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集中村 |
释义 | 该行政村隶属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西邑乡,地处西邑乡南边,截止2006年底,该村距乡政府所在地10.5公里,到乡政府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隆阳区公里。东邻昌宁县柯街镇,南邻昌宁县卡斯镇,西邻鲁图村,北邻吴山村。辖集中等4个村民小组。全村国土面积5.64平方公里,海拔1795 米,年平均气温18.4 ℃,年降水量1220 毫米,适合种植粮食、烤烟、蚕桑等农作物。 自然资源截止2006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405亩(其中:地1405亩),人均耕地1.38亩,主要种植粮食、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3220.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071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06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8亩;荒山荒地 2121.5亩,其他面积1695亩。 基础设施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话,无路灯。有262户饮用井水,有262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262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17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00%、82.82%);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2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14户(分别占总数的45.80%和43.51%)。 该村到乡政府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截止2006年底,该村距离最近的车站8.5 公里,距离集贸市场8.5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6辆,摩托车37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14亩,有效灌溉率为15.23%,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14 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1亩。 到2006年底,全村装有太阳能农户4户;建有小水窖398口;有2个自然村已通电;有2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2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7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3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3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43万元,占总收入的58.61%;畜牧业收入66万元,占总收入的27.0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906 头,肉羊10 头);林业收入2万元,占总收入的0.82%;第二、三产业收入25 万元,占总收入的10.25%;工资性收入8万元,占总收入的3.28%。农民人均纯收入1131元,农民收入以种植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8万元。 人口卫生截止2006年底,该村有农户262户,共有乡村人口1013人,其中男性541 人,女性472 人。其中农业人口1008人,劳动力460人。该村以汉族为主,为1003人,其中拉祜族3人,布朗族7人。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0人,占人口总数的0.99%;参加农村合作医疗964人,参合率95.63%;享受低保40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院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90平方米,该村距离乡卫生院8.5公里。 文化教育截止2006年底,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1567平方米,拥有教师4人,在校学生121人,距离西邑乡中学10.5公里。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01人,其中小学生150人,中学生51人。 基层组织截止2006年底,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下设4个党小组,共有党员28人,其中男党员27人、女党员1人。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等组成。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262 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014.88 亩。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方式公开。 人文地理集中村原名撵散。相传,清朝辛酉年间,回汉之争时,追至此地就被驱散,故名撵散。辖区内土质较差,多为黄胶泥土、红粘土、黑酸土。居民生活困难。 新农村建设2006年后,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规划,内容包括生产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农民增收、乡风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发展重点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1、农田水利教育基础设施薄弱; 2、交通发展滞后; 3、产业结构单一; 4、医疗设备有限,技术水平底。 该村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村级经济和社会发展; 2、以市场为导向,壮大泡核桃产业; 3、作好烤烟长远规划; 4、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