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济南战役
释义
1 历史事件

济南战役,是华东野战军在解放战争时期,于1948年9月16日至24日按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第一次攻克具有坚固设防的大城市的攻坚战。这次战役由许世友指挥,歼敌11万多人,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的重点防御计划,使我华北、华东解放区连成一片,为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揭开了序幕。

名称:济南战役

地点:济南

时间:1948年9月16日至24日

参战方: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国民党第2绥靖区

结果:中国人民解放军获胜

参战方兵力:解放军22万,国军27万

伤亡情况:解放军2.6万,国军10.4万

主要指挥官:许世友,王耀武

战役介绍

中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对国民党军重兵守备的华东地区政治军事中心——济南市进行的大规模攻坚战。

1948年秋,国民党军由于不断丧师失地,被迫改“分区防御”为“重点防御”。在华东战场,蒋介石为屏障徐州,隔断华北、华东两解放区的联系,并迟滞华东野战军南进,令第2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所部9个正规旅、5个保安旅及特种兵部队约10万人固守省城济南,将集结于徐州附近的主力部队约17万人编成3个兵团,伺机北援。

济南作为津浦、胶济铁路交会点,北靠黄河,南倚泰山,地形险要,易守难攻。第二“绥靖区”以济南内城为核心防御阵地,以外城和商埠为基本阵地,以济南外围县镇及制高点构成外围阵地,各阵地内均构筑众多的永备和半永备型工事,形成能独立作战的支撑点。集中兵力约11万人。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根据战局发展,命令华东野战军集中全力举行济南战役,并确定了“攻济打援”的作战方针,即“攻城打援分工协作,以达既攻克济南,又歼灭一部援敌之目的”。并强调指出,此战目的在于攻占济南,但必须集中大部兵力于打援、阻援方向,力争 歼灭援敌一部。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决定组成攻城、打援两个兵团。以参战兵力的44%、计6个半纵队约14万人组成攻城兵团,分东、西两个集团对济南实施钳形突击,由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华东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兼山东兵团政治委员谭震林、副司令员王建安统一指挥。东集团由第9纵队、渤海纵队及渤海军区一部组成,西集团由第3、第10、两广纵队和鲁中南纵队4个团及冀鲁豫军区一部组成,第13纵队为攻城总预备队;以参战兵力的56%、计8个半纵队约18万人组成打援兵团,于巨野、兖州等地夹运河而阵,担负对徐州北上援敌的打援、阻援任务,由野战军司令部直接指挥。

攻城兵团于9月16日晚发起攻击后, 迅速突破济南外围防线。至17日,西集团袭占匡李庄、双山头、长清等据点,进逼飞机场、腊山一线;东集团攻占城东屏障茂岭山、砚池山等要点,直扑外城。18日,西集团以炮火控制飞机场,使济南空运联系中断。19日,守卫城西的整编第96军军长吴化文,在华东野战军敌军工作部门和中共济南地下组织的政治争取下,率3个旅2万余人举行战场起义。攻城兵团抓住战机,即调预备队第13纵队加入西集团作战。各部乘势扩大战果。至22日,西集团占领商埠,东集团直逼城垣。当日晚,攻城兵团开始攻击外城,至23日,除个别据点外,攻占外城。当日晚,攻城兵团对内城发起总攻。各部浴血奋战,连续突击。第9纵队第73团于24日2时从城东南角突入内城;第13纵队第109团于拂晓前从城西南角突入。战后,第73、第109团被中央军委分别授予“济南第一团”“济南第二团”的荣誉称号。随即各部迅速向纵深猛攻,激战至24日黄昏,全歼内城守军,被誉为“世界泉水之都”的济南获得解放。王耀武等化装潜逃,被民兵俘获。

徐州地区的国民党援军虽经蒋介石再三督促,但慑于华野打援兵团兵力强大,不敢冒进,直到济南被克,第7、第13兵团尚在集结之中;第2兵团进抵成武、曹县地区后,闻济南守军已被全歼,即仓皇回撤。战役期间,中原野战军严密监视中原战场国民党军,有力保障了攻济作战。

济南战役中华东野战军经8昼夜激战,以伤亡2.6万余人的代价,共歼国民党军10.4万余人(内起义2万人),俘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副司令官牟中珩和国民党山东党部主任委员庞镜塘等国民党军高级将领23人,缴获各种炮800多门,坦克、装甲车20辆,汽车238辆。济南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军坚守大城市的信心,锻炼和提高了人民解放军攻坚作战能力。 济南战役的胜利,同时开创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国民党军重兵坚守的大城市的先例。中共中央在贺电中指出,济南的攻克,“证明人民解放军强大的攻击能力,已经是国民党军队无法抵御的了,任何一个国民党城市都无法抵御人民解放军的攻击了”。就连为蒋介石撑腰的美国人似乎也认识到这一点。他们说:“自今而后,共产党要到何处,就到何处,要攻何城,就攻何城,再没有什么阻挡了。”济南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为华东野战军会同中原野战军南下陇海铁路以南举行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创造了有利条件。周恩来后来说:“三大战役的序幕是济南战役。”

基本情况

1948 年8 月,敌徐州“剿总”和华中“剿总”依据南京军事会议决定的战略方针,进一步加强了各战略要点的防御工事和兵力,将原来的整编军改为兵团,连同原有的兵团共辖7 个兵团,并进一步加强了几个主力兵团的兵力,分别配置在以徐州、信阳为中心的地区,以加强中原的防御。其中,徐州“剿总”共辖6 个绥靖区、4 个兵团,连同特种兵及保安团队共70万余人,其部署是:第1、第2、第3、第4、第9、第11绥靖区共15 个整编师42个旅分别防守淮阴、济南、台儿庄、菏泽、海州、青岛等地;第7兵团3个整编师6个旅位于徐州以东新安镇地区,第2兵团4 个整编师13个旅位于商丘、砀山地区,第13兵团2 个整编师6个旅位于固镇、蚌埠地区,第16兵团3 个整编师6 个旅位于郑州地区。另“剿总”直辖2 个整编师位于徐州。

