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董棕
释义

董棕(CaryotaurensLinn),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董棕树的嫩茎也可食用,比茭白的味道还更好,可谓野菜中的美味山珍,因此,在森林中常遭到大象的破坏,现已渐危,被国家定为二级保护植物。董棕也是一次花果植物,但它的寿命比象鼻棕更长,约为40至60年。

基本概况

很早以前,泰国就以出产西米而著称,西米露清凉甘甜,十分爽口,是人们热天最理想的消暑食品。可是有谁知道,西米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米,更不是在田里种出来的,而是由西谷椰子树、董棕树等棕榈科植物髓心所产淀粉加工而成。

董棕树的嫩茎也可食用,比茭白的味道还更好,可谓野菜中的美味山珍,因此,在森林中常遭到大象的破坏,现已渐危,被国家定为二级保护植物。

董棕为棕榈科大乔木,高可达30多米,径粗约50厘米,树形奇异,状如花瓶,为理想的庭园观赏树种;叶片长20多米,宽3—4米,为植物界中最大者;挖去树干髓心所剩下的外壳十分坚韧,是最坚硬的木材之一,如做成水槽,可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做成扁担,则经久耐用,几代人都挑不断,做成筷子,乌黑光亮,俗称“乌木筷”,其价值仅次于象牙筷,堪称赠送亲朋好友的上等佳品。

董棕也是一次花果植物,但它的寿命比象鼻棕更长,约为40至60年(一说20年)。

董棕为棕榈科鱼尾葵属常绿乔木.自然资源稀少,为国家稀有大型棕榈植物属于二级保护植物.其单干笔直,树形优美,四季常绿,是热带、南亚热带地区优良的观赏树种。

形态特征

单干。具明显的环状叶痕,有时中部增粗成瓶状。2回羽状全裂长叶,约8枚集生于干顶,平展而整齐,小叶鱼鳍形。圆锥花序腋生,长2~6m,下垂。浆果球形,熟时红色渐转黑褐色。 常绿棕榈状乔木,高10-20米,胸径30-70厘米,树干中下部常膨大如瓶状,具的环状叶痕。叶聚生于顶部,二回羽状复叶,长5.5-6.6米,宽2.6-4米,叶柄粗壮,叶鞘叶柄及叶轴上被黑褐色糠秕状鳞片。羽片20-24对,长1.3-2米,每侧有小羽片23-27,成偏斜楔形,边缘具大小不等的啮蚀状缺刻,顶端的一片为宽楔形,具2或3裂。

穗状花序长达2.5米以上,下垂,花序轴粗壮,分枝花序多达400-500,长达1-1.8米;花极多,每3朵聚生,雌花位于中间,两侧是雄花;雄花萼片3,具纤毛,花瓣淡红色,雄蕊30-102;雌花萼片具纤毛,花冠淡绿色,不育雄蕊3,子房2室,胚珠单生。

果为浆果状核果,熟时深红色,圆球形或扁球形,直径2-2.4厘米;种子近球形或半球形。

生活习性

董棕性喜阳光充足、高温、湿润的环境,较耐寒,生长适温20~28℃。以种子繁殖,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环境。约20年开1次花,开花结实后全株死亡。寿命约为40至60年。

主要用途

热带地区优良的行道树及庭荫观赏树。 董棕树栽于庭院、路边及花坛之中,树势挺拔,叶色葱茏,适于四季观赏。木材可以制器具。单子叶植物中的棕榈科江苏棕榈基地有100万株左右以其特有的形态特征构成了热带植物部分特有的景观。双子叶植物棕榈棵,叶鞘为扇子型,在江苏棕榈基地最多.提供棕纤维,叶可制扇、帽等工艺品,根入药。

董棕对烟尘、二氧化硫、氟化氢等多种有害气体具较强的抗性,并具有吸收能力,适于空气污染区大面积种植。除此之外,棕榈还有许多用途,树干纹理致密,外坚内柔,耐潮防腐,是优良的建材;叶鞘纤维可制扫帚、毛刷、蓑衣、枕垫、床垫、水塔过滤网等;棕皮可制绳索;棕叶可用作防雨棚盖;花、果、棕根及叶基棕板可加工入药,主治金疮、疥癣、带崩、便血、痢疾等多种疾病;种子蜡皮则可提取出工业上使用的高熔点蜡;种仁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蛋白质,经磨粉后可作牲畜饲料;未开花的花苞还可作蔬菜食用。

景观用途:董棕植株十分高大,树形美观,叶片排列十分整齐,适合于公园、绿地中孤植使用,显得伟岸霸气。

繁殖培育

繁殖与栽培

采收成熟果实,搓洗去是实和果肉,将种子放在砂床上催芽,经常保持湿润,发芽后移至苗就要上,适当荫蔽。绿化栽培最好用培育2-3年生大苗,在雨季初期带上定植,容易成活。

播种繁殖

选种:

播种前首先要对种子进行挑选,种子选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播种能否成功。

1、最好是选用当年采收的种子。种子保存的时间越长,其发芽率越低。

2、选用籽粒饱满、没有残缺或畸形的种子。

3、选用没有病虫害的种子。

消毒:

消毒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指对种子进行消毒,另一个是指对播种用基质进行消毒。

家庭对种子消毒常用60℃左右的热水浸种一刻钟。

对播种用的基质进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锅里炒热,什么病虫都能烫死。

催芽:

用温热水(温度和洗脸水差不多)把种子浸泡12~24

个小时,直到种子吸水并膨胀起来。对于很常见的容易发芽的种子,这项工作可以不做。

播种:

把种子放到基质中进行点播。播后覆盖基质,覆盖厚度为种粒的2~3

倍。播后可用喷雾器、细孔花洒把播种基质质淋湿,以后当盆土略干时再淋水,仍要注意浇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种子冲起来;

