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纳米职业病 |
释义 | 摘要2009年在8月20日出版的《欧洲呼吸病杂志》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临床毒理病理科医生宋玉果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对7名女工的临床病症、工作环境及致病原因作了详细分析。尽管纳米颗粒对于人体的致病机制尚未有明确报道,但已有动物实验提示,纳米颗粒能直接对生物体造成损伤。因此,女工们罹患的更像是一种“纳米物质相关疾病”。国际科学界对这一事件大致持两种看法:从事职业环境健康的科学家认为,不论女工之死是不是因为纳米颗粒,改善工作环境、确保职业安全是当务之急;从事纳米毒理学研究的科学家则对论文的结论提出质疑,认为它未能提供直接证据证明纳米颗粒就是“杀人凶手”。 背景自从纳米技术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诞生以后,有关这项新科技是否影响健康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在纳米的领域内,许多经典公式不再适用,材料结构的新奇特性和功能显现出来。有研究称,工程科学新近制造的一些纳米颗粒可能会引发癌症。比如,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钛等纳米物质被认为可致动物肺脏、肝脏、肾脏和血液系统损伤。 英国《自然》杂志新增子刊《纳米技术》公布了一项对全球400名著名科学家的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对纳米时代的前景振奋不已,但科学家也承认,自己比普通人更害怕纳米技术,因为这项技术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完全无法预料。 2009年8月底,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召开的“纳米技术:职业与环境健康”国际会议上,中国医生的论文成为热点。从大会开幕到闭幕,大家都在谈论此事,各种观点激烈交锋。应邀作大会报告的中国学者、中科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主任赵宇亮研究员,被各国代表包围着争相提问。 发现2007年1月到2008年4月间,一家印刷厂制版车间的7名女工因呼吸困难,陆续被送进朝阳医院治疗。经检查,患者心脏和肺部有严重的胸腔变色积液和胸膜异物肉芽肿。其中2人后因胸腔积液恶化,经抢救无效死于呼吸衰竭。经过治疗,另5名女工病情趋稳,但肺纤维化的过程无法逆转,尽管她们已停止工作。 为弄清病因,医生用电子显微镜对死者的肺部积液和组织切片进行观察,在肺部上皮细胞中发现了直径约30纳米的微小颗粒。随后的现场调查发现,制版车间内的粉尘和聚丙烯酸酯涂料中含有类似颗粒物。 尽管纳米颗粒对于人体的致病机制尚未有明确报道,但已有动物实验提示,纳米颗粒能直接对生物体造成损伤。因此,女工们罹患的更像是一种“纳米物质相关疾病”。 症状演变最初面部、脖子和手臂开始剧烈地瘙痒,像“无数只虫子在爬动”。同时感觉窒息,像是“被湿纸巾糊住了鼻孔”。 胸闷得“透不过气来”。 胸腔积水、低氧血症以及肺部阴影,病症复杂,像是尘肺病加肺结核的综合体。对病人进行了常规检查和病毒学检查。结果发现,她们都有或多或少的胸腔积液,同时患有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这个诊断意味着女人们的肺部有发炎症状。在胸部X光和CT的扫描下,这些长期发炎的肺部像是浸水的饼干,肿极了。 更为严重的是,肺部出现严重纤维化,而正常的肺表面密布健康的肺泡细胞,时刻进行着新陈代谢。除此之外,病人的肺部外部组织还产生了胸膜肉芽肿,一些血管纠结在一起,发酵成了肉芽组织。用显微镜看,这些细胞都发炎“成了发糕状”。 半年过了大约半年的时间,最初症状发生了变化,胸片显示的结果更为可怕:那些肺部弥漫着或黑或灰的杂质,有的看起来像磨了一半的毛玻璃,有的黑乎乎的,什么都看不见。这意味着极为快速的肺间质纤维化。 10月在接下来的4个月里,肺部出现了更为清晰的纳米颗粒。这些黑点数量庞大,不规则地分布在她的肺部。看起来像是蝌蚪状的精子,或者天空里一闪而过的彗星。从这些纳米颗粒中提取出了变异的细胞质和肺上皮细胞。