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鸭圆环病毒 |
释义 | 鸭圆环病毒(DuckCircovirus,DuCV)DuCV 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无囊膜,单股环型 DNA 结构,二十面体对称。其在电镜下的大小与其他圆环病毒类似,直径为15到16nm。由于目前尚不能进行分离培养,所以对于其病原学特征的研究相当有限。 鸭圆环病毒的致病机理圆环病毒的共同特征是引起宿主的免疫抑制而导致继发感染或二重及多重感染,特别是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和猪圆环病毒 2 型(PCV2)近年来给世界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而引起全世界对圆环病毒的高度关注。鸟类圆环病毒的感染以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羽毛凌乱等临床症状为共同特征(Todd et al.,2000)。已有的研究表明BFDV 常常导致鹦鹉羽毛营养严重失调(Latimer et al.,1991);鸽子感染圆环病毒导致法氏囊淋巴组织坏死、组织细胞增多,肝脏中胆囊充血堵塞,腹部变大(Pare et al.,1999; Soike et al., 1997; Woods et al., 1994 );金丝25雀的雏鸟常常因感染圆环病毒而导致死亡(Todd et al.,2001),来自鹅的圆环病毒引起的矮小综合征也被报道(Soike et al.,1999)。圆环病毒感染造成的淋巴组织损伤导致了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下降,这种免疫抑制反应增强了其他共感染因素的致病性。而临床上圆环病毒感染的过程和结果往往依赖于其他感染因素的并发感染(Hattermann et al.,2003)。鸭圆环病毒感染 DuCV 的鸭子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则主要表现为发育状况差,并且明显表现羽毛营养失调,在背部脊柱(的羽毛)尤其明显,许多羽毛羽轴出血,背部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主要表现为囊泡和围绕囊泡的组织异嗜性炎性渗出,内脏器官总的病理表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协同感染的症状,对法氏囊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淋巴细胞损伤、坏死、组织细胞增多(Hattermann etal., 2003)。 鸭圆环病毒的诊断由于没有可行的体外增殖培养DuCV的方法,目前尚不能在实验室完成病毒的分离鉴定。目前对DuCV的研究主要集中在PCR检测及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分析两个方面。普通 PCR 和荧光定量 PCR 两种方法均已用于 DuCV 感染的诊断。二者均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优点,但荧光定量 PCR 的灵敏度要比普通 PCR 高 1 个数量级,而普通 PCR 则具有简便适用、成本低廉的优点,更适合在生产中推广应用(Hattermann etal., 2003; Soike et al., 2004;Fringuelli et al., 2005; Chen et al., 2006; Jianget al., 2008)。另外,核酸探针杂交检测的方法也在实验室中得到应用,这种方法既可以用于对提取的组织 DNA 进行检测,也可以对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样本进行原位检测(Zhang et al.,2009; Fringuelli et al., 2005),但在检测灵敏度方面,核酸探针杂交要远低于 PCR 检测,但其稳定性与可重复性均要高于 PCR 检测,并且可以根据显色情况对被检的目的核酸进行大致的定量。通过 ISH 检测鸭的法氏囊中 DuCV 的 DNA(Fringuelli etal., 2005) 总之,由于 DuCV 发现较晚,目前又缺乏体外增殖培养 DuCV 的方法,因此对其致病机理及危害的研究尚存在很多困难,认识还非常肤浅。但目前对其流行病学的研究已经显示该病在我国鸭群中普遍存在,借鉴其它圆环病毒已有的研究成果推测 DuCV 的存在可能提高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传染性浆膜炎、鸭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等鸭常发病的发病率并加重了其致病性等,所以在养鸭业规模和数量飞速发展的今天更应该提高对其危害的认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