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江南第一窟 |
释义 | 这个石窟由当地西安寺募集善款于2003年开始挖通山体修建,全长173米,规划大、小佛像1万余尊,面积逾9000平方米,享有“江南第一窟”美誉,2005年始刻佛像,目前已雕成佛像1000余尊。 简介别称:合掌岩石窟 概述历史福建省顺昌县 合掌岩石窟 合掌岩风景名胜区是中国海峡西岸具有典型山水形胜地貌特征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历史悠久,自然景观类型丰富,人文景观底蕴丰厚,具备了诸多风景名胜资源价值。 合掌岩位于闽北顺昌县县城西郊,山形如双手合掌,意为“合掌表一心”,故得名。始建于元太始祖二十年(1225)的西安寺为顺昌境内著名古寺之一,钟鼓不停,香火不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纷纷题诗留咏。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院长、顺昌籍的博士生导师叶培贵教授等书法家为西安寺山门题字。合掌岩主峰海拔551.7米,一山平地拔起,屹立于富屯溪畔,登高临远,可仰察云天俯察地,动观流水静观山。放眼望去,则有闽山葱葱,绿意满怀之感;注目俯瞰,则有绿水绕城,万家灯火,生机满目之盛;更有悠鸣钟声,余音袅袅,焚香礼佛,禅机无限,一派“江南佛国”之气象。合掌岩早在清朝中期,就被顺昌官绅文士定为县郊十景之一,美誉“合掌翁郁”。 1988年重建西安寺,1989年大雄宝殿落成,1997年11月由县政府正式登记发证。1996年释本圆法师(现任县佛教协会会长、县政协委员)住持至今,香火逐渐兴旺,寺内设施不断完善。1997年建僧舍一座,面积230多平方米;建安养院一座,面积560平方米;建化身窑一座,面积97平方米;1998年建幽冥钟楼一座,由施主张长发独资捐建的供养常住,重达2吨多的铁钟由四方信众捐铸、武汉锅厂制造。2005年新建综合楼一座(厨房、斋堂、僧舍)面积2000多平方米。1999年改建、扩宽上山公路,由原来8公里缩短为5.8公里,宽由原来的2.4米扩成3米,弯道改了30多个。2005年冬天再次拓改上山公路,5.8公里缩短为2.8公里,宽由原来3米拓为6米。 西安寺占地面积110多亩,建筑面积11500多平方米。常住人员27名(其中僧9名、尼3名、居士15名)。成立了“合掌岩西安寺民主管理小组”,制定了〈〈合掌岩西安寺宗教场所管理规章制度〉〉、〈〈合掌岩西安寺戒律〉〉等。 价值合掌岩石窟得到各方重视和肯定:有关图文已入选<<福建民俗文化大观>>(2005年中国社会出版社)和<<闽台宗教名胜旅游博览>>(2008年国际华文出版社)。《合掌岩探胜》在《厦门晚报》等报刊发表,并入选2008年5月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南平历史文化丛书.山水顺昌》。寺内“净正觉图书馆”收藏有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赠送的乾隆版《大藏经》等经书,藏书量近万册。本圆法师创办的“闽北佛国网”深受佛学弟子的喜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