播种后的管理:在春季或冬季播种后,遇到寒潮低温时,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来,以利保温保湿;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把薄膜揭开,并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后让幼苗接受太阳的光照,否则幼苗会生长得非常柔弱;大多数的种子出齐后,需要适当地间苗:把有病的、生长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当大部分的幼苗长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叶子后就可以移栽。

上盆或移栽:

小苗装盆时,先在盆底放入2~3公分厚的粗粒基质作为滤水层,其上撒上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厚度约为1~2公分,再盖上一薄层基质,厚约1~2公分,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

上盆用的基质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菜园土:炉渣=3:1;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一种。上完盆后浇一次透水,并放在遮荫环境养护一周。

小苗移栽时,先挖好种植穴,在种植穴底部撒上一层有机肥料作为底肥(基肥),厚度约为4~6公分,再覆上一层土并放入苗木,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放入苗木后,回填土壤,把根系覆盖住,并用脚把土壤踩实,浇一次透水。

湿度管理:

喜欢湿润的气候环境,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在70~80%,空气相对湿度过低,会使叶尖干枯。

温度管理:由于它原产于热带地区,喜欢高温环境,对冬季的温度的要求很严,当低于10℃时生长缓慢,开始进入半休眠或休眠状态;当低于5℃时就不能安全越冬;在夏季,当温度高达35℃以上时也能忍受,但生长会暂时受到阻碍。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30℃。

光照管理:

对光线要求不严,喜欢阳光充足,也耐半荫,但光照充足时生长得更好。

肥水管理:

对于盆栽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时添加有机肥料外,在平时的养护过程中,还要进行适当地肥水管理。

春、夏、秋三季 这三个季节是它的生长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花宝”——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1~4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

冬季 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清水——“花宝”——清水——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3~7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对于地栽的植株,春夏两季根据干旱情况,施用2~4次肥水:先在根颈部以外30~100公分开一圈小沟(植株越大,则离根颈部越远),沟宽、深都为20公分。沟内撒进25~50斤有机肥,或者1~5两颗粒复合肥(化肥),然后浇上透水。入冬以后开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但不用浇水。

董棕

修剪:

冬季修剪 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枝条剪掉。

转盆只要养护得法,它就会生长很快,当生长到一定的大小时,就要考虑给它换个大一点的盆,以让它继续旺盛生长。换盆用的培养土及组分比例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菜园土:炉渣=3:1;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一种。

脱盆:

把要换盆的花放在地上,先用巴掌轻拍盆的四周,使根系受到震动而与盆壁分离,把花盆倒过来放在左手上,左手的食指与中指轻轻夹住植株,手腕与指尖顶住盆沿,右手拍打盆底,再用母指从底孔把根土向下顶,让植物脱出来。脱出来后,用双掌轻轻拍打盆土,让多余的土壤脱落。

花盆准备:

选一适当大小的花盆,盆的底孔用两片瓦片或薄薄的泡沫片盖住,既要保证盆土不被水冲出去,又要能让多余的水能及时流出。瓦片或泡沫上再放上一层陶粒或是打碎的红砖头,作为滤水层,厚约2~3公分。排水层上再放有肥机肥,厚约1~3公分,肥料上再一薄层基质,厚约2公分,以把根系与肥料隔开,最后把植物放进去,填充营养土,离盆口约剩2~3公分即可。

相似物种

线棕

线棕的树干高大,节间长,叶身大,叶柄长,叶色浓绿,皱褶先端较尖,叶质较薄,棕片厚而密,棕丝粗长,结构较稀,顶端结合成带而下垂。产量及出丝率高,毛脚少,最适宜制绳索。但对立地条件要求较高,树干高,节间长,采剥不方便。种实椭圆状卵形,熟时蓝黑色。

板棕

板棕的树干粗肥,树势较矮,节间密,叶身较大,叶柄粗肥,叶色翠绿,皱褶先端凸尖,叶质肥厚。棕皮宽,棕丝较短,棕丝顶端分离而稍下垂,毛脚少,产量较高,宜于编制蓑衣。对立地条件要求也较高。树干粗肥,节间短,便于采剥。种实肾脏形,熟时黄褐色。

毛棕

毛棕的树干较粗,叶身小,叶柄短,叶色淡绿,棕片宽不及板棕,长不及线棕,棕丝短细,质脆,毛脚多,产量低,质量差。对立地条件要求一般。

山棕

山棕一般处于野生状态,植株矮小,干细节密,叶身小,叶柄短,叶色黄绿,棕片狭短而薄,棕丝短,产量低,质量差。能耐干瘠,抗风力强。

水椰

现状:渐危种。水椰是中热带海岩沼泽土生长的半红树、红树林的建群种。由于过度砍伐和采摘果实,使水椰林林相及天然分布受到极大影响。尤其在近几年内,封港的大片水椰林树被砍去,用作盖房屋、工棚等。若不加强保护,将沦于濒危状态。

琼棕

现状: 濒危种。又名陈棕,为海南岛植物,分布范围极为狭窄。近年来,产区大量收购茎秆 作工艺品,所以屡遭砍伐,致使资源日益减少,现已处于濒临灭临的境地。

矮琼棕

矮琼棕为中国特产的稀有珍贵植物,与琼棕的区别在于植株矮烛。茎秆较细,叶较小,裂片少,花序较小,分枝少,且不再分枝,分枝上的小苞片为黄褐色,花淡黄色,花瓣强烈反卷,果较小。生态学和生物学特征等与琼棕相近,观赏价值更高。应加强保护,以免绝灭。

龙棕

现状:渐危种。龙棕物产于云南西部,由于分布区局限、零星分散,结果量少,自然更新能力差,加上森林被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失调,致使植株日渐减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8:5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