中原、华东两野战军在战争第二年,经过内外线配合作战,歼灭了大量敌人,解放了许多重要城镇和广大乡村,打通了中原、华东两解放区的联系。在山东境内,除青岛、烟台、临沂、济南等孤立据点尚为敌盘踞外,其余已全获解放。此时,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的第1、第4、第8纵队位于毫县、涡阳地区,第3、第6、第10、两广纵队及中原野战军第11纵队位于济宁、嘉祥、金乡地区,苏北兵团第2、第11、第12纵队位于沭阳、涟水地区,山东兵团第7、第9、第13纵队及渤海、鲁中南纵队位于莱芜、泰安地区休整;中原野战军主力位于宝丰等地区休整,准备雨季后对敌开展更大规模的攻势作战。

敌我双方的基本情况,豫东战役和津浦路中段战役胜利结束后,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于1948 年7 月14 日指示华东野战军准备攻取济南,相机歼灭部分援敌,并指出:“如能在8、9两月攻克济南,则许谭全军可于10月间南下配合粟陈、韦吉打几个大仗,争取于冬春夺取徐州。”要求华野首长据此考虑下步作战方案。

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依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和华东地区敌情,于8 月10 日提出了下步作战的3个方案:(一)集中华野全力进入豫皖苏及苏北地区,切断徐蚌铁路,孤立徐州,着重求歼徐州出援的敌人;(二)集中主力首先攻占济南,以必要兵力阻击徐州可能北援的敌人;(三)攻占济南与打援同时实施,但有重点地使用兵力,第一阶段先以一部夺取济南机场,主力求歼徐州援敌一部。第二阶段以一部兵力阻击援敌,主力转攻济南。通过比较,粟裕认为以执行第三方案为有利。鉴于徐州至济南间有公路与津浦路相平行,地形较开阔,滕县、邹县间及泰安以北各有一片山区,商丘北至济宁、汶上间全为平原,自徐州以北的利国驿向西北经济宁直达东平,有运河及微山、蜀山、东平等一连串湖泊,加上徐州敌军的部署,粟裕判断徐州之敌可能分两路沿津浦路及经鲁西南北援,因而准备将打援战场选择在汶河以北、泰安以西、肥城以南地区或邹县、膝县间地区,阻援战场选择在鲁西南金乡、巨野、嘉祥地区。8 月12 日,中央军委复电同意实行攻济打援的作战方针,并指出作战结果预计有三种可能:第一,打一个极大的歼灭战,即既攻克济南,又歼灭大部分援敌;第二,打一个大的歼灭战,即既攻克济南,又歼灭一部分援敌;第三,济南既未攻克,援敌又不好打,形成僵局,只好另寻战机。同时又指出,依中原作战经验,要估计到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即我不真攻济南,徐州援敌必缓缓推进,并不真援,使我无战机可寻。因此,“我们目前倾向于攻城打援分工协作,以达既攻克济南,又歼灭一部援敌之目的。”在阻援、打援部署方面,军委指出:应将兵力全部置于嘉祥、巨野、兖州、济宁及其以南地区,“夹运(河)而阵”,以便随时转移兵力用于阻击或歼灭援敌。随后,粟裕依据军委指示,对战役的实施和兵力使用问题,作了初步部署。26日中央军委复电指出:此次战役必须预先估计三种结果:(一)在援敌距离尚远之时攻克济南,(二)在援敌距离已近之时攻克济南;(三)在援敌距离已近之时尚未攻克济南。我军应争取第一、第二种可能,在第三种情况下,即应临时改变作战计划,由以攻城为主,改变为以打援为主,待打胜援敌后再攻城。因此,攻城应留出必要的预备兵力,阻援、打援集团更应留出强大的预备兵力,以便在第三种情况下能够消灭援敌。同时,应构筑多道坚固阻援阵地。28 日军委又强调指出:此役关系甚大,战役计划应以能应付最坏的情况为出发点,准备用20 天到2个月的时间完成战??时间则决定于是否能阻住援敌并歼灭其一部,因此在兵力使用上,应以一部兵力真攻济南,集中最大兵力于阻援与打援方向。整个攻济打援战役由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统一指挥,攻城部队统由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华东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兼山东兵团政治委员谭震林、副司令员王建安统一指挥。策应华东野战军的攻济作战,中央军委确定中原野战军继续集结于豫西地区休整,待敌人在济南、徐州吃紧,第3、第16兵团被迫增援时,歼击其一部,使其不能东进参战。

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华东野战军前委经过认真讨论,最后定下了以攻占济南为唯一目的,并求歼援敌之一部的战役决心。

背景资料

济南是津浦铁路(天津至浦口)和胶济铁路(青岛至济南)的交会点和连结华东、华北地区的战略要地,也是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第2绥靖区所在地,北靠黄河,南倚泰山,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是国民党军残存在山东省腹地的最后一个坚固设防城市,人口70万。国民党军第2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指挥整编第96军(辖整编第2、第84师,独立嵌)、整编第73师等部,共3个整编师部、9个正规旅、5个保安旅及特种兵部队约11万人,控制着东自韩仓,西至长清,南起中宫、张夏,北迄泺口、齐河之间地区。济南市区分为内城、外城和商埠。津浦路中段战役后,该城已处在我军的重重包围之中。王耀武以内城为核心防御阵地,以外城和商埠为基本阵地,以城郊100多个支撑点组成外围阵地,各阵地内筑有众多永备型和半永备型强固工事,形成能独立作战的支撑点,企图长期固守。蒋介石为屏障徐州,隔断我华东、华北解放区的联系,并钳制华东野战军不能全力南进,拒绝了美国军事顾问团团长巴大维关于“退出济南,把军队撤至徐州”的建议,决定确保济南。

为加强济南守备兵力,蒋介石于8月上、中旬令青岛的整编第32师的第57旅和徐州的整编第83师的第19旅空运济南;9 月15日又令整编第74师于17 日开始由徐州空运济南。同时还拟定了一个所谓27 万人的“会战计划”,即在济南遭到攻击时,以第2绥靖区王耀武部10万余人坚守济南,消耗疲惫我军,以第2、第7、第13兵团主力约17 万人由徐州北援,企图在兖州、济宁间击破华东野战军主力,解围济南。为加强防御力量,敌统帅部还决定以济南、青岛为主基地,北平、徐州为辅基地,集中战斗机162 架进行空中支援,另以重轰炸机42 架对我攻城、打援部队及后方运输线进行轰炸。

