汉奸组织——中日防共恳亲会泉州分会。20日,会长关维萱等四人在泉州被处决。是月,沿海渔民因受日舰封锁、骚扰,谋生无路。县抗敌后援会计划将无业渔民数千人,移往晋北(今鲤城区罗溪、马甲、河市一带)垦荒。

10月,日军100余人在晋江围头登陆。驻守围头的钱旅和壮丁队奋力阻击,将日军击退。10月26日,金门岛沦陷。金门县政府紧急迁到大嶝,大嶝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素有“大嶝一寸土,内地一座山”之称。为防止日军内侵,11月,钱东亮下令在东石一带沿海修筑炮台,挖战壕数百米,派军队设防。同时派一个营驻扎大嶝,构筑工事,准备抵抗。大嶝的百姓主动捐献门板、石料给作战部队作为修筑工事之用。钱东亮曾多次亲临大嶝,指挥抗战。

(三)泉州事变——钱旅长技惊八闽

1938年1月,福建省国民抗敌自卫总司令部成立,省主席、驻闽绥靖公署主任陈仪兼总司令,钱东亮兼任福建省闽南区司令。

3月12日,钱东亮奉陈仪之命,制造了一起震惊八闽,被列入中共党史的事件——史称“泉州事变”。

早在1937年8月12日,中共闽中工作委员会(简称“工委”,由刘突军任工委书记,黄国璋、苏华为委员)以中华人民抗日救国义勇军第七路军第一纵队(吴德标任纵队司令员,刘突军任政委,雷光熙、王铁成任副司令员,杨采衡任参谋长)指挥部的名义致函国民党莆田市政府,表示愿就合作抗日问题与其举行和平谈判。

8月18日和20日,《莆田日报》分别发表了当地驻军钱旅第四七八团团长李鼎彝和国民党县党务指导员黄土豪同意与闽中红军游击队谈判的意愿。闽中工委当即决定派参谋长杨采衡进城同国民党代表黄土豪举行正式谈判,双方初步达成了红军改编的原则协议。8月26日,杨采衡在黄土豪的陪同下赴泉州与钱东亮旅长面述谈判结果,钱无异议。

9月14日,闽中工委同意由刘突军亲自出面,与国民政府莆田县县长夏涛声及第八十师副师长钱东亮就有关部队点编和经费问题进行对等谈判。谈判结果,决定部队集中在莆田黄龙点编,点编经费为一千六百元,由八十师二三九旅四七九团二营保证红军途中安全,部队暂称为“闽中抗日义勇军第七路军”;同时设立闽中抗日义勇军办事处。23日,双方在报上发表合作抗月宣言,同时,部队在黄龙赤石宫集中进行扩军,番号改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师独立大队”。

10月中旬,刘突军率义勇军在莆田城郊接受了第二三九旅代表的点验。之后,部队被指定在莆田广化寺驻防。接着,国军第八十师师部正式公布闽中义勇军改编为该师特务大队,任命刘突军、杨采衡为正、副大队长。下辖两个中队,全队由五十多人发展到二百余人。

11月,国民党当局以金门失守、闽南危急为由,将独立大队调驻泉州。刘突军、李刚(工委委员)误认为部队到泉州后可以扩大影响和协助泉州共党组织开辟新区,便将队伍进行整编,把老弱者动员回家,并留下一、二十人枪坚持地方工作,其余一百六十九人开赴泉州,驻承天寺。

1938年2月,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成立,闽中共党和军队领导人一再向国民党当局提出要求,让闽中游击队加入新四军。对此,钱东亮感到很难办,便对大队长刘突军说:“你很年轻,有魄力,部队抗战士气很旺,我可以提升你为中校营长,把部队开往浙东抗战更有作为。”但遭到刘突军的婉言拒绝,最终酿成了泉州事变。

事变前夕,钱东亮正在福州开会,有一天半夜,已在旅馆就寝的钱东亮忽然接到省保安处处长叶成的电话,要他立刻到省政府去,陈主席有事要谈。而且车已在旅馆门口,嘱钱不必更衣,立即上车。钱东亮即穿着睡衣,趿着拖鞋,赶到省府见陈仪。陈仪说:“我这时接到中央的命令,你要赶快回泉州去,及时将刘突军枪毙,他的部队缴械。”钱东亮急忙回旅馆更衣,赶回泉州部署。

3月11日,刘突军拟赴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请示工作,并顺道在莆田召开工委扩大会议,故向旅部请假。钱东亮密令该旅驻莆田城内的四七八团二营营长彭时斌到莆田车站等候。

