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邓锡铭 |
释义 | 邓锡铭,光学、激光专家。广东东莞人,中科院院士、光学和激光专家。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现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高功率激光物理国家实验室主任。曾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氦氖气体激光器,独立提出激光器Q开关原理,发明了“列阵透镜”,提出了“光流体模型”。1993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中国近、现代科学史上开拓者之一。 简介邓锡铭,六十年代在国内首先提出开拓激光科技新领域,组织并参与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为实现王淦昌院士独立提出的激光核聚变设想,30多年领导一个科研集体,开拓、发展高功率激光驱动器,建成了我国最大的“神光”激光装置,利用神光装置在惯性约束聚变、X光激光等高科技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 生平学术生涯邓锡铭同志是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人,生于1930年10月29日。1952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5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先后担任研究所学术秘书,课题组长,研究室副主任,研究部副主任。1964年,邓锡铭同志受中国科学院之命,作为主要负责人筹建我国第一个激光技术专业研究所――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并在该所成立时被任命为副所长。“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解除职务,剥夺工作权利,惨遭迫害。1977年至1985年,任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所长。1986年以来,邓锡铭同志一直担任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主任。1993年聘任为国家高技术计划863--主题项目专家组成员。1996年聘任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顾问。 由于邓锡铭同志在科学研究上的突出成就和贡献,1964年即晋升为副研究员,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邓锡铭同志在多种学术团体和组织中担任过重要职务,主要有:上海光机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委员,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激光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电子学会量子电子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以及美国光学学会和物理学会会员等。 他受聘于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厦门大学、杭州大学、华侨大学、华北光电所等院校和研究所,任兼职教授或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社会兼职邓锡铭同志还任深圳市政协委员、专家联谊会会长,上海安普光电公司顾问等。 邓锡铭同志是党和人民亲手培育,在我国自己国土上成长起来的国内外著名光学、激光专家,在他45年的科学研究生涯中,为我国激光科学技术事业的开创与发展,特别是开拓并推进我国高功率激光及激光聚变的研究,倾注了毕生精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早在60年代初期,当国际上激光刚刚出现时,邓锡铭就参与提出在我国开拓激光科学技术领域,参加组织研制成功我国的一台红宝石激光器;主持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氦-氖气体激光器;几乎与国外同时独立提出了高功率激光Q开光原理;做出了一系列对激光特性早期认识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与实验成果。是我国激光科技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学术历程自1965年至今30多年,邓锡铭同志在老一辈科学家王琻昌、王大珩先生的指导下,致力于开拓推进我国高功率激光及激光聚变新领域。他30年如一日,奋战在科研第一线,组织多学科的专业科技队伍,主持研制成功以“神光”系列为代表的高功率激光装置,达到国际同类装置的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已成为在高功率激光领域中具有这种综合研制能力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在“神光”装置上进行的前沿物理研究,取得了一批重大的成果。这不仅是我国激光技术发展上的重大成就,而且使我国在国际高功率激光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他多次在ICF领域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成为国际ICF固体激光驱动器会议的“国际技术委员会”成员,30多次赴国外进行学术交流、合作研究和讲学,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同时还在国内成功地组织了多次有影响地国际激光会议。邓锡铭同志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正确的发展战略,关键的技术决策,卓越的科学组织能力,对我国高功率激光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尤其感人的是他在“文化革命”身陷囹圄逆境中,仍以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对科学事业孜孜以求,在只能用记忆思维的极度艰难条件下,构思光传输的新理论。之后,他和他的学生们继续发展和完善这一理论,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光传输流体模型,出版了专著《有限束宽光动力学》。 邓锡铭同志,是我国恢复研究生培养制度后,国家首批批准的博士生导师。他培养了近40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许多人学有所长,成为科研骨干,有些已晋升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邓锡铭同志在光学、激光、激光等离子体领域,先后撰写并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和技术报告。在科学研究、技术发明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获得国家、中国科学院的多种奖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首届陈嘉庚技术科学奖等等。 评价邓锡铭同志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博学多才、着有成就的科学家,为国家培育出一批高层次的科学技术人才,在促进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贡献出了毕生精力。 主要经历桥头镇邓屋村就读小学,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博士生导师,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主任,国家“863”高技术计划激光核聚变主题专家组成员,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被聘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顾问。 重要成就和荣誉1961年,带领科技人员成功创制出我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1961年底,几乎与国外同时,独立提出了高功率激光Q开关原理。 1963年,主持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氦——氖气体激光器,并做出了一系列对激光特性早期认识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与实验成果。 1963年,向中国科学院领导倡议,建立起激光专业的研究所。 1964年春天,荣获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他组织八个大型光学精密仪器研制,以及军事光学研究。带着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八大件”到北京汇报。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1965年至1997年,成功创建了以“神光”系列为代表的高功率激光装置,对我国高功率激光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难以替代的关键作用。 故乡情谊非常关心家乡,也做了一些实际的努力。1995年10月27日,应邀在东莞科学馆向市干部、科技界作科技报告,提供高新科技新信息及激光科学知识。亲自带来几名科技骨干,帮助桥头镇成立镇科技办公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办公室,并帮助健全了桥头镇科协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经过半年多,就办起了5个新科技工业企业。 (概述图片) 大事年表1930年10月29日 生于广东东莞。 1949---1952年 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并毕业。 1952---1964年 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学术秘书、研究室副主任。 1964---1977年 任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研究员。 1993年 任国家高科技“863”计划惯性约束聚变主题组成员。 1997年12月20日 病逝于上海。 主要论著中文论著1 邓锡铭、王之江,光量子放大器,科学通报161,6(11):25 2 邓锡铭、杜继禄、宋从武等。氦氖混合气体受激光发射器。科学通报,1963,8(12):40 3 邓锡铭、方洪烈,电磁场的梯度失势与玻姆量子势。中国激光,1981,8(1):1 4 邓锡铭、林卫平、方洪烈,旁轴光速传输的动力学分析、光学学报,1981,1(5):1 英文论著1 Deng Ximing,Tan Weihang,YuWenyan,Investigation of laser heating and compression of plasma.J.O.S.A.1980,70(6) 2 DengXiming,Liang Xiangehun,Chen Zezun etc. . Uniform illumination of large targets using a lens array.Appl.Opt.1986,25(3):377 3 Deng Ximing.Intrinsic angular momentum of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Laser and Partical Beams,1992,10(1):117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