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湖南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释义 | 简介鹰嘴界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会同县东南部,湘西南边陲,怀化市南端,沅水上游,地处雪峰山脉西支南段,距会同县城约35公里。是一个低海拔集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于一体的自然保护区。主峰鹰嘴岩海拔856米,区内有结构和功能保存完好的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繁茂,古树参天,群山起伏,有点将台、鹰嘴岩、骆驼峰、子母岩和九洞、鲁冲、庐冲瀑布群等多处景点,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素有“中国南方生物基因库”的美誉。 自然环境鹰嘴界自然保护区位于云贵高原向雪峰山倾斜交汇处,东抵牛角界,南至癞子界,西临美人界,北达山总界,东西长20.4km,南北宽10.6km,总面积15900hm2,始建于1998年,200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老而悠远,良好的生态环境,保存了结构完整的中亚热带中部地带的典型常绿阔叶林,孕育了众多古老而又珍稀的动植物资源,是中国中亚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动植物王国之一。 鹰嘴界自然保护区内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优越,属回春性侵蚀—构造中低山地貌,山峦叠翠,连绵起伏,奇峰高耸,溪河纵横,沟谷深邃,形成了千峰万壑的复杂地形,多见45°以上陡坡和悬崖峭壁。保护区最高海拔938m,最低海拔270m。地层为前寒武纪古老地层,出露岩石以硅质岩和板页岩为主。区内土壤以红壤和黄壤为主,土壤土层不厚,但养分含量较高,物理通透性能好,蓄水保肥保土功能强。 鹰嘴界自然保护区气候为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内年平均气温13.4~16.6℃,年降雨量1304~1603mm,空气相对湿度83%,无霜期303d。保护区内水系发达,主要有鲁冲溪、九洞溪、燕冲溪等,溪流沟谷狭窄,跌水落差大,水流湍急,各溪流分东西两侧分别注入洞庭湖、长江水系沅江一级支流渠水和巫水。自然保护区气候四季分明,降雨适中,夏无酷热,冬少严寒,充足的水热条件和肥沃的土壤,为林木生长发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管理状况鹰嘴界自然保护区包括团河、若水、洒溪、沙溪、岩头5乡镇的18个行政村。按功能分区,划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区域,其中核心区面积6310hm2,占总面积的39.7%,核心区为保护区的精华,包含了主要的森林群落类型和珍稀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等保护对象。核心区禁止人为活动,以使受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有一个不受人为干扰的自然生活环境,保护和保存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缓冲区2830hm2,占17.8%。缓冲区位于核心区四周,是核心区和实验区这之间的缓冲地带,对核心区起保护和缓冲作用,以扩大和延伸被保护物种的生长和活动区域;实验区6760hm2,占42.5%,实验区处于核心区、缓冲区外围,为保护区的经营区,是提供科研教学,生态旅游、经营管理的地方。 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新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历界县委、县政府对保护区的建设高度重视,自1998年建立保护区以来,投入建设经费300多万元,改造修建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分站5个,在临近村庄和交通要道共设立固定宣传牌、指示牌36座,在核心区界线上埋设界桩近500个,维修坳脚、硅溪、小江、吊塘、鲁冲溪等公路35km;投入补偿偿资金100多万元,对核心区进行了补偿,使保护区的道路等基础建设得到有效改善,林农利益得到基本保障,有力地促进了保护区的健康发展。 生物资源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资源;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珍稀野生动物资源及其栖息地,以及银杏、南方红豆杉、钟萼木、白颈长尾雉、白鹤等国家一级保护物种的生存场所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地貌影响着天然林的起源、生长和发育,形成了过渡交汇的植物区系。鹰嘴界自然保护区地处雪峰山脉的余脉向西绵延,与云贵高原向东侧倾斜面连接处,北连雪峰山,南经湘西南山地与南岭山地相通,东接江南丘陵。位于中国-日本亚区到喜玛拉雅植被区东西过渡和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热带南北过渡的交汇处,其植物区系过渡交汇特点十分明显,且地理成分复杂,起源古老。据考察,保护区区植物区系共有15个分布区类型,其中热带分布占20.78%,北温带分布占16.71%,东亚分布占12.97%,热带亚洲分布占11.4%,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占7.97%,旧世界温带分布占7.18%,中国特有分布占3.75%,其他类型分布占26.24%。对研究各大植物区系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和低海拔森林生态系统演替具有重大意义。 