王耀武根据上述企图与济南北靠黄河,南依泰山,东有茂岭山、砚池山等高地,西面开阔的地形条件,确定了尽量缩小防御圈,加强要点守备,控制强大的预备队,适时进行反击的“防守要领”,具体部署是:以黄河南岸之泺口镇至城南马鞍山为分界线,分成东西两个守备区。西守备区由整编第96军军长吴化文指挥整编第2、第84师、独立旅及保安第8旅、特务旅、青年教导总队(相当于旅)等8个旅防守;东守备区由整编第73师师长曹振铎指挥该师及保安第6旅等3个旅守备;以第19、第57旅及拟由徐州空运来的整编第74师为总预备队。另以保安第4旅等地方保安团队防守长清、齐河等据点。整个防御阵地,由外围防御地带与基本防御地带构成,在日伪原有工事的基础上,筑成支撑点式的半永备型的城市防御体系。外围防御地带以齐河、长清、张夏、王舍人庄等地为警戒阵地,并沿鹊山、华山、茂岭山、砚池山、回龙岭、千佛山、马鞍山、腊山、药山之线构筑主要阵地,纵深达10 余公里,由160 余个支撑点组成。基本防御地带,以商埠为第一线阵地,外城为第二线阵地,年城为核心阵地。在各阵地上,都储备了大批粮食、弹药,准备长期坚守。

粟裕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以及当面敌情,于8 月下旬确定了如下部署:以总兵力的44%弱、约14万人组成攻城兵团。即:以第3、第10纵队及鲁中南纵队主力组成攻城西集团,由第10纵队司令员宋时轮、政治委员刘培善指挥。首先攻占机场,断敌空援,并抓住一切有利战机攻占商埠,尔后在东集团协同下攻城;另指挥两广纵队及野司警卫团围攻长清之敌,冀鲁豫军区部队一部围攻齐河之敌。以第9、渤海纵队为攻城东集团,由第9纵队司令员聂凤智、政治委员刘浩天指挥。首先肃清济南东郊之敌,尔后协同西集团攻城;另指挥渤海军区部队攻占泺口,控制黄河铁桥,尔后向南突击。以特纵炮1团(欠1个营)、炮3团(欠两个连)及各纵队炮兵团组成东、西两个炮兵群,分别隶属东、西集团,支援攻城作战。以第13纵队为攻城预备队。

以总兵力的56%强、约18万人组成阻援、打援兵团。即:以第4、第8纵队及冀鲁豫军区独立第1、第3旅,位于金乡、城武、巨野、嘉祥地区,构筑若干道防御阵地,坚决阻击可能由商丘、砀山地区北援之敌;以鲁中南纵队4个团及第7纵队一部于官桥至膝县之间地区,构筑防御工事,节节阻击可能由徐州北援之敌;以第1、第6纵队、第7纵队主力、中野第11纵队及苏北兵团第2、第12纵队配属特纵炮兵第2团、第3团两个连,分别集结于济宁、充州和滕县以东地区,待机歼击沿津浦路北援之敌。以第11纵队和各军区地方武装在广大民兵配合下,积极向当面之敌出击,破坏津浦路、陇海路,牵制敌人,配合主力作战。

决定攻济战斗于9 月16 日发起,预计以15 天至20 天时间攻克济南。

9 月2 日,中央军委复电同意上述部署。夺取济南的某些准备工作,早在解放周村、潍县之后己着手进行。

8 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在9 月15 日以前完成攻济及打援的一切准备工作的指示,华东野战军和山东省党政领导机关,在华北解放区大力支援下,全面地展开了各项准备工作。

野战军前委在曲阜召开了师以上干部会议,统一了作战思想,并颁 发了“攻济打援政治动员令”;

部队依据各自任务,进行了战术演练;

加强了对吴化文部的策反工作;

军队后勤系统和地方支前系统召开了联席会议,全面地部署了后勤保障工作,至战役发起前,已动员了50 万支前民工,一万四千副担架,一万八千辆大小车,筹粮一亿四千万斤,为战役提供了有力支援和雄厚的物资。参加支前的广大民兵和民工,在作战中表现了高度的组织性和革命热情,他们的实际行动,给我军士气以很大鼓舞,为战役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了做好接管工作,组成了济南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指定了城市警备部队,进行了接管和警备城市的各项准备工作。

战前形势

济南战役打响前夕,人民解放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多,解放军与国民党军经过反复较量,敌我双方兵力对比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全国战局处在了伟大变化的前夜,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到来。

从全国战场态势看,人民解放军已转入战略进攻。一九四六年六月二十六日,国民党军队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先后向共产党创建的中原、华东、晋冀鲁豫、晋绥、东北等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被迫进行自卫作战,开始了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解放战争的第一年在解放区进行。人民解放军执行了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在敌人发动进攻时,避开优势敌人的锋芒,主动放弃一些城市和地方,迫使敌人兵力分散,然后选择敌人薄弱或孤立的部分,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各个歼灭。一九四七年三月,国民党军向陕北解放区大规模进攻,妄图摧毁共产党解放军的领导中枢。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于三月十八日撤出延安,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转战陕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各个战略区的人民解放军,在统一的战略指导下,主动作战,互相配合,寻找歼敌机会,力争本战略区尽早转入进攻。自一九四六年七月至一九四七年六月,人民解放军在解放区人民全力支援下,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九十七个半旅,平均每个月歼敌八个旅,连同非正规军共歼敌112万人。

一九四七年六月,中共中央提出了“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的战略方针。六月三十日,刘邓大军渡过黄河向南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进攻的序幕,各战略区的人民解放军全面展开攻势,构成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总形势,从七月到十二月的半年内,共歼敌75万人,迫使敌人转入分区防御。

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村召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对全国解放战争形势作了明确判断,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美国走狗蒋介石的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了进攻。”“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

一九四八年五月二十七日,毛泽东到达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至此,自撤离延安后的四百三十六天里,行程一千多公里,居住过十二个县境内的三十八个村庄,指挥全国解放战争走过了最艰险的旅程,人民解放军已经迅速地由防御转入进攻。自一九四七年七月到一九四八年六月,即人民解放战争第二个年度内,人民解放军共歼敌九十四个半旅,连同非正规军共歼敌一百五十二万人,不但收复了绝大部分失地,而且把战线推进到了长江以北的国民党统治区。

