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 |
释义 | 图书信息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定 价:¥46.00 作 者:吴忠民 著 出 版 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4-1 开 本:16开 I S B N:9787209044622 内容简介本书在提出系统的社会公正理论和规则体系的基础上,详细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社会在社会公正方面的主要进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党和国家面临的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理论创新。本书的基本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对社会公正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二是对中国社会结构层面上的社会公正问题进行分析,三是对中国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具体包括:以人为本理念的基本含义及实践意义,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中国新一轮改革的转变,中国主要群体弱势化趋向,中国精英群体的演进及问题,中国中期可能危机趋势分析等。 作者简介吴忠民,1959年生于青岛市。1982年山东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85年硕士生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师从胡滨教授)。1985年起在山东大学社会学系任教。1988年被破格聘为副教授,1992年又被破格聘为教授。1995年起,历任山东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社会发展学院院长等职。2000年调至中共中央党校工作。现为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系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1997年入选),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劳动学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研究领域:社会公正研究、社会发展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社会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人口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独立撰写)200余篇;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南方周末》、《中国经济时报》、《文汇报》等报纸上发表文章100余篇;另外,在重要内参发表文章数十篇。独立撰写的著作有:《社会公正论》(2004年)、《渐进模式与有效发展——中国现代化研究》(1999年)、《中国社会发展论》(1995年)、《历史原脉与现实走向——历史社会学研究》(1992年),主编有《发展社会学》(2002年)等。其论文多次被重要媒体转载或转摘。其论著曾多次获奖,其中,《社会公正论》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图书奖提名奖。 目录引言:天平不能倾斜 一、社会公正问题日益突显 二、失去社会公正意味着什么 三、是什么观念在妨碍着我们重视社会公正问题 专论1 邓小平的两个战略构想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一章 社会公正的意蕴及意义 一、社会公正的基本规则 二、社会公正的基本价值取向 三、社会公正的基本立足点 四、应当区分两个层面上的社会公正问题 五、社会公正对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 1.社会公正决定着制度能够具有“好的”特性 2.社会公正决定着制度能够具有“有效”的特性 3.社会公正决定着制度能够具有“公平”的特性 4.社会公正决定着制度能够具有“可行”的特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