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D-30榴弹炮 |
释义 | D-30榴弹炮由苏联彼得洛夫设计局在M-1938式122毫米榴弹炮基础上设计,第 九兵工厂生产。1963年服役。苏军每个摩托化步兵师装备72门,坦克师装备36门。主要用于杀伤有生力量,摧毁野战工事及其它军事设施。 华沙条约成员国大量装备,印度、南斯拉夫等国也有装备。参加过很多战争,包括越南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海湾战争,主要用于近距离直接火力支援。1999年,在车臣剿匪作战中,俄军也有使用,显示出其轻便、机动性较好,在复杂地形适应力较强。 改进型号主要有两种。1963年式采用大尺寸炮口装置,双室,固定式牵引环。另一种,炮口装置减小尺寸,采用多室制退结构,牵引环可向后折回。 性能特点一、可在一定射角下(-9°~+18°)进行360°环形射击。 二、火炮射击稳定性较好,射弹散布较小。 三、越野机动性能较好。 四、相比同类火炮,稍显笨重。 识别特征一、采用三脚式大架结构,一条与下架固定连接,另外两条铰接。行军时两条活动大架并向固定大架,固定大架上装有行军固定器,将身管端部固定,射击时呈120°夹角排列。 二、炮口制退器为多室型,两侧开有多条窄缝,下端有牵引环,并可向后回转。 三、炮身简洁,装有防盾,制退机和复进机并列位于身管上方,呈方形,前端呈弧形上翘。 规格参数口径 122毫米 炮口初速 690米/秒 最大射程 21900米(火箭增程弹) 最大射速 8发/分 炮闩类型 立楔式 高低射界 -7°~+70° 方向射界 360° 配用弹种 榴弹、破甲弹、发烟弹、照明弹、火箭增程弹 全弹重 27.37千克 弹丸重 21.76千克 炸药重 3.53千克 装填方式 手工 弹药基数 80发 行军状态长 5400毫米 行军状态宽 1950毫米 行军状态高 1660毫米 运动方式 牵引 运动时速 60千米 行军战斗转换时间 1.5~2.5小时 行军状态全重 3.21吨 战斗状态全重 3.15吨 炮班人数 7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