一九四八年七八月间,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精心策划新的作战方略。九月八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发布了在五年左右时间内(从一九四六年七月起),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统治的战略规划。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人民解放军从一九四八年九月开始,在华东、东北、华北、中原、西北各个战场上发起规模空前的秋季攻势。

从山东战场看,已形成解放区四面包围济南的态势。

内战开始后,蒋介石把山东战场当作他的军事重点,调动数十万大军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大部县城尽失,胶东复地遭到严重威胁。胶东是我华东的总后方,是我军军事供应的主要基地之一。山东野战军坚决执行毛泽东指示的作战方针,进行了历时五个月艰苦的胶东保卫战,捍卫了胶东解放区。

华东地区包括山东和苏皖两个解放区,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主力于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举行了宿北战役,歼敌二万多人;一九四七年一月实施鲁南战役,歼敌五万多人;同年二月下旬,两军主力出敌不意的隐蔽北上,发起莱芜战役,歼敌七个师,活捉中将副司令李仙洲;又掉头向南,于五月中旬在孟良崮全歼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七十四师,击毙中将师长张灵甫。至此,敌人对山东的重点进攻被彻底粉碎。

鲁南战役之后,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下辖十一个步兵纵队,并用从国民党军手里缴获的大量火炮、坦克、汽车,组建了特种兵纵队。粉碎敌人重点进攻之后,华东野战军组成西线兵团,挺进鲁西南执行外线作战任务,同时组成东线兵团(即山东兵团)留在山东执行内线作战任务。一九四八年春,全国各野战军经过冬季整训,相继发起春季攻势。山东兵团按照中央军委提出的解放山东的预定计划,于三月至七月间,连续进行了周村、张店、潍县、兖州等几个攻坚战,肃清了济南青岛间胶济线和济南徐州间津浦线之敌。八月,西线兵团与山东兵团会师。至此,济南已处在解放区包围之中。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在蒋介石眼里是仅次于南京、天津、徐州的战略要地。国民党决策人士曾宣称:徐蚌地区是南京的门户,而济南则为卫护徐州的重要堡垒,济南万一失守,不但徐州不保,国都南京势必受到严重威胁,在国际上也将带来不良影响。

济南守敌由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统辖,共有九个正规旅和六个保安旅,连同特种部队共十一万人,其守备区东自韩仓,西抵长清,南起仲宫张夏,北至洛口齐河。以城北泺口至城南八里洼(马鞍山)一线为界,划分为两个守备区:东守备区由整编七十三师师长曹振铎指挥,西守备区由整编第九十六军军长兼八十四师师长吴化文指挥。以两个旅作预备队,又以一个旅和各县保安队分别据守外围的历城、齐河、长清等县城。其防御阵地在日伪原有工事基础上精心加固改建,以城高墙厚的内城为核心,外城商埠为基本防御地带,外围还有一百六十多个据点,设置了多道防线,修筑了密集的鹿砦、铁丝网、地雷区、交通壕、碉堡群、夹壁墙等,构成约六百平方公里的永备性防御体系,囤积了大批粮食弹药。王耀武预言:济南外围能守半个月,市区至少能守一个月。蒋介石为确保济南,制定了一个大规模“会战计划”,即以第二绥靖区固守济南,以配置在徐州的三个兵团(约十七万人)随时北援。然而敌人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其守城之敌虽有一定防御能力,却大部受到过我军严重打击,军心动摇又机动兵力不足,补给增援全靠空运。济南市内生产和物资供应已严重困难,物价飞涨,民怨沸腾,人民迫切盼望解放。

战役经过

攻城西集团9 月9 日自济宁、汶上,东集团13 日自泰安、莱芜、章邱等地。分别向济南隐蔽开进。15日,两广纵队等扫除长清西南地区敌保安部队,并包围了长清城。此时,王耀武判断我军主攻方向在西面,遂将其预备队第19旅调至飞机场以西古城方向待机,将第57旅由张夏、崮山等地撤入市区,准备转用于西郊。

16日午夜,我军发起全线猛攻,经一天激战,西集团歼灭长清齐河守敌后迅速迫近济南西郊。东集团一举攻克茂岭山、砚池山及回龙岭等制高点。王耀武又判断我主攻方向在东面,急将第19、第57旅东调,并以第15旅及刚空运抵济的整编第74师7个连,自七里河方向向我反击,另以一部增援燕翅山,妄图制止我军的攻势。随后,又将飞机场以西的整编第2师之第211旅调入市区,以增强机动兵力。17 日,蒋介石命令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指挥第2兵团准备经鲁西南北援,第7、第13兵团分由新安镇及固镇地区向徐州集结,准备沿津浦路北攻。粟裕获此情报后,当日即令攻城兵团继续猛攻,令打援、阻援兵团迅速进入阵地,做好歼击援敌的准备。

17 日,我攻城东集团在炮火支援下,依托有利地形,不断击退敌之反冲击,并乘胜攻克窑头、甸柳庄等地。攻城西集团也继续分路猛攻,至18日,攻克古城、玉皇山、簸箕山、党家庄等地,并以炮火封锁了济南机场,迫使敌人中止空运。接着,我军攻城兵团首长为扩大战果,以攻城预备队第13纵队加入西集团作战。19日晚,敌整编第96军军长吴化文在我争取下,率整编第84师等部3 个旅约2 厅人起义,撤离战场。我军趁势猛攻,至20 日拂晓,占领商埠以西阵地。

我军的连续猛攻和吴化文部起义,打乱了敌人的防御部署,动摇了敌人坚守济南的信心,王耀武向统帅部请求突围,但遭蒋介石严词斥责,并令其坚决固守诗援。王耀武随即调整部署,除留1 个营守千佛山,1 个团守马鞍山,以3 个旅又1 个团守商埠外,将主力撤入城内。南线之敌3 个兵团,在蒋介石督令下,正分别向商丘、徐州集结中。

