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烽火报 |
释义 | 《烽火报》是最早有电台的沧州地方报纸。《烽火新闻》即是该报收录的延安新华社电讯稿。连同《冀鲁日报》原件各一张,藏于乐陵民间夹墙内,1984年县有关部门展览遗失,幸有庆云宣传部张连生事先拍下两张图片,成为传世珍品。这张《烽火新闻》,1942年3月13日出版,第118期。上有《中共中央关于执行土地政策的具体办法》,下有“美扩大军需生产”和“太平洋上一般战况”两条消息。1940年是《烽火报》的全盛时期,1942年夏季日伪军大扫荡,报社被冲垮,报纸一度停办后来,社长兼总编辑傅国光,编辑李亚民,惨遭日军杀害。 是中共冀鲁边区委员会机关报,1938年秋在宁津创刊,3日刊(后改为双日刊),4开4版,石印,发行四五千份。社长兼总编辑傅国光。 该报的消息来源主要是接收延安新华通讯社的消息,摘登《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延安)的重要文章。许多冀鲁边区的党政领导人,如冀南行署主任宋任穷,八路军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肖华,都曾为该报撰写过文章;边区文救总会主任吕器是该报的主要撰稿人,他写的通俗文艺作品很受群众欢迎。各地、县、部队也都设有通讯员,为该报撰稿。 1942年12月16日,《烽火报》改名为《冀鲁日报》,对开4版,周2刊,铅印。1944年2月,《冀鲁日报》与《群众报》合并,成立渤海日报社,并于7月1日正式出版《渤海日报》,成为新建立的渤海区党委机关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