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汽车驾驶员损伤
释义

概述

汽车驾驶员损伤(automobile injury to driver),指汽车在道路行驶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的汽车驾驶员产生的人体损伤。

特点

胸部撞击伤和挤压伤

在汽车交通事故中驾驶员以胸部伤最多见,没有系安全带的驾驶员胸部较易冲撞在方向盘和仪表盘上,可在相应部位的皮肤上造成挫伤和擦伤,可形成明显的方向盘压痕。有时外表损伤不严重,但可造成胸骨和肋骨骨折,及心、肺、大血管损伤。这类损伤称为驾驶盘损伤(steering wheel injury)。胸骨骨折多为横行骨折,常位于胸骨柄。肋骨骨折多发生于胸部的一侧。肺组织撕裂不一定伴有肺膜的破裂,形成中央性肺撕裂伤。心脏可发生挫伤、挫裂创。主动脉损伤多发生在主动脉韧带或降主动脉的起始部,可形成大的撕裂伤或完全横断,也可仅发生主动脉内膜多条水平或弯曲的裂痕,主动脉内膜撕裂者日后可能发生夹层动脉瘤,即创伤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当碰撞和受车载物挤压而使驾驶室变形时,可造成挤压伤(crush injury),常见于驾驶员被方向盘和靠背座挤压在中间。在受挤压部位形成擦伤、挫伤,挤压力较大时可出现挫裂创,多发性、粉碎性骨折和内脏的挫碎、出血,甚至形成人体局部扁平变形。胸腹部受压也可引起外伤性窒息,头面部、颈部青紫、颈静脉怒张和眼结膜出血等。

头面部撞击伤

发生事故时如驾驶员头面部撞击在挡风玻璃或其框架上,可造成头面部切划伤、挫裂伤和出血、颅骨骨折及颅内出血。头面部与挡风玻璃相碰撞所形成的损伤常为多发性,伴有擦伤,方向可以一致,重者也可发生皮肤撕脱伤(avulsion of skin)。损伤部位或附近的头发内常可发现玻璃的碎片。

下肢撞击伤

指事故时驾驶员下肢撞击在操纵杆和仪表板上所造成的损伤。膝部或胫前部可形成擦伤、挫伤及挫裂创;可发生股骨下段骨折、髌骨粉碎性骨折、胫骨平台骨折,有时还可见到股骨下段两骨髁因髌骨楔入其间而发生分离;仪表板的撞击还常致股骨头脱位,有时伴有股骨颈骨折,脱位后的股骨头可突入骨盆;此外,由于撞击力的传导和扭转力的作用可导致踝关节脱位和腓骨扭转性骨折。

四肢应急防卫伤

由于人的主动保护意识,在发生交通事故时驾驶员往往用手脚支撑身体周围物体或遮掩保护头、胸部而造成相应的损伤。通常在发生车祸前的瞬间,驾驶员已能预见到撞车不可避免,可能用手抓紧方向盘或用力撑住,当车向前猛撞时,可造成手腕部挫擦伤,尺、掌、指骨骨折和腕关节脱臼或前臂骨折。同时紧急刹车时右足用力踩刹车踏板,可导致同侧股骨、骨盆及足的骨折。这种情况下踏板可在右足的鞋底遗留印痕,对判断驾驶员有重要价值。

挥鞭样损伤

正常人的颈椎屈伸活动以颈椎4~6为最大,余部较小。有人将颈部比作一条鞭子,活动度小的颈椎6~7犹如鞭柄,活动度大的颈椎4~5及其上部犹如鞭条的梢部。在汽车突然启动、高速(每小时60公里以上)行驶时紧急刹车或突然被后面高速行驶的车辆撞尾而致突然减速或加速,驾驶员头颈和躯干不能适应这种急剧变速而过度屈伸。在这种情况下,颈椎6~7不动,而4~5及其以上部分,由于惯性而运动,就如同挥鞭一样,造成颈椎、颈髓等部位的损伤,称之为挥鞭样损伤(whiplash injury)。因过度伸展牵拉、扭转和压迫造成颅骨和颈部肌肉、韧带和脊柱及其周围组织自上而下的的损伤,包括颅底部环形骨折、颈椎骨折、脱臼、椎间盘移位,脊髓撕裂、出血、压迫性坏死、神经根受压,肌肉和韧带被膜扭伤,血管受到过度牵拉而破裂出血等。

安全带损伤

为了减轻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在发生碰撞事故时的损伤,在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小车驾驶员和乘客较普遍使用安全带。我国港、澳、台及广州、深圳等不少城市也明确规定小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均需系安全带。但当撞击力较大的事故发生时,安全带虽然能明显缓冲这种撞击力对人的传导震动,但安全带本身对人的压迫也可造成几种损伤:①与安全带相摩擦造成的皮肤擦伤;②腹部受压引起肠撕裂、穿孔或肠系膜撕裂;③肝、脾、胰等器官与脊柱撞击或受挤压而破裂;④腰椎突然前屈而发生第2或第3腰椎横断性骨折和腰髓损伤。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21: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