下午,刘突军刚在莆田下车时,就被彭时斌营长“请走”,一到营部就被强行绑架,是夜,被秘密杀于莆田东岩山。当晚,南方局青年部长高万里和两名游击队员也被杀于东岩山。

3月12日晨7时,钱东亮以刘突军“携款潜逃;违抗军令;破坏合作抗日”等罪名,下令泉州全城戒严,驻泉的二三九旅参谋主任侯炯、四七九团团长董文敏带了两个营的部队包围独立大队驻地承天寺,独立大队被全部缴械,全体人员被严密看管在承天寺内,这就是继“漳浦事件”之后的又一事变——“泉州事变”。

事件发生后,经闽中工委和晋南工委多方努力,在得到中共党中央“已办妥交涉”的复电后,3月下旬,由钱旅派汽车把独立大队一百六十余人从泉州送到福州洪山桥,并把武器全部清点交还独立大队,整训后开赴皖南,编为新四军军部特务营二连(连长吴德标,指导员翁鸿镗)。

(四)守土有责——钱师长“全民武装”

1938年5月10日,继金门岛沦陷后,厦门岛也沦入敌手,日军飞机经常入侵我沿海市镇侦察和轰炸,闽南沿海更加紧张。

第八十师副师长钱东亮(时已不兼旅长,二三九旅旅长一缺由钱的手下团长都堪升充,但该旅权力仍操在钱东亮手中)深感兵力不足,便想利用地方力量,组织一支地方武装,在自己的控制下协助防守,于是成立“闽南抗敌自卫团”,总司令由钱东亮兼,副司令为退伍军官黄克绳(原四十九师团长)、陈昆(原四十九师团长)、彭棠(原省保安团团长)等。

自卫团总司令部设于泉州,总司令部内设秘书处、政训处、军需处、编练处。后来自卫团总司令部重新改组,各县设军事科及军事教官,县长任总队长,各乡镇设立民兵后备队,乡镇长任正队长,另委副队长和督练员。

自卫团成立后,钱东亮即严令第四行政区十个县(缺金门),加上永泰、福清共十二县,每保抽调壮丁两名,限令要免役的长子或单丁,后来有人称这支部队为“长子训”。这样做既可以利用地方武装协防,又不影响国家抽兵,经费也不用向上面伸手。命令还要求各保要随带厂造步枪两支,每个应调壮丁应携带灰色军服两套,灰军帽一顶,灰干粮袋、子弹带各一条,灰挎包一个,灰军毯一条。责成各县长,责令区长、联保主任、保长迅即筹集六个月的给养,包括官兵薪饷、粮食、各种经费,送交司令部。一俟人员、装备、粮秣筹齐,便可开始分期训练。同时妇女也要参加军训,由县军事教官负责训练。并雇铁匠打制大刀一百把,分发各镇成立大刀队。钱东亮还令各乡镇都成立自卫队,进行“全民武装”。

命令下达后,因时间紧迫,各保步枪一时不易购置,无法备齐。钱东亮很着急,决定来个“下马威”,于是通知晋江县城(现泉州市区)各联保主任、各保长到中山公园开会。在检阅民兵武器时,钱东亮发现各乡镇尚有不少枪枝缺额。他准备拿明伦镇联保主任何健魂开刀,故当场责骂何,并手持大刀步步紧逼。晋江县社训总队副总队长薛莹,急跪地代何求饶,保证完成任务,何始得幸免。时南熏联保主任刘维椿因病未出席,由副队长领队,该镇也缺乏枪枝多杆。钱东亮问刘维椿为什么自己不来?副队长说:“在家‘打摆子’。”钱误听为“在家打牌”,大怒,遣护兵到刘家将刘拉上人力车直趋中山公园,不由分诉,抽出短枪将刘击毙。这一下吓得到会者魂飞魄散,也惊动了十几县的各级行政干部,没有两支步枪的各保,到处奔走抢购,步枪价格本来每支只有五六十元,这时猛涨到百元左右。买枪的人说:“宁可给钱死哪可给人死呀!”“闽南抗敌自卫团”就这样组织起来了。

6月,为防止日舰驶入安海湾,钱东亮下令凿沉停泊在石井港的“泉州”、“涵江”、“永乐”、“福泉”号4艘轮船。是月,新编第二十师师长王继祥调任第八十师师长,钱东亮调升该师少将师长。新编第二十师,是当年由福建、浙江地方部队编成,下辖三个团,隶属驻闽绥靖公署(主任陈仪),担任后方守备。

