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州古塔 |
释义 | 高州三塔均位于高梁古郡高州市市区内,据《高州史》记载:"环城有三塔,北曰艮塔,东曰文光,西南曰宝光"。艮塔、文光乃清时建造,文光塔又称文笔塔,相传高州读书人多出秀才是因为有文光塔(笔)、学砚塘(砚、墨)以及笔架山(笔架)这“文房三宝”。宝光塔建于明朝万历。塔高65.805米, 为全国第二高塔。塔身双层,浮图九级。熠熠闪光,别具特色。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公元1993年由高州政府再次重修,塔貌焕然一新。 文化内涵塔,是我国特有的高层建筑 ,在平面延展的建筑群中,犹如奇峰突起,戟指蓝天;它的种类有空心、实心两种;建筑材料有砖、木、石、铁、铜、瓷、银甚至是金的;还有,它造型有方形、六边形、八边形、十二边形和圆形等;层级一般为三、五、七、九、十一、十三等单层数。高州古塔历史悠久,不但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建造上的很多奇妙之处更是引人入胜。 作为县城同时拥有三座颇具历史、科研、艺术价值的古塔,这在全国来说都是很少有的。更奇妙的是,这三座塔的顶端都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建筑特点距今已有四百二十多年历史的宝光塔,为八角九层楼阁式砖塔,高 65.8 米,这高度为广东明塔之冠,亦为省内最高楼阁式塔。 宝光塔座北向南而建,塔身两侧有两座“赑屃(bì xì读音为毙戏)负碑”建筑,“赑屃”究竟是什么呢?“赑屃”据说是龙王的第六龙子,它擅长负重,所以用来驮碑。 由于塔建在鉴江边沿,塔基为浮沙所堆,每年都要经受数次洪水的侵蚀,还要遭受无数次的雷电袭击,严重威胁塔身安全。所以塔身两旁的“赑屃负碑”,在古代其寓意为镇塔辟邪。 当然,历经数百年风雨的宝光塔能以庄重雄伟的风姿矗立至今,是由于执政当局重视保养维修加固所致。从清代咸丰年的当地官府至现在高州市政府都曾多次对宝光塔进行了全面维修,譬如:修筑防洪堤,加固塔基,培植护堤水草,减缓水力冲击,修补塔身,重铸塔刹,安装避雷针等,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消除自然破坏隐患,保护塔身及游人安全。 塔身全部用青砖砌筑。每层均以菱角牙砖和线砖相间叠涩砌出腰檐和平座。底层每边宽 5.72 米(图标显示长度),塔基为须弥座,底座周围嵌有“双凤朝阳”、“鲤跃龙门”、“云鹤翱翔”、“梅花奔鹿”等构图新颖、造型朴素美观、富有民间艺术特色的石浮雕图案24幅。其中嵌有独具地方特色的高州香蕉图等。两幅浮雕之间,镶嵌一块竹节形石浮雕相隔。基座每角镶嵌一尊托塔力士浮雕,托塔力士用肩膀高擎塔身,给人以安全稳重之感。全部浮雕都是高 0.55 米。 往上看,宝光塔每层塔腔为层层叠涩结构,起到拱顶作用,使塔身建筑更加牢固,符合现代力学原理,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高超技巧! 塔内建有螺旋形砖级,为壁内折上式,沿着阶梯,可以逐层攀登,直到塔顶。每层设四面真门四面假门,两两相对。 站在宝光塔顶,真有种“一揽众山小”的感觉,可以将高州城区的美丽风景一一尽收眼底。还可以遥望到我们谜底的另外两个主角——文光塔和艮塔。 文光塔和艮塔分别建于清嘉庆和道光年代。文光塔是为了振兴当时高州郡城文风而建的。文光塔塔身形如笔杆,塔尖似笔锋,所以文光塔又俗称文笔塔。 高州历代都重视教育,一直以来的学风甚笃,教育成绩斐然,名人才子层出不穷,是不是该塔在起作用就不得而知了。 艮塔在种类、造型和层数来说好特别,它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一、它是实心的;二、它不是惯有的单层数,而是双数六层;三、塔顶造形是圆椎形。四、塔身刻有少见的“龙腾天市”碑文。至于为什么会如此独特,现在还是个不解之谜。 留意看看,艮塔塔身每层腰檐略下部位几乎每面都有两个小洞,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由于艮塔是实心的,所以当时的民工在建塔时利用塔外墙搭架,方便上落而留下的痕迹。 文人赞颂古往今来,众多文人骚客,在攀登此三塔时都诗兴大发,留下了大量赞美的诗篇。如明代知县张晓登宝光塔时所作的《秋日登宝光塔诗》,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首。诗曰: “浮图九级俯江流,乘兴抠衣豁倦眸。 万里雄风吹短袖,四山疏雨澹高秋。 星辰半自睛空落,云气低联远岫浮。 回首尘寰烟树隔,犹疑飞鸟傍云游。” 高州诗人钟应球游文笔塔时感慨万千,亦题七律诗《高城文笔颂》: “管城七级耸朝霞,倒写天文颂物华。 但效孙康书映雪,方能李白笔生花。 惜阴莫教东隅逝,达道何妨北海赊。 三绝韦编传圣范,高山仰止学无涯。 历史意义高州古塔见证了高州城数百年来的历史变迁,给高州古城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成为后人不断探究的建筑奥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