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披羊皮计
释义

1.事件简介

唐朝光启元年(公元885年),卢龙节度使李可举派遣手下将领李全忠率军六万攻取义武节度使王处存治下的易州(治所在今河北易县)。王处存伺机准备夺回易州,当李全忠在易州城内纵军成患之际,王处存下令让3000轻兵披上白色羊皮,在傍晚缓缓向易州城进发,同时在“羊群”周围布置精兵。易州城内的将士们远远望见这群“羊”,都争着出城抢夺,以为可以美餐一顿。当卢龙李全忠手下将士们慢慢靠近后,王处存的精兵直起身子,奋力拼杀。李全忠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完全乱了阵脚,最终损失惨重,大败退出易州,,易州重归王处存之手。王处存在这一战中让轻兵披上羊皮的计谋被称作“披羊皮计”。

2.事件背景

安史之乱之后,朝廷为了奖赏平叛有功的将领,将他们分封为各地节度使,唐朝从此进入藩镇割据的时代。黄巢起义时,朝廷更是凭借藩镇的力量才得以平叛,黄巢起义之后,更是藩镇林立。这些藩镇的节度使往往都是手握重兵,不服朝廷号令,不向朝廷缴纳赋税,更有甚者,竟然自己任免辖区内官员,使所统辖的藩镇完全是一个独立于朝廷的小王国。

这个时代也是一个水深火热的战乱时代,各个节度使之间为了扩大辖区领地,年年相互征讨。当时北方地区主要有李克用割据河东、乐彦祯割据魏博、王镕割据成德、王处存割据义武、李可举割据卢龙。其中,义武节度使王处存据有易、定两州,在黄巢起义之时已经和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结为联盟。

3.事件经过

卢龙节度使李可举认为李克用和王处存结盟,早已对卢龙镇虎视眈眈,幽州受到很大的威胁。光启元年(885年),卢龙节度使李可举与成德王镕、云州赫连铎结成联盟,并且扬言说:“易、定两州自古就是燕、赵的领地,我们应该攻取义武镇,共分易、定两州。”

随后,李可举派手下大将李全忠率六万大军进攻易州,义武节度使王处存兵力虽少,却据城坚守,把易州守得固若金汤。李全忠大军久攻不克,全无对策。此时,李全忠的裨将刘仁恭带兵挖地道而进入易州城内,王处存防不胜防。李全忠的大军进入易州城后,王处存大败,无奈之下只好撤出易州。李全忠夺取易州,刘仁恭一举成名,被人们称为“刘窟头”。

李全忠攻取易州之后,骄傲自满,放任手下将士胡作非为。有的将士喝得烂醉如泥,到处寻衅滋事;有的留恋青楼,狎妓不归军营;更有甚者竟打家劫舍、掠人财物,搞的易州城内民怨沸腾。

王处存丢失易州之后,并不气馁,而是天天派人进入易州城内打探消息,伺机夺回易州。王处存得知李全忠纵军成患的消息之后,欣喜若狂,他随即下令:“李全忠骄傲轻敌,纵兵成患,这正是我夺回易州的良机,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他先下令让三千轻兵披上白色的羊皮,在夜幕降临之时,令其弯腰缓缓前行,朝易州城进发,又挑选精兵隐藏在这些“羊”的周围,随“羊群”前行。易州城内的李全忠军看见“羊群”,都欣喜若狂,争着抢夺“羊群”,妄想美餐一顿。当李全忠的将士们靠近了这群“羊”后,披羊皮的轻兵和隐藏的精兵直起身子,奋力拼杀。李全忠的军队没有准备,都不知所措,被冲得七零八落的,李全忠大败逃离易州,王处存夺回易州。王处存在这场战斗中使用的让士兵披上羊皮的计谋被称为“披羊皮计”。

王处存夺回易州,避免了义武镇被兼并的危险,稳固了他在义武的统治。李全忠惨败后,因为惧怕回到幽州后受到李可举治以重罪,所以率兵回到幽州进攻李可举,李可举猝不急防,无力抵抗李全忠的攻打,自焚而死,李全忠夺取卢龙节度使之位。

4.史籍记载

《新唐书》记载:“中和末,太原李克用始强大,与定州王处存厚相结,可举恶其窥山东为己患,乃遣使约吐浑都督赫连铎、镇州王镕联和,扬言易、定本燕、赵属,得其地,且参有之。即遣军司马韩玄绍击沙陀药儿岭,斩首七千级,杀其将朱耶尽忠等,收牛、马、器铠数万。又战雄武军,杀获万人。铎又破沙陀于蔚州,诏以铎为云州刺史,进可举检校侍中。乃遣票将李全忠率众六万围易州。镕以兵攻无极,处存求援太原,克用自将赴之,镇人惧,退保新城,克用急攻之,镕引去,追破之九门。易久未下,卢龙将刘仁恭穴地以入,得其城,士卒有骄色;处存以轻兵三千蒙羊皮,夜布之野,以精骑伏它道,全忠军望为群羊,争趋之,处存伏骑发,大败之,复取易州。全忠遁还,尽失刍粮仗铠,惧得罪,乃裒馀众反攻幽州,可举度不支,引其族登楼自燔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