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喀尔巴阡山
释义

喀尔巴阡山脉是欧洲中部山系的东段部分,绵延约1500公里,穿过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波兰、乌克兰和罗马尼亚。

简介

喀尔巴阡山位于利沃夫市西南100余公里处,素有“森林公园”的美誉,是乌克兰最大的滑雪基地。 这里的冬季是最美的,那是一个银装素裹的沸腾世界,世界各地的人们纷纷慕名前来滑雪。春、夏季节的游客主要以疗养为主。

喀尔巴阡山脉是阿尔卑斯山脉的东部延伸,位于欧洲中部,全长1450公里,从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附近的多瑙河谷起,经波兰、乌克兰边境到罗马尼亚西南多瑙河畔的铁门,呈半环形横卧大地。

喀尔巴阡山脉是阿尔卑斯造山运动前期构成的褶皱山脉,后来历经风化侵蚀,继续上升,山势浑圆,断层作用发达,有极为显著的块状地形。喀尔巴阡山脉的海拔一般在2000 米以下,由于地势不高,冰川地貌仅出现在少数几座较高的山峰。

地理

喀尔巴阡山脉起自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附近的多瑙河,向东南延伸成一个巨大的半圆形,止于罗马尼亚奥索瓦附近的多瑙河,全长超过1500公里,宽从12到500公里不等。最高峰在塔特拉山的格尔拉赫峰,海拔2655米,位于斯洛伐克境内。整个山系面积19万平方千米,是仅次于阿尔卑斯山脉的欧洲第二大山系。

喀尔巴阡山脉并非连续不断,而是分成了几个山群。它仅有少数山峰高于2500米,没有常年积雪的山峰。多瑙河是阿尔卑斯山和喀尔巴阡山的分界,也是喀尔巴阡山同巴尔干山区的分界。奥德河与摩拉瓦河谷地将其同西里西亚及摩拉维亚分开。喀尔巴阡山也是黑海和北部诸海的分水岭。

地质构造

喀尔巴阡山脉在地质构造上形成了近于平行的三条构造带,即外带、中带和内带 。外带由白垩纪和第三纪的页岩、砂岩等组成,呈中山地貌,山顶浑圆,山坡平缓;中带由古老的结晶岩和变质岩构成,间有中生代石灰岩分布,多呈块状山,山势较高;内带则是由第三纪火山岩构成的山脉。喀尔巴阡山脉可以划分为西喀尔巴阡山、中喀尔巴阡山、东喀尔巴阡山、南喀尔巴阡山、比霍尔山地及特兰西瓦尼亚高原5 段,每段特点各有不同。

西喀尔巴阡山

西喀尔巴阡山是喀尔巴阡山脉最高的一段,同时也是最宽的一段。这一段从布拉迪斯拉发到杜克拉山口,外、中、内三条构造带的分布十分明显。外带属复理层带,有西贝斯基德山等;中带为结晶岩山体,山势挺拔险峻,北部高塔特拉中脉的格尔拉赫峰是全喀尔巴阡山脉的最高峰,海拔2655 米,这里有角峰、冰斗、悬谷等冰蚀地貌;内带在斯洛伐克矿山,这里是面积广大的第三系喷出岩区。

中喀尔巴阡山

中喀尔巴阡山也称森林喀尔巴阡山,它从杜克拉山口到蒂萨河河源,这里复理层带占优势,山体较窄,山势也最低,有许多低矮的山口,成为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

东喀尔巴阡山

东喀尔巴阡山从蒂萨河河源到布拉索夫,在这一段山体增宽,三条构造带重新出现,外带由几条平行的山岭构成,中带是山势高峻的罗德纳山,内带则由克利曼山等组成一条高耸的长岭。

