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喉褶蜥 |
释义 | 喉褶蜥(学名:Ptyctolaemus gularis)为鬣蜥科喉褶蜥属的爬行动物。分布于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等地,其标本采集自山林中。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1200至1360米。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爬行纲 Reptilia 目: 有鳞目 Squamata 亚目: 蜥蜴亚目 Lacertilia 科: 鬣蜥科 Agamidae 属: 喉褶蜥属 Ptyctolaemus 种: 喉褶蜥 P. gularis 基本资料中文学名:喉褶蜥中文目名:蜥蜴目 中文科名:鬣蜥科 中文属名:喉褶蜥属中文俗名:无中文俗名 拉丁文名:Ptyctolaemus gularis 英文名:Blue-throated lizard(Daniel)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Peters,1864 体貌特征头体长73.5毫米,尾长182毫米;前肢长30毫米,后肢长57毫米。头较窄长,长约为宽的2倍。吻长大于眼径。眼间有1对深棕色弯曲横斑;眼下至口角有1条深色斜纹;喉部淡蓝色,喉褶处有3对深蓝色短纵纹;四肢及尾背均有深色横斑。腹面黄白色。头背鳞大小不等,起强棱;吻棱与上睫脊锐利;鼓膜被小鳞:喉部有3对平行纵褶,后端略弯向中线,呈“U”形。背面橄榄棕色,有深色横斑或点斑。背鳞大小不~,较大鳞具强棱,中央几行棱末端向后上方或正后方尖出,其下几行棱末端向后下方尖出;腹鳞与背鳞之大者相等,强棱且尖出;尾细长,圆柱形,被大小不一的棱鳞。无背鬣。四肢中等,第三、四指等长,第四趾远较第三趾长,后肢贴体前伸达鼓膜。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等地,其标本采集自山林中。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1200至1360米。 主要分布省份:西藏的墨脱。 保护措施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