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秋燥感冒颗粒 |
释义 | 方剂组成桑叶 北沙参 竹叶 前胡 伊贝母 桔梗 麦冬 苦杏仁(炒)甘草 菊花 山豆根 功能主治清燥退热,润肺止咳。用于感冒病秋燥证,症见恶寒发热,鼻咽口唇干燥,干咳少痰,舌边尖红,苔薄白而干或薄黄少津。 用法用量用开水冲服,一次10~20g,一日3次,儿童酌减。 注意事项忌食辛辣厚味。 【鉴 别】取本品30g,加石油醚(30~60℃)30ml,冷浸1小时,弃去石油醚浸出液,再加乙醇50ml,冷浸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1g,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浓缩至于,加乙醇5ml,搅拌使溶解,滤过,取滤液浓缩至0.5ml,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附录 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冰醋酸(10:10: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立即喷以硫酸溶液(1→10),在110℃加热10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方剂出处】《中国药典》 《金匮要略》《伤寒论》 【性 状】本品为浅棕色至深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规 格】每袋装10g 【贮 藏】密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