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韦素园
释义

§ 介绍

韦素园 韦素园(1902-1932)

又名散国,安徽霍邱县人,未名社成员。韦素园一生勤于文学翻译,译著有俄国果戈理小说《外套》、俄国短篇小说集《最后的光芒》、北欧诗歌小品集《黄花集》、俄国梭罗古勃的《邂逅》等。同时还创作了大量散文、小品、诗歌等文学作品。逝世后,鲁迅先生手书"呜呼,宏才远志,厄于短年,文苑失英,明者永悼"碑文,并撰写了《忆韦素园君》一文。

§ 韦素园墓记

韦君素园之墓。

君以一九又二年六月十八日生,一九三二年八月一日卒。呜呼,宏才远志,厄于短年。

文苑失英,明者永悼。弟丛芜,友静农,霁野〔3〕立表;鲁迅书。

本篇写成于一九三四年四月,据作者一九三四年三月二十七日致台静农信:“素兄墓志,当于三四日内写成寄上”;又作者同年四月三日日记:“以所书韦素园墓表寄静农。”

§ 传略

1914年秋,叶家集成立了明强小学,韦素园转入该校高年级第一班,同班同学中有后来考入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的张目寒(1900-1980),还有后来成为作家和著名学者的台静农(1903-1992),著名翻译家、教授李霁野(1904--)和著名翻译家、韦素园的弟弟韦丛芜(19905-1978)。除张目寒外,他们后来都成为鲁迅发起和领导的文学社团--未名社的中坚。 韦素园从小思想敏捷,容易接受新事物,他在私塾读书时,虽然辛亥革命的新思潮波及到他的家乡,村子里的大人和小孩都还拖着辫子,韦素园就向大家倡议,剪去辫子,引起不少大人的惊奇。明强小学的校址在集镇的旧火神庙,庙宇的一部分变成了教室,但原有的泥塑火神像、文昌老君像,每年还有乡人去进香火,韦素园积极参加推倒泥塑活动,引起了一部分迷信乡民捣毁学校的大风波,后来终于推倒了泥像,明强小学在火神庙扎下了根。

韦素园从小虚心好学,多才多艺,写得一手妙文,还会做诗、画画,1915年,在明强小学毕业的最后一个学期,13岁的韦素园看到校园鸡冠花盛开,他感兴吟诗一首云:

文冠屹立不求栽 ,壁上挺立独自开。

抛去世间尘俗气 ,今朝还与菊争魁。

还有一次,他画了幅兰花,兰叶下垂到兰根之下,自题题画诗云 :

身居高位要临下,英雄不论出身低。

从这些诗画中,不但可以看出韦素园从小的文学艺术才能,也可看出少年韦素园所追的高尚人生品格。

韦素园的父亲是个小业主,家庭经济情况并不宽裕。1915年夏,韦素园小学毕业时,由于家中无法承担整个上中学的学费和食宿费,他只好在这一年的秋天到阳第三范学校读书,因为这所学校不要学费和食宿费 。他在这所学校不仅学到了新课程,而且接受了新思想和进步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向德国宣战。1918年春,韦素园在爱国主义思想的促动下,离开了阜阳第三师范学校,到北京参加了段祺瑞政府所办的参战军,这时俄国十月革命已经爆发,但是在当时除极少数先进分子外,一般人既不知道十月革命的意义,更不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韦素园在小学和师范学校的时候,常常听到"投笔从戎"、"马革裹尸"一类的英雄主义教育,因此在爱国热情的影响下,他走上了从军的道路。但不久便识破了段祺瑞参战军的骗局,毅然离开了部队。

曾“偷听”鲁迅课程的作家·韦素园

作家韦素园曾在北大旁听过鲁迅的课程,他也是北大边缘人之一。1922年秋,他进了北京俄文法政专门学校学习,因为有些俄文基础,他不辞辛苦,为低年级的同学作辅导。他读书勤奋认真,在较短的时间里有了较可观的进步。课余最喜欢阅读柴霍甫、果戈理的作品,以及勃洛克的《十二个》等苏联文学新著.这年寒假,韦素园回到安庆省亲期间,约小学同学李霁野一起到北京读书.1923年春,他和李霁野一起到了北京,韦素园继续在俄文法政学校学习,李霁野进了崇实中学读高中。他们一面学习,一面开始翻译苏俄文学作品.李霁野的第一本译作安东莱夫的<<往星中>>就是韦素园用俄文帮他加以改校的,他自己也选择了梭罗古勃的<<蛇睛集>>,他们为共同的事业互相关怀、帮助和学习。这期间,韦素园还认识了中共地下党北京市委负责人刘愈和地下党员赵赤坪,在刘愈1928年4月被国民党当局杀害时,韦素园在病中写了题为<<忆亡友愈>>的诗悼念,发表在《未名》半月刊上.1932年6月,离他病殁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听说地下党员赵赤坪又被捕了,在与疾病的斗争中,他写了一首题为《怀念我的亲友》的诗,勉励自己的同志:

不过敌人的"黑铁"的高压,

终敌不过我们"赤血"的奋起,

朋友,等着吧,

未来的光明的时代,

终究是属于我们的。

不要悲伤,

不要愁虑,

今日的牢狱生活,

正是未来的甜蜜回忆。

1924年夏,韦素园在生活上遭受了一个沉重的打击,在江苏常州弃官为僧的大哥韦凤章病逝,他在遗嘱中要韦素园带领同在北京读书的弟弟韦从芜返回安徽老家,结束颠沛流离的学生生活。得到大哥的死讯,韦素园十分悲痛。从此,他不仅失去了手足情深的大哥,同时也失去了经济上的接济,但为了继续学习和深造,韦素园、韦从芜兄弟仍坚持留在北京继续学习。

1924年秋,李霁野和韦素园的小学同学张目寒在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读书。当时,鲁迅先生除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任课外,同时在世界语专门学校任课,张目寒成为鲁迅先生的学生。9月24日,张目寒把李霁野翻译、韦素园用俄文校改的《往星中》送去给鲁迅先生看,得到鲁迅先生的称赞。次年3月22日,张目寒带李霁野去拜见鲁迅先生。在此前后,张目寒还把从芜翻译并通过韦素园对照俄文修改的陀斯妥也夫斯基的《穷人》送给鲁迅先生看。4月27日,张目寒又带台静农拜访鲁迅先生,5月9日带韦丛芜去拜访鲁迅先生。5月17日,李霁野、台静农韦素园去拜访鲁迅先生,这是鲁迅先生第一次见到韦素园,但在两三个月以前,张目寒曾多次带韦素园"偷听"鲁迅先生在北京大学讲课。因为当时韦素园就住在北大附近的一个胡同内,7月13日夜,台静农和李霁野托鲁迅先生介绍韦素园到《民报》副刊任编辑,鲁迅先生马上答应并立即给徐旭生写信,一荐便成,韦素园很快便担任了《民报》副刊的编辑,在鲁迅先生的支持下,在韦素园的努力下,副刊办得非常出色,并因此而扩大了发行量。但不久《民报》因触怒了奉系军阀张作霖,韦素园上任还不到一个月,《民报》被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8: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