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国杏仁 |
释义 | 三国时期的名菜。 概述农历二月为杏月,杏花是春天的标志。医家古称“杏林”,含妙手回春之意。“杏林”之称,源于三国,杏仁入食也始于三国。如今,“三国杏仁”已经成了各种宴会的必备之物。 据晋代葛洪《神仙传》记载,三国时吴国有名医董奉,隐居匡山。他医术精湛,乐善好施,为人治病,不收钱物,仅求患者病愈后在房前屋后植杏树数株。后得杏树十余万株,蔚然成林。杏熟时,董奉又用卖杏的钱救济穷人。世人遂用“杏林春满”、“誉满杏林”称赞医家。同时,杏仁入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因此,“三国杏仁”广为流传。 原料大杏仁150克,日本豆腐6根,鸡脯肉100克,蟹黄10克。 调料精盐8克,味精6克,湿淀粉30克,头汤30克。 制法1.杏仁过水备用。 2.日本豆腐切成厚片。 3.鸡脯剁茸,加调料入味,抹在日本豆腐上。 4.用镊子一片一片把杏仁均匀地插在鸡茸上,中间用蟹黄点缀。上笼蒸5分钟取出。 5.头汤加调料入味,勾芡成白汁,浇在杏仁上即可。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