南喀尔巴阡山

南喀尔巴阡山又称特兰西瓦尼亚阿尔卑斯山脉,从布拉索夫西折到铁门,主要由结晶岩构成,山高坡陡,有许多海拔2200 米以上的山峰,冰川地貌发育。

比霍尔山地和特兰西瓦尼亚高原

比霍尔山地和特兰西瓦尼亚高原虽然被划为同一段,但二者在地质构造上并不相同。比霍尔山主要由古老花岗岩和结晶片岩构成,山势浑圆,呈块状地貌。特兰西瓦尼亚高原的表层由呈水平状分布的第三系岩层构成,夹有石膏层和岩盐层,这里由于受风化作用而呈丘陵地貌,海拔一般为500~600米,是喀尔巴阡山脉中最大的山间盆地。

气候

喀尔巴阡山脉的气候属于西欧海洋性与东欧大陆性之间的过渡型。1 月平均气温在-2~-5℃,7月平均气温在17~20℃,年降水量800~1000 毫米,在最高地段和迎风坡年降水量可达1200 毫米以上,而山麓和内部盆地一般只有600~800 毫米。喀尔巴阡山脉夏季降水较多,积雪期在山地可达5个月。

咯尔巴阡山脉的雨水、雪水成为许多大河的水源,这些河流有多瑙河、奥德河、维斯瓦河等,它们的洪水期一般在春季和夏季。

喀尔巴阡山脉和许多大山一样,植被和土壤呈垂直分布。北坡海拔550~600 米和南坡700~800 米以上的地带为山毛榉林,以下为栎林,这里棕色森

矿产资源

Gemerská Poloma矿床是个重要的滑石矿床(储量20万吨),位于西喀尔巴阡山脉Germeric地区。部分滑石化的镁质碳酸盐体赋存在旱古生代火山沉积杂岩体中(黑色片岩,变质泥岩),在Variscan变质作用(M1)过程中受到了绿泥石-黑云母带区域变质相的改造。这种原岩是石灰岩的矿体由白色.灰白或者灰色-黑色的菱镁矿与白云石1组成,被次生的白云石2和滑石脉切割。本次研究考察了两次变质事件(M1和M2)的几个连续的矿物组合,最早的组合包括铁白云石,镁菱铁矿与菱铁矿,(并与黑电气石,铁绿泥石,磷灰石,与伊利石-白云母伴生),它们以微小残留物形式产出在菱镁矿和白云石1中,其形成可能早于M1变质作用高峰期。M1变质事件的高峰期以富铁金云母,镁绿泥石1,镁电气石(黑电气石的边缘)和石英的组合为代表。

在M1退变质作用过程中,发生了镁交代作用,开始是白云石1结晶,接下来形成菱镁矿,最后是以铁菱镁矿沿裂隙的形成而终。根据碳酸盐地质测温原理,M1变质事件的高峰期温度为460~490℃,变质矿物组合特征也支持这一测温结果。滑石,白云石2,与镁绿泥石2沿着镁碳酸盐岩石裂隙的发育,主要受到M2变质事件的影响,这个变质事件与较年青的Alpine造山事件有关。菱铁矿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具有复杂的组成,可能以MgCl2组分为主,主要来源于蒸发卤水的演化。原生流体包裹体的盐度-35(wt% MgCl2),均一温度变化范围是216~235℃。石英中流体包裹体也显示了以MgCl2组分为主的相似流体组成,但均一温度比较高,为248~313℃。如果假定石英与M1变质事件同期,那么由流体包裹体计算出的N1变质峰期压力范围是250~350MPa(9—13km),因此地温梯度是35~40℃/km。假定这个梯度在镁交代成矿过程中保持不变.那么相关流体在180~280MPa(7-11km)的压力下的温度为300~350℃。流体包裹体的淋滤分析表明,流体中Cl/Br与Na/Br都很高,说明流体具有蒸发特征。而在Gemeric地区只有在晚二叠纪到早三叠纪这段时间才有如此大量的卤水形成。因此,二叠纪的伸展构造运动与形成菱镁矿的热液系统的形成有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11: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