这些肺上皮细胞的染色质发生了严重浓缩,边缘呈现萎靡状态,细胞的形态特征基本上呈现新月状——这些都是细胞死亡的前兆。 产生如果没有适当的保护,长期暴露在纳米生产环境中,将对人肺造成严重损伤。 一种粘贴使用的混合物是最主要的生产原料,它常常散发出“类似油漆”的味道,其主要成分是制造塑料的重要原料软聚丙烯酸酯。 起因正是那些包含着几万亿纳米颗粒的软聚丙烯酸酯。 专家们使用色谱装置发现,这种软聚丙烯酸酯化合物含有丁酸、丁基酯、N-丁基醚、醋酸、正丁醇、甲苯和二氧化碳等。通过电子显微镜,宋玉果又有了新发现——直径约30纳米的颗粒。一根头发的直径大约是它的2666倍。 由于纳米颗粒直径如此微小,好比一颗子弹,更容易穿透人的皮肤细胞,进入肺上皮细胞,粘贴于细胞质,并且围绕着细胞膜产生毒性。某些纳米物质可能还在人体内开始了“环球旅行”,它们将母体存放于各个器官,穿透细胞,提出在线粒体。 喷涂、加热和干燥的过程中,人体能够对刚生成的烟雾产生强烈反应。此时,纳米颗粒暴露了巨大毒性,它们趁机沉积在呼吸道中,形成肺纤维化。由于细胞膜受到强烈刺激,人体胸膜异物肉芽肿、炎症细胞和肺门淋巴结肿大的症状陆续出现。 实验研究人员将少量碳纳米管注入实验鼠体内。不到一个小时,这些原本活蹦乱跳的小白鼠,就像吸入了石棉颗粒,出现呼吸急促、瞳孔涣散的现象。大概4个小时后,和人类一样,它们出现了明显的肺间质纤维化,肺部弥漫黑斑。 这篇题为《纳米粒子的接触与胸腔积液、肺间质纤维化、肉芽肿相关性》的论文,引起了学界的广泛争论。英国《自然》杂志认为,这是首次记录纳米颗粒导致人类疾病的研究论文,同时为有关纳米技术的健康风险争论火上浇油。 将此写成论文,投寄到《欧洲呼吸杂志》并获发表,这是大型国际研究组织欧洲呼吸学会的官方期刊。 危害纳米技术已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军事、医学、涂料等工业生产领域。在浙江、江苏、福建等省份,均拥有涉及纳米技术的大批企业,生产塑料制品、有机玻璃、石棉瓦等。这意味着纳米致病,必须引起医学界的重视。 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郝凤桐介绍,由于非特异性炎症、胸膜肉芽肿等症状异常复杂,纳米相关物质疾病容易被误认为“尘肺病”或者“肺结核”,甚至恶性肿瘤疾病。 2009年6月,全国总工会劳动保护部公布的数字显示,中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总人数已超过2亿,其中纯肺病患者的人数为120万。另一方面,有90%的职业健康病没有纳入监护。 争议国际科学界对这一事件大致持两种看法:从事职业环境健康的科学家认为,不论女工之死是不是因为纳米颗粒,改善工作环境、确保职业安全是当务之急;从事纳米毒理学研究的科学家则对论文的结论提出质疑,认为它未能提供直接证据证明纳米颗粒就是“杀人凶手”。相反,在相对密闭的工作环境中,加热后的聚丙烯酸酯粘合剂产生的大量有机化学烟雾,极有可能致人于死地。 科学界也对这个判断争议很大。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方忠教授认为,从物理学意义上讲,纳米颗粒的体积的确小于细胞膜,进入的可能是存在的。但至于对其运动能力、穿透能力的确认,方忠表示“无法提供意见”。 “认为纳米颗粒存在危害的想法是毫无根据的。但我们应该谨慎行事,因为它们的确有能力进入我们的身体,到达一般化学物质无法到达的部位。”美国环境保护协会健康问题首席科学家约翰·巴尔布斯表示。 评论另一些科学家将类似女工们的病情归结于生产环境的不规范。英国阿伯丁大学环境和职业医学终身教授安东尼·西顿就用“健康和安全措施的完全失效”来形容。宋玉果也建议制定有效的保护条款,维护工人利益。 这让从事职业病鉴定数十年的郝凤桐十分感叹。他认为工人们虽然处于弱势,但还是应该主动了解职业存在的危害。“生存并不比生命更重要。”他说,因为大多数职业病并不能根治,所以应以“预防为主”。 新出版的《自然·纳米技术》撰文指出,尽管现在仍不清楚2名女工究竟是死于纳米颗粒还是别的化学物质之手,但至少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尤其对于那些长时间暴露在化学品和纳米颗粒之下的工人们。文章强调,加强纳米毒理学研究与纳米物质安全性数据积累,对几乎涉及人类生活所有领域的纳米科技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