20 日,中央军委指示:王耀武部可能突围,应从各方面布置,不使漏网。同时指出:刘峙已令邱清泉兵团集结临城待命援济,应迅速集结打援兵团全力于邹、膝地区,准备歼击北援之敌。华东野战军首长随即令攻城兵团迅速向商埠以东和城垣攻击,并部署兵力防敌突围逃跑。同时又详细研究了徐州之敌北援情况,进一步修订了作战方案,以便随时迎击援敌。

攻城兵团首长依据军委和粟裕的指示,决定以两集团立即向商埠实施突击,以东集团继续肃清城外残敌,积极进行攻城准备。20 日黄昏,西集团经40 分钟的炮火准备和连续爆破,即多路突入敌阵地,至22 日午,完全占领商埠,汗敌两万余人。东集团也肃清了城东残敌,直逼城下。

我攻占商埠后,敌认为我需经三五天的准备才能攻城,因此,将3 个旅集中内城,以4 个旅图置外城,积极加修工事,准备顽抗。

为了不给敌以喘息的机会,攻城兵团首长决定立即对外城发起攻击,并作了如下部署:东集团第9纵队配属坦克4辆于城东永固门正面及东南角突击;渤海纵队一部向城东北角佯攻,另一部位于城东北地区准备堵击可能突围逃窜之敌。西集团第13纵队由城西南永绥门及其以北实施突击;第10纵队由城西普利门及永镇门、小北门实施突击。第3纵队集结商埠为预备队。22 日晚,攻城兵团各突击部队在强大炮火掩护下,进行连续爆破,勇猛突击,经1 小时左右激战,分别突入外城,与敌展开激烈巷战。至23 日,除个别据点外,攻占外城。

退守内城之敌第15、第19、第57旅等部,妄图依托高厚城墙和坚固工事,作垂死抵抗。蒋介石也下令空军对我所占市区施行区域轰炸,投掷大量炸弹和燃烧弹,使得商埠和外城大片民房被炸起火。居民死伤和财产损失甚重。

南内城高8至12米,底宽10至11米,顶宽8至9米,并有上中下三层火力点。我军为迅速彻底歼灭济南守军,决定即刻对内城发起总攻。以第9纵队、渤海纵队由东南方向,第3、第13纵队。由西、西南方向实行突击。23 日18 时,我攻城兵团的全部火炮均参加了火力准备。1小时后,各突击分队发起攻击。王耀武率其残部拼死抵抗。19时53分,第9纵队第79团由东门南侧突破,一个多连登上城头,但因桥被守军打断,后续不继,血战1小时后,全部壮烈牺牲。第13纵队第109团突上城头两个营,遭守军连续反击,经两小时激战,除有两个连突入城内,据守少数房屋坚持战斗外,大部伤亡,突破口为守军重占,其余部队的攻击亦未成功。

在此紧急情况下,各攻城部队重新调整部署,开展火线军事民主,严密组织炮火、爆破、突击三者的协同和后续部队的跟进。经过紧张、周密的准备后,于24 日2时25分,第9纵队第73团经过反复攻击,终于攻占城东南角,拂晓时,纵队主力与渤纵一部,源源入城与守军展开巷战。第13纵队第109团在已入城的两个连接应下,亦于拂晓攻上城头,主力及第3纵队亦跟随入城,向纵深发展攻击。战至21时,全歼守敌,济南宣告解放。马鞍山、千佛山守军分别于25日、26日缴械投降。王耀武化装逃至寿光县境,为我地方武装俘获。

此次战役,敌共出动战斗机375 架次,轰炸机71 架次,战斗轰炸两用机50 架次,实行狂轰烂炸,另以运输机27 架次空运部队及物资,但终未能挽救济南守军的覆殁命运。

各接管机构和卫戌部队,紧随作战部队之后进入济南市区,进行接管和担任警备,作战部队也一面作战,一面协助接管和警备,在战火弥漫中,积极地抢救人民的生命财产,博得了各界人士的同声赞誉。

华东野战军攻城兵团经过8昼夜连续作战,以伤亡2.6万人为代价,共歼国民党军104290人(其中俘敌61870人,起义2万余人,毙伤23420人),俘国民党军第2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等高级将领23名,缴获各种炮800余门,坦克、装甲车20辆,汽车238辆,开创了我军夺取敌坚固设防和10 万重兵据守的大城市的先例,进一步削弱了敌军士气,从根本上动摇了敌人据守大城市进行顽抗的信心;振奋了广大人民的情绪,增强了我军攻克敌坚固设防的大城市的信心。山于济南的攻克,使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津浦路徐州以北至天津以南段及胶济路青岛以西段全部为我所控制,从而大大地改善了支援前线的条件。同时,华东野战军也能全部南下,协同中原野战军在陇海路以南进行更大规模的歼灭战,逐次歼灭徐州地区的敌人。

中共中央在9 月29 日致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首长的贺电中指出:济南战役“是两年多革命战争发展中给予敌人的最严重的打击之一。”第9纵队第25师第73团、第13纵109战后,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分别授予“济南第一团”和“济南第二团”的称号。

指挥人员

粟裕(一九0七~一九八四),济南战役时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委。湖南省会同县人。一九二六年入团,次年由团转党。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连、营、支队长,军参谋长,军团参谋长,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参与领导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江南、苏北指挥部副指挥,第一师师长、苏中军区、苏浙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代政委,三野副司令员。新中国建立后,任南京市市长,华东军政委委员会副主席,副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委,中央军委常委,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的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谭震林(一九0二~一九八三),济南战役时任华东野战军副政委兼山东兵团政委。湖南攸县人。一九二六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七年后历任湘赣边特委书记,红四军第二、第四纵队政委,红一军团第十二军政委等职。一九三四年长征期间,他留在闽西任军政委员会军事部长、副主席。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政委,第六师师长兼政委,第二师政委兼淮南区党委书记。解放战争中,历任华中野战军政委,华东野战军副政委兼山东兵团政委,第三野战军第一副政委,是淮海战役总前委领导成员之一。新中国建立后,历任浙江省委书记、华东局第三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顾委副主任等职。?

