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梁纯义 |
释义 | 一、概要旅居千里达(今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华侨梁纯义是麻子村东堡(又称陈梁村)人,1901年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由于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邻村麻子小学读书。为在本村办一所学校,使村中的孩子们都能上学,是他最大的心愿。 二、履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1924年7月,国共合作的革命政府在广州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农民革命干部。第一届农讲所学员梁桂华、梁功炽等结业后被派到香山从事农民运动。由于梁功炽是麻子村人,他们以该村为落脚点,开展党的活动和发动农民革命运动,于1924年底,在麻子村成立了农会,这是本邑第一个村农会,继而又建立了农民自卫军。接受了进步思想影响的梁纯义参加了村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他积极宣传革命道理,宣传“二五减租”,为农民兄弟办事,由于表现积极,被推选为麻子村农民协会秘书。他多次参加革命群众的游行示威,“打倒列强,除军阀,革命尚未成功,齐奋斗!”是他们最常唱的歌。农会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因此,乡村的事情,都拿到农会和农军组织去解决。农民自卫军查缉走私,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一定程度地限制了土豪劣绅的压迫抽剥,很受农民欢迎。当地的土豪劣绅对此恨之入骨,千方百计进行破坏和和捣乱,多次组织土匪军攻击农民自卫军,破坏农会,恐吓农会会员。但在县农会的领导下,各乡村农民协会紧密合作,配合其农民自卫军对土匪进行反击。 大革命失败后梁纯义受到通缉,被迫离乡别井到了香港,后转赴千里达谋生。开始时受雇于人,略有积蓄后,自己经营商业,开设餐厅,由于经营有方,业务不断拓展。身在异国的梁纯义心系祖国,十分怀念参加工农革命运动的日子,关注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期待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来临。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传到千里达,梁纯义欣喜若狂,为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他把自己经营的餐厅更名为北京餐厅。建国初期,由于国民党的歪曲宣传,华侨对共产党和新政府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加上帝国主义的封锁禁运,侨汇难通,侨资办的事业几乎陷于停顿。梁纯义以实际行动支持新政府,于1949年11月28日,汇30英磅给其南塘村的外甥简信联,并指定要到人民银行按牌价兑换人民币,以表其爱国之心。人民银行的负责人深受感动,虽是星期天也破例收兑。这是人民银行中山支行创建后第一宗收兑的外币。时香港出版的《广东中山华侨》第15期报道了此事并刊登了梁的来信。 20世纪60年代,梁纯义曾三度回国,1961年,60岁的他首次从千里达返抵家乡陈梁村。目睹阔别30多年的家乡风景依旧,但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无限感慨。他与乡亲们叙话家常,回忆当年,心情甚舒畅。1964年他再度回国,时原抗日民主政权滨海区负责人欧曼宽陪同他前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参观。望着粉刷一新的农讲所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忆往昔,梁纯义不禁热泪盈眶。他流露出不再去千里达,而要归国定居的念头。欧曼宽鼓励他继续返回千里达发展,多做华侨工作,支援祖国建设。梁纯义遂于1966年捐资兴建陈梁学校以改善乡中弟子的就学条件。学校为表彰梁纯义大力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的善举,把学校定名为“纯议堂”,后更名为纯义小学。1968年是他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回国。这趟回国,梁纯义原欲捐资修建水库以解决村民饮用水和农田灌溉,但时值文革,村干部不敢接受,他只好怀着不安之心离开故土回到千里达。 三、评价始终未忘故国情的梁纯义在改革开放前已离开人世,临终前嘱儿子梁国灿回国寻根问祖。梁国灿遵循父遗愿,于1986年和1987年两次回乡,捐款修葺学校。 既是农民运动的积极分子,又是热心家乡公益的爱国华侨梁纯义,其爱国之心可谓日月可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