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持莲花菩萨 |
释义 | 最有鉴赏价值的印度佛教壁画,是德干高原海德拉巴邦的阿旃陀石窟壁画。那里是一片丘陵地带,四周环山,中间有溪流,流溪环成马蹄形。阿旃陀29个石窟洞就在临溪在悬崖上。在石窟的数量上,它虽不及我国敦煌的鸣沙山石窟多,然它内藏的艺术品之珍贵,却不亚于我国的石窟收藏。 基本信息【名称】持莲花菩萨 【类别】壁画 【年代】约公元6世纪 【原属】印度 【简介】 扩展阅读阿旃陀是古代梵语阿谨提耶的音译,意为无想。原指离石窟寺仅6.4公里处的一个小镇(也和我国敦煌县与千佛洞之别相同)。在石窟未被发现以前,这个小镇寂然无闻。本地居民称石窟寺为莱那,即古代巴利语洞的意思。发现阿旃陀石窟已是很晚的事了。说到其发现,还得归功于我国的古代文献:在《大唐西域记》中,有一段关于唐玄奘于公元629-645年游学印度的文字。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玄奘到过南印度摩诃剌佗国,见在国东境,有大山,叠岭连嶂,重峦绝?,爰有伽蓝,基于幽谷。这就是阿旃陀石窟寺群。这里的伽蓝大精舍,高百余尺,中有石佛像,七十余尺,上有石盖七重,虚悬无缀,盖间相去,各三尺余。又说精舍四周,雕镂石壁,……伽蓝门外,南北左右,各一石像。(《大唐西域记》卷十一)。后来印度的考古学家们就按此书探查,才使阿旃陀石窟得以重现于世。 历史发展最早发现此石洞壁画与雕刻的,是1819年一个英国侵略印度驻马德拉斯的军队中的打猎者。报告引起了英国皇家亚洲学会的重视。至1843年,开始了全面的调查。本图所欣赏的即是该石窟寺内的重要壁画之一。 阿旃陀石窟的壁画,按其开凿年代,大致可分三期:第一期的壁画最古,据测定其绘制年代是在公元350-500年间;第二期始于公元500-550年之间;第三期的壁画是阿旃陀壁画的盛期阶段,约成于公元600-650年之间。这里包括第1至第5以及第21至第26洞各窟。以第1、2两洞窟的壁画为最出色。这一幅持莲花菩萨即阿旃陀第1窟内的壁画之局部。画面虽有某些剥落之处,然较其他洞窟的壁画,它要完整得多,色彩也比较绚烂。 艺术特点画面中央为一持莲花菩萨像,有人说是文殊师利或观音(文殊师利,相传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专司智慧;观音,也为佛的左胁侍,后传为西方三圣之一,也称观自在、观世自在)。这尊菩萨头戴宝冠,妙相庄严,肌肤色泽匀称,线条柔美。与远古时代王子的打扮一样,下身裹着布,上身赤裸着。头上戴着缀有宝石与钻石的金冠,颈与手上有串珍珠项链与手镯。菩萨的头向左侧垂顾,而右肩耸出,臀部又扭向左侧,形成比较和缓的运动曲线。其扭动的身姿,富有女性美的特色,但菩萨是男性。这种姿势是印度壁画菩萨像的普遍样式。这一形象画得最美,它显示了艺术家在勾线、敷色和刻画脸部神态方面的精细技艺。菩萨两眼垂视。右手持莲花,左手提衣,既显得婀娜多姿,又予人以澄思静虑之感。这种描绘手法,确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按宗教教义,菩萨的形象必须垂目内省,作苦、集、灭、道四谛的推论,以表达出世的心绪。事实上,这里已不是这种概念的图解。古代印度民间画家善于观察生活,他是根据世间虔敬教徒的形象来塑造的。它融合了人性的诸种品质,并作了人世的集中再现。这个持莲花的菩萨尽管是神,但仍给人一种内心跃动的表征,因而能使观者为之动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