陈士榘(一九0九~一九九五),济南战役时任华野参谋长。湖北省荆门县人。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并转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工程兵司令员,中央军委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唐亮(一九一0~一九八六),济南战役时任华野政治部主任。原名唐昌贤,别名唐昌明,湖南省浏阳县人。一九二七年参加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赤卫队。一九三O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政治委员,政治学院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许世友(一九0五~一九八五),济南战役时任山东兵团司令员。河南省新县人。一九二六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师任连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七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黄麻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广州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委。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王建安(一九0七~一九八0),济南战役时任山东兵团副司令员。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黄麻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顾问。一九五六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孙继先(一九一一~一九九0),济南战役时任三纵司令员。山东省曹县人。一九三一年参加宁都起义。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丁秋生(一九一三~一九九五),济南战役时任三纵政委。湖南省湘乡县人。一九三O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南京高级步兵学校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聂风智(一九一四~一九九二),济南战役时任九纵司令员。湖北省礼山(今大悟)县人。一九二八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三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刘浩天(一九一二~一九八四),济南战役时任九纵政委。江西省宁都县人。一九二八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一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海军司令员、政委。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宋时轮(一九0七~一九九一),济南战役时任十纵司令员。湖南省醴陵县人。一九二五年入黄埔军校学习。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七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军事科学院院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刘培善(一九一二~一九六八),济南战役时任十纵政委。湖南省茶陵县人。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福州军区副政委。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周志坚(一九一六~二00五),济南战役时任十三纵司令员。湖北省礼山(今大悟)县人。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成立后,曾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军区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廖海光(一九一五~一九九三),济南战役时任十三纵队政委。湖南省酃县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长期从事部队政治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福州军区副政委。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袁也烈(一八九九~一九七六)济南战役时任渤海纵队司令员。湖南省洞口县人。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周贯五(一九0二~一九八七),济南战役时任渤海纵队政委。江西省吉安县人。一九二七年任本村农民协会副主席。一九三O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南京军区副政委。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傅秋涛(一九0七~一九八一),济南战役时任鲁中南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湖南省平江县人。一九二五参加工人纠察队。一九二七年参加平江农民暴动。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央军委人民武装委员会副主任,总参谋部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战事分析

、从应付最困难的情况出发,作好战役的各项准备。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根据济南守敌兵力较多,工事坚固,援敌较多的情况,预先估计了三种情况和三种结果,多次指示华东野战军必须从最困难处着眼,精心进行战役部署和准备,争取最好的结局。遵照这些指示,华东野战军在攻城和打援、阻援两方面都留置了强大的预备队,预筹了各种情况下转用兵力的措施,认真地选择了打援、阻援战场。同时,战前详细地侦察了敌情、地形,加强了对吴化文部的策反工作;充分作好了粮弹供应、伤员治疗转运等后勤保障工作,从而使我军始终处于主动地位,比预定计划提前攻克了济南。

、针对敌军行动的新特点,制订了正确的战役方针。我不真攻城,敌即不真增援;只有在我真攻城,而且在敌坚城之下受到相当损失之后,敌才会组织重兵增援,迫我在不利情况下进行决战,这是1948年上半年华东、中原战场上出现的敌人的新的行动特点。针对这一新特点,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正确地规定了以夺取济南为主的战役目的,并制定了攻城打援分工协作的战役方针,以及以一半以上的兵力用于打援和阻援方向的兵力部署原则。华东野战军坚决贯彻了上述指示,在以足够的兵力用于攻城的同时,集中更大的兵力于打援、阻援方向,从而保障了战役的胜利。这种作战目的与手段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辩证关系,是在新的情况下,对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敌原则的灵活运用和发展,对我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充分发挥炮火和炸药的威力,实行有重点的多面攻击和连续突击。根据济南城高墙厚、工事坚固、多道阵地、防御纵深较大等特点,我军在战役部署上,组织了东、西两个突击集团紧密协同配合,实行有重点的多路攻击与连续突击,使敌人无法判明我之主攻方向而适时调整防御部署,陷入极度混乱。在战术手段上,主要采取火力、爆彼、突击相结合,利用强大炮火,辅之以大量炸药,在高大城墙上打开缺口,突击队适时投入战斗,迅速占领突破口,掩护二梯队向纵深和两翼发展,接应友邻突入城内,实行多路分割穿插,在巷战中逐批歼敌。攻济作战证明,这种攻城部署和攻城手段对付敌人据守的大城市是十分有效的。

重大意义

第一、解放济南的胜利,首先应当归功于毛主席和党中央的英明领导。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指导,使我们粉碎了敌人对山东的重点进攻,并使我军转入了进攻,最后造成解放济南并解放全山东的胜利形势。

第二,是由于各战略地区军民与各兄弟兵团的密切配合,牵制了大量敌人,使敌人无法迅速向济南增援,尤其是冀鲁豫及豫皖苏广大军民直接配合作战和全力支援前线,对此次战役贡献极大。

三,由于中共华东中央局和华东军区的正确领导,以及华东党政军组织和广大人民的支援。各地方兵团积极配合作战,破坏铁路交通,歼灭与牵制敌人;各地人民夜以继日为我军修路筑桥,运送粮草、弹药和伤员。这些都帮助促成了济南的胜利。

第四,是我军在新式整军(1)以后,各方面有很大的进步。指战员阶级觉悟空前提高,有旺盛的战斗意志,能团结协同,服从指挥,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特别是攻坚能力有显著的进步。我军在睢杞和兖州两大战役之后不久,就能够担负起解放济南的任务,进行大兵团的高度统一集中的攻坚战和歼灭战。

第五,是充分的战役准备工作。睢杞战役以后,我军普遍进行了评功庆功,选举人民功臣及英雄模范等,发扬革命英雄主义,开展立功运动。从上而下进行检讨和从下而上总结战役经验,学习攻坚战术,改造俘虏,教育新战士,准备后备力量。全军进行了战局学习,贯彻三查三整,建立与健全了各级党委制,普遍成立了战士委员会,进行了缴获归公、军事民主、城市政策等教育。组织了供给、卫生、兵站、运输等后勤工作。对战时政治工作,宣传鼓动、火线入党、火线整编、火线评功、火线政治攻势、战役报道及思想指导等一系列工作,都在事先进行了研究并深入传达布置,使每个指战员了解作战意图,了解如何为解放济南与歼灭敌人而战,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物质上准备大规模的连续持久的艰苦作战。这些准备工作的实际效果,在战役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而这些只能是人民解放军所独有,是蒋介石及一切反革命军队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济南解放战,集中地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无比强大,特别是攻坚能力的强大。

