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树锋 |
释义 | 人物简介杨树锋,男,汉族,1947年5月生,浙江杭州人,中共党员,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杨树锋同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意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渊博的专业基础知识传授给同学的同时,也传授给同学做人的道理。 诲人不倦,精心培育人才杨树锋同志无论在担任系主任,还是在担任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期间,始终坚持在教学的第一线。他每年担任了四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这些课程涉及的领域宽,授课对象跨度大,有的是博士研究生课程,有的是本科生课程;本科生课程中有的是地质专业课程,有的针对非地质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全校性选修课。他针对不同授课对象,认真研究教学方法,专业知识上讲得深入浅出,很容易让人掌握,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杨树锋同志通过多次的国际交流发现,国外的大学十分重视地学知识的传播,很多大学开设了针对非地球科学类专业学生的地学类课程,增加他们的地球科学知识,这给了他很大启发。于是,从1990年起,一门叫“地球科学概论”的全校性选修课在浙江大学设立,主要目的是普及非地球科学类学生的地球科学基础知识。当时学生学习计算机热和经贸管理热的情况下,像这样的选修课按理选修的人数理应很少。杨树锋同志针对这一门课讲授科学知识的特点,把室内教学与野外实际观察,课堂教学与电视讲座、电视录像相结合,使教学内容和形式变得极为活跃。这门课的实际选修人数上升到120多人,大大超过原限定的60人,所编写《地球科学概论》教材也获得了1992年优秀教材奖。 这一课程的开设,极大地改善了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引起了国内很多大学的关注,现在有不少大学相继都推出了针对非地球科学类专业选修的课程。1999年杨树锋同志在原有的全校性选修课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的编写,出版了新的地球科学概论教材;同时,也对课程的结构进行了调整,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院士讲坛,每学期聘请2-3名院士参与课程的授课,使同学们能够及时了解当前地质学、大气科学、地理科学、海洋科学等领域的前沿问题。现在该课程已经被列为浙江省精品课程进行建设。以杨树锋同志为主的导师组现在指导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7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杨树锋同志强调放手和检查相结合方法,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除了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进行课堂传授外,其余的内容是布置给研究生问题,让研究生自己去找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一套解决方法,自己定期对研究生进行检查和指导。这一方法不仅让研究生掌握必要的知识,而且锻炼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研究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经杨树锋同志指导的研究生深得工作单位的欢迎,在教学、科研岗位上成为主要学术骨干,有多位已被所在单位聘为教授和研究员。 关心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作为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的杨树锋同志十分关心学生成长,认真做好学生的各方面思想工作。作为导师,杨树锋同志十分关心研究生的健康成长,利用各种机会与研究生交流,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和所面临的问题。野外地质考察是地质科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也是最复杂的环节,不仅是指地质现象复杂,更重要是面对社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物和社会环境。 杨树锋带领学生进行野外地质调查时与学生打成一片,认真细致讲授一些做人的道理,因此每次野外工作都取得双丰收。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中,杨树锋同志教育学生不是靠大道理,而是用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去感动学生。到别的单位做实验他总是第一个到实验室打开水、擦桌子、打扫卫生,每天实验结束时把实验室整理得有条不紊;实验时间有冲突时,总是把白天的时间让给别人自己晚上干通宵。这些实际行动使同学深受感动,经他所带过的学生无论到那里做实验都受到欢迎。在野外工作中只要有好的地质现象,无论山崖有多高,有多难爬,都是自己亲自前往仔细观察。 在新疆,由于新疆的山没有植被而且物理风化很厉害,但为了观察到重要的地质现象,他用铁锤打出一个个支撑点往上爬,深受协作单位同仁和师生们的好评。他担任系主任时,十分关心学生的一言一行,针对学生出现的思想问题,总是主动地开展思想工作。由于行业影响,地质专业学生思想不稳定,有较多的同学经常找系主任要求转系。杨树锋同志认真听取同学们的转系要求的同时,从国家对学科发展的需要,地质学科发展的特殊性及其造成地质行业现状的原因出发,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和体会谈了地质学科的重要性。经过他认真细致的工作,要求转系的同学都放弃了转系的念头,有的学生无论是基础成绩还是地质专业课的成绩都名列前茅,有的同学到毕业时还主动报考了杨树锋同志的研究生。作为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杨树锋同志十分关心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和研究生面临的各种困难。浙江大学研究生院拥有近18000名研究生,作为这么大规模研究生院的常务副院长,一般来说是很难掌握研究生的各种动态,但杨树锋同志坚持抓住两条主线,即学院的相关领导和自己熟悉的研究生。他经常深入学院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和研究生的困难;另外,他经常与自己熟悉的研究生进行交流,了解当前研究生最关心的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 开拓创新,屡创科研佳绩作为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个地质学博士,杨树锋同志非常热爱祖国的地质事业,怀着攀登科学高峰为祖国争光的雄心壮志,他三十余年如一日,不辞艰苦。