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众文化语境下的上海职业话剧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大众文化语境下的上海职业话剧 作 者:李涛 著 出 版 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0-1 版 次:1 页 数:281 字 数: 印刷时间:2011-10-1 开 本:上海戏剧学院博士文库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545804997 包 装:平装 22539283 内容简介李涛编著的《大众文化语境下的上海职业话剧(1937-1945)》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对上海话剧成为大众文化产品的政治、经济背景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对上海职业话剧的商业化特征及生产机制进行分析,特别指出传媒在这一进程中的特殊作用;第三部分进一步分析了上海职业话剧在审美趣味上对市民心理的迎合,并客观指出其得失;第四部分从剧院、剧团、剧评三个方面提出论点,认为上海职业话剧具有公共领域的特征。 作者简介李涛,文学博士,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曾获得第22届田汉戏剧奖论文一等奖、第21届“星光奖”电视纪录片大奖、上海文艺创作优秀单项成果奖、《综艺》十大节目制片人等荣誉。参与编写《上海话剧百年史述》、任话剧《危险关系》制作人。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00周年纪录片《海上惊雷雨》总撰稿,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首部官方纪录片《百年世博梦》总撰稿,六集电视纪录片《教育能改变吗》总撰稿、总导演。曾先后供职于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新闻部、东方卫视、上海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评论部等,现任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副总监、真实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目录引言 对象的提出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此时此地”:泥淖中的剧运 第一节 消费之都的经济、文化与政治 第二节 戏剧产品与大众的日常生活 一、“爱美”与“职业”齐头并进 二、“代偿心理”引发热情 第三节 通往商业化之路 第二章 作为大众文化的戏剧生产 第一节 市民社会与审美嬗变 第二节 戏剧生产体制 一、商业化的戏剧管理 二、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分配制度 三、观众至上 第三节 传媒的盛筵 一、报刊等媒介中的戏剧 二、广告营销 第三章 大众与小众:迈向趣味戏剧 第一节 西方文明的翻版 一、从“流线型喜剧”说起 二、改译的文化意义 第二节 诗与俗的化合 一、左翼的流变与于伶的经验 二、文明戏的秋波 三、周贻白的模式 第三节 费穆:电影化的实验 第四章 公共领域:都市戏剧的文化营造 第一节 剧场与城市 第二节 苦干剧团:松散的共同体 第三节 众声喧哗中的戏剧批评 一、麦耶与《杂志》剧评群 二、兰的剧评 余论 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附录一 剧人访谈 一、胡导先生访谈 二、洪谟先生访谈 三、乔奇先生访谈 附录二 上海职业话剧大事记(1937—1945)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