(五)东征西讨——钱司令专捏软柿

1939年1月,新编第二十师整训。3月,该师改隶第一百军(军长陈琪),并参加冬季攻势作战。3月28日,钱东亮被国民政府授予陆军少将衔。

5月,驻德化、永春的福建保安第四旅旅长张雄南谋叛。早在1938年1月,福建省主席陈仪批准民军兼土匪出身的张雄南自新。4月19日成立福建保安第四旅,委张任旅长,驻防德化、永春一带。但几年下来,省保安处处长黄珍吾屡召这个下属赴省一晤,却均遭其拒绝。因张见过不少民军首领均因省方召见而被扣押枪毙,所以不敢赴省。1939年5月4日,黄珍吾乃亲自南下德化,欲晤张南雄,不料张雄南却逃入西山称病拒见。黄珍吾大怒,下令免张旅长职,调任省政府参议,并以副旅长涂友清升充旅长,张克武升任副旅长仍兼第五团团长。

8月,张雄南率部逃入西山老巢,在永泰宣布独立,并派张逸舟、黄玉树与厦门日军“兴亚院厦门联络部”的武官大桥上校沟通,被委为伪“福建和平救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

9月,福建省当局决意进剿,成立闽中剿匪司令部,黄珍吾兼任中将司令,钱东亮兼任中将副司令,柯远芬任少将参谋长,召集全省保安团十二个团,及新二十师一部,负责对张部的清剿。钱东亮与黄珍吾商议,决定采取“以清剿为主,以围剿堵击辅之的方针,采用“堵剿”、“搜剿”、“围剿”等战术,同时实行“移民并村”、保甲制度、“连坐法”、“自新”等政策。

10月20日,部队开始进剿,先后在久住、土云岐与张部发生激战。此次清剿历时数月,使大小股匪、散匪共两千余人,先后瓦解。在围剿张雄南的最后阶段,黄、钱等通过地方关系,发动中、南区父老、士兵家属到颜春进、郑述中、陈南阳三个非张系军营中去进行瓦解工作。经三天努力,三个营均停止抵抗,逼使张雄南孤立无援。

12月28日,张雄南在德化石牛山被击毙(一说被侍从击毙),后陈尸德化、永春、仙游各县示众。重要头目张承福、张移风等,亦被“明正典刑”,群匪基本肃清。

是年冬,钱东亮率新二十师移驻福建漳州整训。

当时,汪伪政府已在南京成立,在广东的日本军方,欲用军事配合政治宣传,以期达到扩大影响的目的,故决定驻潮汕的伪“中华和平救国军”总司令黄大伟率新收编的三个团约两千余人的伪军,进占福建诏安。

1939年11月30日拂晓,黄大伟的伪军开始行动。在日机的掩护下,其前卫部队第一团(团长吴茂松)自澄海县城渡莲阳河,至狮山渡东陇河,下午6时到达饶平县黄冈镇,当晚宿于诏安门户分水关,沿途未遇抵抗。

12月1日拂晓,黄改以第二团(团长邢仲谦)为前卫,向诏安县城进击。诏安县长陈荫祖带领县抗敌自卫团官兵及县警察局员警仓皇出走。下午,敌陷诏安。进城后,敌在西门外良峰山制高点构筑枪炮工事及挖散兵坑,在沿东溪溪边挖战壕、筑堡垒。并搜罗地方渣滓成立以汉奸提乾元为县民政委员长的维持会。

诏安沦陷后,省政府主席兼二十五集团军总司令陈仪严令驻漳守军第七十五师和新编二十师各派一旅的兵力,驰赴诏安部署反攻。钱东亮派李逾群旅入诏安,旅部设在江亩坑乡。在第七十五师师长韩文英统一指挥下,该师第二二五旅史克勤部和李逾群旅,配合县长陈荫祖的地方团队,兵分三路反攻诏安:中路由陈县长的抗敌自卫团及警察局负责进攻良峰山;左、右路分由史、李两旅负责,分别从凤山和西姑山左右两翼夹击。

12月6日拂晓,国军先以150毫米口径的重迫击炮和榴弹炮向敌猛烈轰击,尔后步兵发起攻击。激战至次日晨,敌军不支,在日飞机掩护下,残部从海路溃退出境,国军收复诏安县城。在这次反攻战斗中牺牲的官兵被合葬于良峰山公墓,并竖立“抗日阵亡战士纪念碑”。

