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江南第一茶市 |
释义 | “不是茶乡,胜似茶乡”,“买不到的茶叶到峨桥来买,卖不掉的茶叶到峨桥来卖”,这是峨桥人引以为豪的两句话。走进峨桥,“江南第一茶市”招牌依旧夺目,这块金字招牌,不仅彰显着峨桥茶市辉煌的历史,更孕育着茶市再次腾飞的希望。让传统茶市焕发出新的光彩,正成为当地政府及茶商们二次创业的共同目标。 概况江南第一茶市位于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峨桥镇,峨桥茶市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末,初始为附近农民搭起的骑路摊位。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先后获得“全国重点专业茶叶批发市场”、国家内贸部确定为首批81家重点联系市场之一(茶叶市场仅峨桥一家)、“绿色批发市场示范单位”、“全国重点茶市”等称号。这些称号见证着茶市的发展历程和声誉。 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茶叶市场及茶叶主产区市场建设的兴起,峨桥茶市的传统优势正在逐渐消退,硬件、交通、市场配套等方面的不足让茶市的发展遭遇瓶颈。如何让峨桥茶市走出困境,再上新台阶,成为了地方政府和茶商心中的一道难题。 峨桥镇政府一位负责人的话语信心十足:“我们去外地出差,人家一听说峨桥茶市,都会竖大拇指。”他向记者分析了市场的优势:峨桥茶市建市较早,加上从2001年起每年召开茶博会,在茶行业有一定知名度;购销网络遍布全国各地。经过近20年的不断开拓,峨桥茶市茶商与全国各地重要基地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依托峨桥茶市茶叶集散地这个平台,购销网络遍布全国各地。同时,峨桥虽不是产茶的茶叶之乡,但由于峨桥茶市的茶叶来自全国各地,品种齐全,成为外地茶庄、营销商经营茶叶及相关产品的首选之地。而最为重要的是茶市具有与市场相配套的综合服务功能,峨桥茶市是以绿茶为主的茶叶批发市场,且具备较大的保鲜仓储能力。 机遇和挑战并存,峨桥茶市的品牌效应及其自身固有的优势,为茶市再次腾飞具备了条件。记者了解到,茶市的二次创业已经迈开脚步。 茶市茶商们积极探索,研究开发出许多自主品牌的新品种,如:梅地亚、德圣龙、绿源、忆嘉饮、绿地、新泉、麒麟、圣谷等,深受采购商和消费者青睐,由天山公司开发的“芪灵保健茶”获全国新产品发明银奖。浮山有机茶厂生产的“浮山翠螺”通过有机茶质量认证。目前茶市有3个省著名商标。同时茶市经营者大多与全国各地茶叶生产基地建立合作关系,他们通过承包租赁、合作包销等形式建立公司自己的生产基地合作关系,采购后进行分检、加工、包装形成自己的系列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据了解,目前茶市有30多家客商在茶叶主产区都有自己的生产基地。 名称由来“江南第一茶市”位于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峨桥镇,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上世纪末,迎来了茶市发展史上的辉煌,实现年交易量3800万公斤,交易额16亿元人民币,日均人流量上万人次, 周围有二十多万人的茶叶经销人员,遍布除台湾省外的全国各地。被国家发改委确定批准为“全国茶叶专业批发市场”、“全国重点联系市场”、“全国重点茶市”、“绿色批发市场示范单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朱镕基、温家宝等亲临峨桥茶市,并给予高度评价。1992年,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光英欣然题字“江南第一茶市”。 未来发展当地政府也在积极谋划茶市的未来发展蓝图。该镇有关负责人介绍,将从改造市场的软、硬件条件入手,进一步完善市场配套服务功能,增强市场的承载力,提升市场品位,并拟建设精品茶叶交易中心,将全国各地原产地茶叶引进峨桥市场。同时,采取政策引导和市场参与方式,建设网络交易平台,帮助和指导茶商发展电子贸易,培育和壮大物流业,建设茶市物流配送中心,以降低商家交易成本,扩大市场辐射面。为拉长产业链,该镇还着手建设茶工业园,着力发展茶叶深加工、包装、茶具、茶艺等配套产业的发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