鹰嘴界自然保护区保存了许多国家珍稀保护物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植物有红豆杉、银杏、纯菜、钟萼木、南方红豆杉5种,国家二级保护的有蓖子三尖杉、鹅掌楸等18种。有国家重点保护属黄莲属(含1种)和重点保护科兰科(21种)。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不仅材质优良,其提出物紫杉醇更是具有独特的抗癌作用,是世界公认的最具开发前景的抗癌药物,每公斤价值是黄金的上千倍;莼菜是中国著名的水生蔬菜,富含蛋白质、糖、铁、维生素B12以及18种氨基酸和多种矿物质,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是治疮毒、抑制肿瘤的良药,极具市场开发价值。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脊椎动物的有云豹、白颈长尾雉、白鹤、白鹳4种,二级保护的有大鲵、虎纹蛙等21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昆虫有彩臂金龟、宽尾凤蝶等9种。云豹又名乌云豹、鱼纹豹和荷叶豹,由于人为滥捕滥猎,其种群数量越来越少,它栖息于常绿林中,善攀爬,白天在树上睡眠或守候猎物,发现小型动物靠近,即从树上跃下捕食,身姿十分矫健。白颈长尾雉,又名山花鸡,其羽毛艳丽,肉味鲜美,是极具观赏价值的大型雉类鸟。众多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无论在科研价值上,还是在濒危稀有度上,都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 鹰嘴界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群落和生物多样性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典型性。鹰嘴界自然保护区植被组成具有突出的典型性和丰富的多样性。保存了由山地系统、沟涧系统和森林群落组成的典型的常绿阔叶林群落和结构完整的天然森林生态系统,以及原始古老中亚热带中部常绿阔叶林的残遗斑块。据科学考察,区内森林群落类型多样,共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山顶矮林、竹林、针叶林、沼泽、水生植被8个植被型的33个植物群系,其中常绿阔叶林有甜槠林、桢楠林、黔桂润楠林、钩栗林、薯豆林、青冈栎林等16个群系,占绝对优势,为地带性顶极群落。这种类型结构的组成,具有很强代表性和典型性,以及重要的保护和科研价值。在排子口还保存了面积1hm2南方红豆杉野生群落,更新状况良好,其中最老的一株,树龄近1000年,树高达25m,胸径达123cm。区内有维管束植物1798种,隶属216科,860属;有野生脊椎动物226种,隶属5纲30目75科;有野生昆虫730种,大型真菌186种。同时在区内还保存有中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杉木、马尾松等的野生种质资源,这对于中国南方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及人工用材林可持续经营是一个重要的种质基因库。对有效地保护区域范围内独具特色的生物资源、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建立中国乃至全球同纬度地区最为完整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常绿阔叶林生物种群基因库具有重要意义,对研究和恢复地带性森林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旅游资源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生物多样性丰富,而且具有森林景观和地貌景观相互交融的独特风景。区内森林景观千姿百态,有常年翠绿的常绿阔叶林景观和景色四季不同的常绿落叶阔叶林景观,林内绿树成荫,古树参天,四时有山花红叶点缀,色彩斑斓,景色迷人;地貌景观更是雄伟壮观,变化多端,癞子岩有栩栩如生的骆驼峰等奇峰怪石,有气势磅礴的点将台石柱和幽深的洞穴,九洞溪有气势恢弘的绝壁深潭和飞瀑跌水等独特景观。林海碧涛,奇山秀水绘就的一幅幅美丽、迷人的自然画卷,让人流连忘返,加上当地丰富的侗、苗族文化及风土人情,保护区已成为人们森林旅游和休憩的理想场所。 生态地位鹰嘴界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在地球的同纬度地区,大多为沙漠所覆盖,唯亚洲东部保存着绿色,鹰嘴界自然保护区就是其中的精华。但鹰嘴界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也是在特殊的硅质岩干旱、瘠薄环境下形成和保存下来的,自我调节恢复的功能较为脆弱,生态环境和资源一旦破坏,即难以恢复。鹰嘴界自然保护区位于沅江上游,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林,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是洞庭湖流域沅江水系生态平衡的支柱,对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 鹰嘴界自然保护区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保护区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类型丰富,是重要的物种基因库。为研究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森林生态系统发生、发展及演替规律,及研究中亚热带中部地带种群消长、群落的演替,特别是珍稀、濒危保护物种的生物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及其消长变化提供了极好的现场。保护区内硅质岩中发育着许多的洞穴,这些洞穴在科技文献中还未有记录,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