1940年1月24日,新二十师师长钱东亮派副师长李逾群来诏安县,协同县长陈荫祖,以通敌嫌疑的罪名,先后诱捕县保安独立大队长沈东海及其下属骨干十四人。几天后,在西校场召开宣判大会,枪毙其中队长许才等八名,其余解押平和监禁。不久,沈东海与其心腹干将沈俊平亦被杀掉,余者交保释放。

是年冬,原驻防闽南的第七十五师奉命北开福清以北至闽浙交界一线担任沿海防务,闽南防务移交给新二十师。新二十师改由第三战区直辖。

1941年3月,钱东亮调任军政部第二十二补训处处长,新二十师师长由温剑鸣继任。补训处是一种征兵机构,与师管区大同小异。但补训处直属于军政部,在征兵上没有责任地域的限制。一般这类的训练机关只负责接收与编组各县征集的壮丁,并对壮丁施以包括基本动作,军人常识与射击训练等基础新兵训练。训练完成后这些新兵即编入野战部队。训练处与师管区一般将所属新兵编制成补充团,但这些补充团不被视作有作战能力的部队。

4月19日,日军发起攻取福州的作战(C4作战),日军“晋町”部队(由第十八师团和第二十八师团各一个旅团组成第四十八师团,是从日本天皇家乡四国调来的原属“四国师管区”的部队,代号“晋町”部队)配合海军第一舰队所属海军陆战队共两千余人在福建的连江、长乐两地登陆,直逼省城福州。守城的国民党第一○○军(军长陈琪)八十师师长何凌霄部未战先溃,奉命来援的第七十五师(师长韩文英)也裹足不前。21日,福州沦陷。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严令陈仪收复福州,陈仪于是在新二十师抵达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命令第一○○军指挥第八十师与新二十师反攻福州。第八十师是新败之师,收容不到一个团。新二十师在大雨中急行军后极度疲惫,也不可能有良好表现。而且这两个师人数合计不及城内日军一半,故攻击的两个师被日军内线防御快速打退,两师均退入福州附近山区,第一○○军军部更一路撤到古田。战后,第八十师师长何凌霄被免职,钱东亮代理师长。

8月中旬,顾祝同长官亲到南平召开福州战役检讨会,在会上顾长官将第一○○军陈琪军长、张纲参谋长、补充团陈安邦团长等人撤职。陈琪军长与张纲参谋长并赴渝受审。钱东亮也以“抗战不足,扰民有余”名被免职(一作调任第一○○军中将副军长),刘广济继任一○○军军长,陈良荣调任八十师师长。

(六)刀头喋血——钱指挥四处扑火

1942年9月,钱东亮任建(阳)崇(安)浦(城)警备司令部中将司令。

为防备新四军“南进三山”(天目山、黄山、武夷山)建立根据地或远征闽浙向前发展,国民政府对闽浙赣边区加紧进行“清剿”。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第三战区“闽浙赣三省边区绥靖指挥部”(中将指挥官陈式正)在福建建阳县正式成立(以下简称指挥部)。从1941年2月8日起至1945年7月,指挥部对闽浙赣三省边区历时4年7个月,进行六次大规模的军事“清剿”。

1943年1月,国民政府派出二十个团两万余兵力,向闽浙赣苏区发动第三次军事围剿。

2月,钱东亮任福建建阳警备司令部中将司令兼闽北八县绥靖(清剿)指挥官,直接指挥辖区内的国军、省保安团、壮丁队,对闽北共党游击队进行清剿。钱东亮坐镇建阳,在建阳设立军警联合稽查处,派军警到各水陆码头设卡检查。钱还在乡间广泛组织壮丁队、守望队,进行严格训练,设立递步哨、夜间巡逻队,并通过清查户口,推行联保联坐来对付共产党和游击队。在清剿中,钱东亮把闽北分成西、北、东三个清剿区,把进攻重点放在中共福建省委驻地——建阳书坊的太阳山一带。三个月的清剿,导致中共顺建县委遭到严重的破坏。钱东亮还在建阳的黄坑建立了崇安、光泽、邵武、建阳、顺昌五县边区会剿指挥所,自兼主任,任命黄坑的豪绅冯克明为副主任,加强对黄坑的重点进攻。

4月中旬,钱东亮派参谋长柴毅率三个团的兵力,坐镇政和县东平,设立“建松政剿匪指挥部”,柴任指挥,负责围剿建松政地区的游击队。钱东亮声称:“只要钱字旗号挂在建阳城头,‘共匪’就得消灭”。