济南北靠黄河,南倚泰山,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在日寇占领期间,即筑有坚固的防御工事;国民党军劫收以后,又系统地进行了全面设防,昌潍解放以后,王耀武又督率所部日夜加修。在济南周围百里内,从核心到外围,遍布钢骨水泥碉堡千余个,及无数个地雷阵,无数道电网、石墙、鹿砦、壕沟,守以十多万重兵。然而在人民解放军的攻击之下,只经八昼夜激战,便遭到了粉碎性的打击。这证明蒋介石的任何防御,均挡不住人民解放军的进攻,人民解放军能够攻占任何坚固设防的大城市。人民解放军不仅能够在运动战中,于很短的时间内歼灭大量敌人,而且在攻坚战中,亦能于很短时间内歼灭大量敌人。仅就此次济南战役来说,歼灭敌人的数量就比战争初期全国各战场一个月内歼敌的总数还要多。去年八、九月间,王耀武还得意忘形地说什么“山东共军已经肃清”。

经过一年多时间,到今天在山东境内被肃清的不是“共军”,而是数十万包括王耀武本人在内的国民党军队。这些,都说明了我军愈战愈强,敌人愈战愈弱,敌我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而且将继续发生着根本的变化。国民党反动派正日益走向最后失败,我们正日益走向全国胜利。可是同时必须记着:我们此次胜利虽然很大,但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指挥下,还会最后挣扎。只有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军队,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集团的战争机构,全国人民才能得到解放。

济南战役,华东野战军经8昼夜激战,以伤亡2.6万余人的代价,共歼国民党军10.4万余人(内起义2万人),俘虏其高级将领23名,开创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国民党军重兵坚守的大城市的先例。中共中央在贺电中指出,济南的攻克,“证明人民解放军强大的攻击能力,已经是国民党军队无法抵御的了,任何一个国民党城市都无法抵御人民解放军的攻击了”。就连为蒋介石撑腰的美国人似乎也认识到这一点。他们说:“自今而后,共产党要到何处,就到何处,要攻何城,就攻何城,再没有什么阻挡了。”济南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为华东野战军会同中原野战军南下陇海铁路以南举行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创造了有利条件。周恩来后来说:“三大战役的序幕是济南战役。”

领袖评说

此次作战目的,主要是夺取济南,其次才是歼灭一部分援敌,但在手段上即在兵力部署上,却不应以多数兵力打济南。如果以多数兵力打济南,以少数兵力打援敌,则因援敌甚多,势必阻不住,不能歼其一部,因而不能取得攻济的必要时间,则攻济必不成功。

--《济南战役的目的和兵力部署》(《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五卷,第6-7页)

此役关系甚大,……我们要求你们是以一部兵力真攻济南(不是佯攻,也不是只占飞机场),而集中最大兵力于阻援与打援。济南是否攻克,决定于时间,而取得时间则决定于是否能阻援与打援。

--《集中最大兵力阻援与打援》(《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四卷,第579-580页)。

我全军九十两月的胜利,特别是东北及济南的胜利,业已根本上改变了敌我形势。七月至现在四个多月的作战,共歼敌军近百万人。国民党全军(连近月补充者在内)现已不足三百万人,我军则已增至三百余万人。九月上旬(济南战役前)中央政治局会议时所作的五年左右建军五百万,歼敌五百个正规师,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估计及任务,因为九十两月的伟大胜利,已经显得是落后了。这一任务的完成,大概只需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即可达到了。

--《再有一年左右时间即可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五卷,第20页)

纪念馆舍

济南战役拉开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在解放战争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为永久纪念这一伟大胜利,缅怀先烈,教育后人,1998年9月24日在济南解放50周年之际,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政府的动议,将济南革命烈士陵园烈士事迹陈列室扩建为济南战役纪念馆。

经过三年多的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施工,这座投资近4000万元,建筑面积近7000平方米的宏伟壮观的济南战役纪念馆落成。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国防部长迟浩田题写了馆名,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视察了工程建设,并题词勉励。

济南战役纪念馆成为大众缅怀革命先辈的重要载体,是重要的有地方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济南增添了一大人文景观;济南战役纪念馆具有历史博物馆的特征,兼具艺术欣赏的文化教育功能,此为建馆宗旨。

纪念馆建在济南革命烈士陵园纪念建筑群规划轴线的中心,以青山为依托,革命烈士纪念塔和烈士公墓分处南北,其建筑规模宏大,设计造型庄严雄伟,其馆内陈列更有其独特之处。

内容稳定

济南战役是大规模的攻坚战和歼灭战,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决战的序幕,在人民解放军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过去的战争,对于今天的人们已经变得遥远而陌生,为使人们了解那段历史,使人们知道珍惜和平安宁,从而焕发出开创未来的力量,济南战役纪念馆以其真实而丰富的陈列内容,再现了济南战役史实。纪念馆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搜集了原作战部队的军史、师史、团史,原华野首长、兵团首长、指挥员和亲历者撰写的回忆录,研究了军事科学院的有关文献资料,以文献展示的方法介绍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和中央军委对济南战役的决策过程,阐明了“攻济打援”的战役模式及其部署;对济南战役分阶段作了详细的介绍,以战役发展的时间为序,以四面包围、东西会攻的指挥方针为主线,以多件图表和三百余幅珍贵的战时照片,见证了各主力部队的作战路线和各战斗阶段的主要情景;作为战役胜利的保证条件,还展示了阻援打援部队的部署和战果、山东解放区五十万民工支援济南战役的史实、济南地下党组织为解放济南所作的大量准备工作和我党我军派出的敌工干部在敌情侦察及瓦解敌军工作中的重大贡献。这些翔实的史料,精心编配的陈列内容,不仅展示出济南战役的真实过程,而且揭示出战役计划和战役实施中的创造性,显示了人民解放军在当年缺少大城市攻坚作战的经验时,作战指挥艺术对速战速胜的重大作用,从而显示了毛泽东军事原则和战略指导的英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的胜利。定格的历史是不会改变的,济南战役纪念馆的建成开放,会让人们把那段不朽的历史永远铭记在心。