既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有突破前人成就的进取精神,在地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花岗岩问题是地质科学中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花岗岩和许多金属矿产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杨树锋同志结合构造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高温高压实验地质学,提出了“对花岗岩带的形成机理和板块运动成因关系”的新理论,这一理论获得了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地球科学的一个迫切任务是阐明地球内部的性质及其动力学问题,1992年杨树锋同志以不同类型花岗岩物性研究为内容申报了第一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通过研究发现了两类花岗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存在不同的波速“软化点”,这一成果对解释地壳内部低速层的形成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对研究地壳内部结构及其花岗岩成因具有理论意义。 杨树锋同志近十几年来,一直在中国西部开展造山带与盆地构造研究。在国家“八五”、“九五”和“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资助下开展研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特别是在塔里木盆地大规模分布早二叠世岩浆过程及其形成机制、特提斯北缘盆地群的形成、演化及其与天然气聚集、祁连山北缘冲断带的结构及其对酒泉盆地油气的控制作用、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的盆山耦合等,获得了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杨树锋同志为科学研究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有很多个春节在野外和外地实验室中度过,而且连儿子出生时也在野外科研工作的第一线。杨树锋同志多次胃出血住院,但每项科研工作都亲自参与,走在科研工作的第一线。对于一个多次胃出血的人来说,注意饮食和身体总是至关重要的。但杨树锋同志为了一个好的地质现象可以整整一天不吃饭并走上几十公里路。有一次在广东出野外,为了一个花岗岩剖面,杨树锋同志向当地乡政府借了自行车,从早上4点多出发骑了4个小时延着山区不平的山路赶到剖面,顾不上吃饭连续工作5个多小时,下午2点后背上几十公斤的样品,骑车4个多小时返回住宿地,直到晚上6点多才吃上当天第一餐。 坚持改革,努力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1989年,杨树锋同志担任了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系主任。作为系主任的的他,其责任感强,知难而进,率先在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中推行改革,使系的教育更适应社会的需要,为社会和地质行业提供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在杨树锋同志的领导下,成立由系领导、老教授和青年业务骨干组成的系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并提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方案。在方案酝酿过程中,分别召开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发挥集体的智慧,而且还听取了国内外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的意见。经过多轮反复的讨论和修改,确定了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的教改方案。这一方案在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地学人才培养研讨会”上介绍,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兴趣和高度评价。 改革方案经过几年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报考的第一志愿率从原来的20%增加到70%,所培养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大学生中的佼佼者,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发明竞赛中的一等奖获得者和唯一代表浙江大学参加全国大学生科技制作发明展。当时作为系主任和学术带头人杨树锋同志,十分注重学科梯队建设和青年教师的培养。敢于向青年教师压担子,承担项目研究以后就安排青年教师具体去组织实施;这一做法既提高了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同时也提高了青年教师的管理能力。在一些对外的交往场合,也把青年教师推到第一线,扩大了青年教师对外的影响和知名度。经过杨树锋同志带领,许多年轻教师脱颖而出,有不少年轻教师被破格晋升了教授职称。杨树锋同志在工作中还十分关心和尊重老教师,深受老教师们的好评。地科系老教师人老心不老,人人都在为地球科学系的学科发展着想;有的教师,快到退休年龄了,仍旧带领许多青年教师对外争取项目,为系的发展日夜奔波,为青年教师起了很好的榜样。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在杨树锋同志领导下,每个学科都有一支结构合理、精明能干的学科梯队。这些学科梯队为地球科学系的快速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作为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杨树锋同志为人正派、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清正廉洁、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和高尚品格深受师生赞誉。他积极倡导循章管理、热情待人,既要体现管理精神,又要突出服务意识。他平时经常强调,学校管理必须按规章办事,否则我们这么大的学校,面对这么多的师生和考生,我们就不能有序地实施管理,能办的事情要积极为师生办好,不能办的也一定要热情接待,耐心解释,使办事者了解不能办的原因,理解我们的管理工作。在2003年全体研究生院党员向全校师生的民意调查中,他的服务态度和管理育人工作得分最高。杨树锋同志自2002年12月至2006年3月担任浙江大学教代会“三育人”工作委员会主任,卓有成效的组织了校第一、二届“三育人”标兵的评选工作,推动了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和“三育人”工作的开展。杨树锋同志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2006-2010年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地球物理学与地质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会委员、《高校地质学报》副主编、浙江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石油学会副理事长等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并获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2002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004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