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九种食 |
释义 | 九种食佛学名词,包括世间食四种,出世间食五种。 《佛学大辞典》中的解释(名数) 一段食,分分段段啮碎而食者。香味触三者为体。寻常之食物也。 二触食,六识触对可爱之境而生喜乐,以长养身心者。如眼之于美色乃至身之于软滑是也。 三思食,意识思好事而生乐,资益诸根者。 四识食,地狱之众生及无色界之有情等,以识资持命根者(已上四种为世间食)。 五禅悦食,修行之人得禅定之乐能养诸根者。 六法喜食,修法之人闻法生欢喜,资慧命养身心者。 七愿食,修行之人发誓愿而持身,修万行者。 八念食,修行之人常念出世之善根,而不忘以资益慧命者。 九解脱食,修行之人终得涅盘之乐而长养身心者,见增一阿含经四十一。 《三藏法数》中的解释[出增壹阿含经] 食有长养资益之义。言九种者,世间之食有四,以其能资养生死色身也;出世间之食有五,以其能资益法身慧命也。 经云:佛告诸比丘,当共专念,舍除世间四种之食,求办出世间之食。盖令众生,但以世间之食,资养色身,不当贪著;须求出世间之法食,增长菩提慧命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菩提,华言道。慧命者,以智慧为命也。) 一、段食,段即形段。食有资益之义。谓以香味触三尘为体,入腹变坏,资益诸根,故名段食。佛地论云:任持名食,谓能任持色身,令不断坏故也。古译经律,皆云抟食。 二、触食,触即触对,谓六识所对色等诸尘,柔软细滑,冷暖等触,而生喜乐,俱能资益诸根,故名触食。又第六识触对可爱之境,而生喜乐,长养诸根,亦名触食。(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按翻译名义注释云:见色爱著名食,岂非触食义耶?设触非食,何以观戏剧等,终日不食,而不饥也。) 三、思食,思即意思。谓第六识思於可爱之境,生希望意,而能润益诸根。如人饥渴,至饮食处,望得饮食而身不死,故名思食。(诸根者,即眼耳鼻舌身也。) 四、识食,识以执持为相。即第八识也。由前三食,势分所资,能令此识增胜,执持诸根,故名识食。(已上四种,名世间食。第八识即藏识也。按翻译名义注释云:识云识食,地狱众生,及无色界中无边识处天等,皆用识持,以为其食。) 五、禅悦食,谓修行之人,以禅法资其心神,而得禅定之乐,即能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故名禅悦食。 六、法喜食,谓修行之人,闻法欢喜,即得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故名法喜食。 七、愿食,愿即誓愿。谓修行之人,发弘誓愿,度脱众生,欲断烦恼而证菩提,以愿持身,常修万行,即得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故名愿食。 八、念食,念即护念,亦忆念也。谓修行之人,常当忆持所得出世善法,存心定意,护念不忘,即得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故名念食。 九、解脱食,解脱即自在之义。谓修行之人,因修出世圣道,断除烦恼惑业之缚,不受生死逼迫之苦,即得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故名解脱食。(已上五种,即出世间食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