永恒纪念

在攻济作战中,解放军指战员高度发扬了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传统作风,以勇往直前、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克服重重障碍,粉碎敌人抵抗,提前完成战役任务,这是迅速致胜的更为重要的主观因素。陈列厅展示了荣获中央军委命名的对全歼守敌,尤其在强攻内城战斗中建立特殊功勋的“济南第一团”、“济南第二团”的光辉事迹,展示了华野总部及兵团、纵队授予荣誉称号的营、连、排等一批战斗集体的英雄事迹,展示了“华东一级战斗英雄”刘坤、黄相和以及登城第一名李永江等许多“济南英雄”的战斗事迹,还有“侦察英雄”“爆破英雄”“支前模范”以及战斗在隐蔽战线上的人民功臣的鲜为人知的斗争事迹。

纪念馆征集到各战斗部队当年牺牲烈士登记名册,当年印发的战役进程和战斗事迹报导,牺牲烈士留下来的立功奖状、功劳证、军功章、染有血迹的党费、决心书、战地日记、家书信件,还有当年指战员使用过的地图包、军号、望远镜、武器等300余件珍贵文物,见证着他们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他们是许许多多英雄模范和五千多名牺牲烈士的典型代表,他们有进无退、有我无敌、机智顽强、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留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它使人们意识到,革命战争改天换地,渲染了社会革故鼎新的壮美,使后来人生活在安定繁荣之中,而当年的每一步胜利要付出多么沉重的代价啊!我们生活的每一寸土地都曾浸染着烈士们的鲜血,如今,他们长眠在英雄山下,带着永恒的希望走了,但是定格的历史没有忘记他们,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在这里,人们倾听历史沉稳的足音,感受革命先烈的激励,掂量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努力去做无愧于历史的人。

艺术复原

陈列厅以文献资料与视听手段结合在一起进行布展,尤其注重观众的视觉感受,采用多种艺术创作手法,着力于形象性、可读性的塑造,满足了以假示真,真实感人的需要,增强了直观效果和审美的吸引力,造就了陈列厅无声的语言。走进序厅,一组大型雕塑屹立,指战员们奋勇攻坚的高大群体形象立即展现在观众面前。序厅内壁象征着高大城墙的花岗石装饰,令人联想到城市攻坚的艰险和无坚不摧的决心。这里的灯光配置使人物形象雄姿鲜明;这里编配的音乐,又让人们听到隆隆的炮声,唤起了观众对过去的追忆,揭示了陈列的主题,使观众怀着肃然起敬的心情和探知历史的愿望继续走进陈列厅。在人民支前展区,由初秋的树木,几间茅屋,农家院落里的石磨、石碾,还有大车、独轮车、煎饼鏊子、水瓢等实物展示,构成了一组解放区农村支援城市攻坚战的实景。在英模事迹展区,一组不灭的圣火,一组烈士碑林的组合,无论是造型构思,还是色调处理,都紧扣主题,装点在面面锦旗和件件文物之间,蕴含着丰富的激情和深刻的内涵。整个陈列厅在展陈空间的形式设计中,吸收了国际上最先进的设计理念,采取无隔断式间隔,将艺术造型与展线、灯光、音响和天花设计巧妙地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整个展区变化有致,衔接自然,浑然一体。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以简约设计风格为主,追求现代建筑与内部空间的单纯性与秩序感,版面的设计庄重大方,运用色彩变化中求统一,让观众通过参观不仅了解济南战役史实,也能充分领略到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之美。

全景画馆

是一座圆形穹顶建筑物,内径42米,安装了重达4吨的伞形吊顶,采用了当时国内生产的幅宽最大的苎麻画布,呈圆筒状精确地沿内壁悬挂,高18米,周长128米。下部与观众看台之间,有1260平方米的战地实景复原造型区,模拟制作了战车,武器等塑型作品127件。这幅全景画是在查阅了大量的济南战役史料和济南老城资料之后精心构思创作的,它以高度写实的手法,以强攻济南内城的激烈战斗为主要视点,在环绕济南老城的壮美自然景观和城区旧有建筑群的典型环境中,构画出一幅炮火连天,群英会战,气势磅礴的大规模攻坚战和歼灭战的战场实景。其画面与地面塑型的连接天衣无缝,多视点构图的效果逼真自然,经过精确合成的多种模拟音响和录音解说,与观众在旋转看台上的动态视觉感受紧密契和。济南战役纪念馆力主制作济南战役全景画,实现了陈列表现形式的重大突破。观众进入全景画馆,就走进了血与火的战场,其真实形象如临其境的视听感受,强烈地为历史上发生在济南这座古老城市的悲壮战斗所震撼。

2 郑方南执导电视剧

片名:济南战役

语言:国语

字幕:中文

时间:1998年

产地:中国大陆

导演: 郑方南

演员名单

谢伟才 侯勇 王长林 赵刚 王延水 张小波 白志迪

电视简介

再现了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指挥下,华东野战军在齐鲁大地上进行的一场中国革命史上前所未有的城市攻坚战,夺取了济南,从而拉开了“三大战役”的决战序幕.....

该剧获第十一届全军电视剧“金星奖”一等奖,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二等奖,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最佳编剧

3 朱文顺执导电影

基本资料

名称:济南战役

外文名称:The Battle of JiNan City

时间:1979年

片长:100分钟

国家/地区:中国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

色彩:彩色

胶片长度:10本

制作公司:长春电影制片厂 [中国]

导演:朱文顺

主演:

陈默....王耀武

郭振清....丁耀东

史可夫....He Bing

影片类型: 战争

剧情介绍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第二年,我军已转入战略进攻。

1948年,我华东野战军决心攻克蒋介石重点设防的大城市——济南。敌济南司令王耀武企图凭借黄河天险和高山屏障,把我军拖住,然后与徐州援军内外夹击,将我军摧毁。丁耀东利用王耀武的错误判断,巧妙地把敌王牌十九军调来调去,然后趁虚攻占了东崮山。在中秋节晚上的我军总攻中,我军猛烈的炮火把城墙炸开了一个突破口,他的王牌军被我攻城突击队阻击瓦解。终于,我军攻占了敌军司令部,活捉了王耀武,结束了济南战役。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0:4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