9月,闽浙赣三省边区绥靖指挥部指挥官王冠因“清剿”无起色,被免职。顾祝同调钱东亮任中将指挥官,辖四个绥靖分区。9月15日,钱东亮签署闽浙赣三省边区绥靖指挥部命令:“各指挥区及督剿区,统限9月底以前部署完毕,10月1日起,同时开始清剿。”对四个绥靖分区、十三个“督剿”区,开展拉网式、梳头式的两个余月的“清剿”。

12月1日至3日,绥靖指挥部在浦城城关东门塘召开三省边区党政军联席会议。会上成立提案审查委员会,其下分设特案、军事、经费三个组。提案内容:一是规定三省边区各县合法的集会结社要由指挥部发许可证;二是一切非法组织(包括读书会、兄弟会、兰谱会、夜校)一概取缔拿办;三是捕获的浙南“奸匪”应另设训练班集中管训,各地的自新自首分子,分期集中感训等。会议结束时发一个附件,规定对捕获中共负责人的悬赏金额:“生擒匪首曾镜冰、汪林兴各奖大洋5万元,当场格毙携首者各奖大洋3万元;生擒匪首何天符、刘文学、夏士诚者,各奖大洋3万元,当场格毙携首者各奖2万元。”“凡告密引导军队搜捕因而捕获曾镜冰、汪林兴者各奖大洋4万元;捕获何天符、刘文学、夏士诚者各奖2万元。”

钱东亮在清剿中杀了不少人,他的行刑队每隔几天就要杀人。他行刑不是枪毙,而是用大刀砍头。导致建阳地区民间流传钱东亮生性嗜杀,三天不杀人,眼睛会发红,浑身会难过的奇闻。

不久,钱东亮因“贪污勒索”案遭政敌告发,被撤职,流落浦城县作寓公。指挥官一职,由顾祝同当年在保定军校的老师、原第三战区长官部中将参谋长邹文华接任。

1944年1月(一作9月),钱东亮调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高参室中将副主任。后任福州绥靖公署中将高参。1946年5月调任国防部中将部员。1947年11月18日晋任陆军中将,并退役,后在上海经商。1950年,钱东亮在上海被捕。1975年12月获释后,曾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1978年7月在上海病逝。

生前著有《闽东、闽西抗日亲历记》、《钱大钧谈西安事变》等回忆录。

参考资料:

1.陈予欢:《黄埔军校将帅录》

2.刘国铭:《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

3.湖南省档案馆:《黄埔军校同学录》

4.钱东亮:《钱大钧谈西安事变》,《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第5册

5.赵康侯:《七十五师福建抗战记》,《福建文史资料》第11辑

6.林知渊:《政坛浮生录》《福建文史资料》第22辑

7.苏秋涛:《晋江县抗敌后援会活动忆述》,《泉州文史资料》第13辑

8.林昌如:《泉州事件与烈士刘突军》,《泉州文史资料》第14辑

9.洪应百:《“闽南抗敌自卫团”的内幕》,《泉州文史资料》第15辑

10.吕泽源:《回忆抗日战争金门沦陷后水石莲人民的抗战情绪》《南安文史资料》第7辑.

11.高玉萱、王云传:《晋江县人民抗日救亡大事记》《晋江文史资料》第17辑

12.张弛:《张逸舟横行闽海始末》,《仙游文史资料》第2辑

13.颜文雄:《张雄南祸永罪行录》. 《永春文史资料》总第6辑

14.福州市政协文史办:《难忘的三百六十一天》,《福州文史资料》第4辑

15.汤涛:《国民党统治时期漳州驻军更迭》,《漳州文史资料》总第10辑

16.沈顺宝、谢瑱、沈顺添:《日寇侵扰诏安纪实》. 《漳州文史资料》总第14辑

17.徐学仁:《钱东亮在建阳绥靖情况点滴》,《建阳文史资料》第10辑

18.李一南:《国民党顽固派对建阳抗日军民的迫害与镇压》,《建阳文史资料》第13辑

19.甘世:《抗日战争时期建阳的“八多”》,《建阳文史资料》第13辑

20.程星龄:《程星龄先生谈郁达夫》

21.白刃:《白刃文集》

22.王学庆、赵洪昌:《蒋介石政治关系大系-蒋介石和陈诚》

23.阎景堂:《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史》

24.陈慧剑:《悲欣交集——弘一大师李叔同的前世今生》

25.黄锡钧:《妙月师本传》

26.阿洪病:《仙游名人传》

27.钟兆云:《代号C4——福州作战》,《福建文学》2005年第8期

28.求已斋:《钱东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