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获麟
释义
1 汉语词语

获麟中的“麟”

指的是麒麟

麒麟的首似龙,形如马,状比鹿,尾若牛尾,背上有五彩毛纹,腹部有黄色毛。麒有独角,麟无角,口能吐火,声音如雷。中国古代用麒麟象征祥瑞。相传只在太平盛世,或世有圣人时此兽才会出现,。孔子与麒麟密切相关,相传孔子出生之前和去世之前都出现了麒麟,据传孔子出生前,有麒麟在他家的院子里“口吐玉书”,书上写道“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孔子在《春秋》哀公十四年春天,提到“西狩获麟”,对此孔子为此落泪,并表示“吾道穷矣”。孔子曾写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不久孔子去世,所以亦被视为儒家的象征。参见《春秋》

1.指春秋鲁哀公十四年猎获麒麟事。相传孔子作《春秋》至此而辍笔。

2.指春秋末期。

3.指汉武帝太始二年捕获白麟事。

4.喻指著作的绝笔。

此处“获麟”,应指鲁哀公十四年猎获麒麟事那个时间。“获麟”到司马迁作史记已有四百多年了,所以司马迁说“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

西狩获麟”巨野

元、明、清《曹州府志》、《曹南文献录》、《巨野县志》(明清版本),以及相关古碑刻,皆有“西狩获麟”之记载,其内容与诸古籍相同。且在巨野县行政区划、建置中,于获麟之处,先后设有“获麟乡”、“获麟堡”、“获麟集”,并建有“麒麟寺” ,“麟游桥”。“麟渡古流” 为巨野“八景”之一。

2 泛音与散音交织的古琴乐曲

《神奇秘谱》

《获麟》原谱出现于《神奇秘谱》。根据记谱法和乐曲结构,可以看出与后期琴曲有显著的差别,可能是较古老的作品。鲁哀公时,有人捕获了一只麟,但是使它受了伤。孔子去看了以后,感到很悲伤,认为这种祥瑞的动物是出其非时而见害。

乐曲以羽调式为基础,交替出现徵调式和宫调式。运用泛音与散音交织成曲调,在很多地方使用了双音,包括:八度、五度、三度、二度、同度等。在形式上很有特点。

《神奇秘谱》将此曲分为六段:1.伤时 2.西狩 3.获麟 4.长叹 5.幽愤 6.绝笔。在《西麓堂琴统》中,乐曲被分为十段:1.西狩讲武 2.获麟而归 3.世殊遇害 4.艴然兴嗟 5.不胜鸣咽 6.反袂拭面 7.长叹伤时 8.幽愤 衷 9.笔削春秋 10.法明义正。

其他

《西峰重修真传》中刊载有《获麟》的歌词,共六段:

第一段 伤时麟兮

麟兮麟兮,合仁抱义,出有其时。行步而中规,折旋而中矩,其声也音中钟吕。所游那而必择详而后处处,仁趾兮生草不践,那生虫也而不履。居不群,行不侣。不陷於阱,恢恢网罟而无所罗。麟兮一角五蹄,时其希,气钟两仪。今出无期,食铁产金空其奇。

第二段 西狩大野

西狩大野,邹鲁观风化。大婚大礼,好生恶杀。贤君,辨政耶,齐鲁兮,裔不谋夏,夷不那乱华,君对而无暇。

第三段 获麟折足

世事无常,子钮商薪,於野获麟兮以为不祥。折其足而堪伤。夫我其将辨物而推其详,推其详。那齐鲁而何其昌,胡为而来遭此不良。刚其肠拭而也而汪洋,反袂沾裳。麟之至时当其当,斯出也知为明王。

第四段 长叹瑞麟

心戚戚,礼乐废坠,网当也坏极。值雍彻歌咏於三家,有君夷狄。瑞麟兮谁期遭不测。仁而有德,不为明王获。麟之不荣,苍苍减色。那时无明王,叔孙心何感,为虞人所得。空自那呈文邹邦鲁国,邹邦鲁国。四兽之灵依谁识,依谁为识。

第五段 幽愤慨叹

慨叹成幽愤,成幽愤。吁嗟乎麒麟兽之尊,马蹄牛尾而那麇身。怀治化仁,玉趾而振振。行不侣,止不群。今遭丧於叔孙,遭丧於叔孙。木精也,依谁论,依谁论,嗟呼不仁之人。

第六段 绝笔春秋

周道不兴,感嘉祯之无应。麟瑞兮郊薮而空呈,笔绝兮归欤,雅乐将焉正。吾道天丧盛贤鲁卫之聘。知我罪我,笔绝那春秋之秉。道之好将行,道之将丧从天命,道之将丧从天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7: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