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释义 | § 简介 这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内的环岛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最早建成的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地理位置是在甘肃省酒泉境内,是测试及发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低轨道的各种试验卫星、应用卫星、载人飞船和火箭导弹的主要基地,基地并负有残骸回收、航天员应急救生等任务,截至2005年10月,中国发射了约50颗人造卫星,其中37颗在酒泉发射。 § 历史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卫星图基地始建于1958年10月,海拔1000米,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现装配、发射场位于北纬40度57分28秒,东经100度17分30秒。由于地处荒凉,最接近的城市是其西南的甘肃省酒泉市,因而为名。历史上,1969年阿拉善盟曾划离内蒙古自治区辖区,其中额济纳旗划归甘肃省酒泉市辖区,到1979年阿拉善盟包括额济纳旗又恢复为内蒙古自治区辖区。 该地区属内陆及沙漠性气候,相对湿度为35%-55%,每年约有300天可进行发射试验,又可充分利用西起喀什、东至闽西,距离数千公里的陆上航天测控网,加上基地已建成多年,生活设施基本齐全,技术保障、测控通信、铁路运输、发配电等配套设施完善,条件很适合卫星及载人航天飞行器发射。最近机场是鼎新机场(40°24'N 99°47'E),军用机场,航线为专线,直飞北京。[1] 老一代酒泉航天人 § 地理位置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正式名称是“东风航天城”,其实际准确的地理位置是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酒泉发射中心海拔1000米,始建于1958年10月,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该地区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属内陆及沙漠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7摄氏度,相对湿度为35%-55%,常年干燥少雨,春秋两季较短,冬夏两季较长,一年四季多晴天,云量小,日照时间长,生活环境艰苦,但可为航天发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每年约有300天可进行发射试验。 § 核心建筑 该基地的核心建筑物是“垂直总装测试厂房”高74米,上宽为8米,下宽为14米,整体重量达350多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分别有大型、中小型以及气象和探空火箭发射场。 垂直总装测试厂房 在着陆场地方面,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设主着陆场及副着陆场。主着陆场设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以东的四子王旗,副着陆场设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附近。由于第一次的载人航天器神舟五号在太空只飞行了一天,主着陆场的天气变化可及时准确预测,因此未曾启用副着陆场;2005年发射的神舟六号飞船将在太空飞行多天,气象难以准确预测,副着陆场启用作后备着陆之地点。 § 保卫措施 酒泉基地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在神舟七号发射前数日,在距航天城100公里外,一批军警已经在通往航天城的唯一道路上设立关卡,气氛甚为严肃。有一条写在墙上的大标语更叫人有触目惊心的感觉:“窃密必被抓,抓住必杀头”。继续向前行驶10公里后就到达了空军某部,再往前是鼎新机场,严密注视着过往车辆,发现可疑马上盘查。在这里,不许照相、不许摄像,车速不得超过20码。 酒泉发射中心最早是中国“两弹一星”的试验基地,现在又是国家载人航天事业重要发射基地,一道道严格的关卡戒备森严。途经了两个大型的检查站,东风检查站和大树里检查站,所有车辆,即使是航天城内部的车辆,也要通过检查方能通过。每辆通过此地的民用车辆,都必须上报目的地,并出示行车证、驾驶证和邀请函,而车上的乘客,也无一例外地必须出示内地有效身份证件,车辆前往的目的地必须通过检查人员核对无误后,才能通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一个独立、封闭的区域。 [2] § 大事记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第一座航天发射场,前身是一个导弹实验靶场。1958年2月25日,中共中央批准了中央军委有关选择导弹试验靶场的报告。1958年10月20日,发射场开始建设。苏联曾派出技术专家帮助中国进行导弹靶场的设计,1960年年初,靶场建设基本完成,而最初的导弹也是由苏联提供的。数月后,中苏交恶后,苏联专家很快撤出。 1960年9月10日,就在外援专家撤走的第17天,酒泉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枚地对地导弹。 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也在这里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一号、长征二号丙及长征二号丁火箭已成功发射了20多颗科学实验卫星。 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在这里发射成功。 1987年8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法国马特拉公司提供了发射搭载服务,使中国的航天技术从此开始走向世界。 1980年5月18日,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也在这里发射成功。 1992年10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次为国际用户执行了发射任务,即利用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中国返回式卫星时搭载发射瑞典空间公司的弗利亚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获得成功。 1999年11月20日,“神舟”号试验飞船从这里发射升空,拉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幕布。此后“神舟二号飞船”, “神舟三号飞船”,“神舟四号飞船”,“神舟五号飞船”,“神舟六号飞船”相继从这里成功发射。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这里发射升空,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2]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天宫一号在这里发射升空。 § 基地生活 “东风航天城”的由来也有军工单位的特色,20世纪60年代时,发射基地与北京三个总部的有线电话长途通信的秘密代号为“东风”,所以基地一直沿用了“东风基地”这一名称。1992年8月11日,当时的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基地时欣然题写了“东风航天城”,从此人们就正式把这里叫东风航天城了。如今,走在这里处处可以发现“东风”的字样。不论幼儿园、街道、宾馆、市场等,都有叫“东风”的。 走进东风航天城,除了有发射和实验任务期间为安全、保密做保障外,平时这里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神秘,与一般的城镇没有多大差异。行走在这里的街道上,就如同进入了一个现代城市。这里的宾馆和街道取名都极具特色,有太空路、宇宙路、航天路、胡杨路、黑河路、红柳路等。大型宾馆分别取名“神舟”、“东风”、“航天”等。基地还拥有一个专用机场和自备电厂,常驻人口数千人。 § 发射测试站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是卫星发射中心科研试验的一线部队,驻扎在内蒙古额济纳境内50多公里的大漠上。47年来,这支神秘的英雄部队共发射卫星40颗,飞船6艘,各类导弹、火箭上千枚,发射成功率100%,并创造了发射了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卫星、第一枚运载火箭和第一艘飞船等十三个第一。从这里,先后走出了共和国的1位上将、3位中将、23位少将和近百名航天发射科技专家。2000年,他们荣获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飞行试验突出贡献奖”;同年11月,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为他们记了集体一等功。2003年,他们荣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突出贡献奖”。 § 创下的十三项第一 1960年9月,中国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1960年11月,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枚中程导弹 1966年10月,中国第一次导弹携带核弹头的“两弹结合”发射成功 1970年4月,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1975年11月,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 1980年5月,成功发射中国第一枚洲际导弹 1981年9月,在中国首次以“一箭多星”方式,用一枚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三颗卫星 1987年8月,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第一次为国外卫星提供卫星搭载服务 1992年10月,第一次为国际用户执行了发射任务。 1999年11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飞行试验,成功发射“神舟”一号飞船。 2003年10月,成功地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第一次实现载人航天。 2005年10月,成功地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2006年9月9日,发射中国第一颗、也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一颗专门用于育种的卫星――“实践八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