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江南道
释义

唐代地方行政区名,道,在隋唐属于监察区名称。安史之乱后,地方割据兴起,道成为事实上的地方行政机构,并伴随各地节度使,成为藩镇割据的开始。唐贞观元年(627)置,辖境在长江之南,故名,东临海,西抵蜀,南极岭,北带江,领润、常、苏、湖、杭、睦、歙、婺、越、台、括、建、福、宣、饶、抚、虔、洪、吉、袁、郴、江、鄂、岳、潭、衡、永、道、邵、朗、澧、辰、巫、施、思、南、黔、费、夷、溱、播、珍等州,为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及江苏、安徽、湖北之大江以南、四川东南部、贵州东北部之地,治越州(绍兴)。

设立

江南道是唐代的地方行政区名,道治苏州(今江苏省苏州市区内),下辖地区相当于今江苏南部、江西、浙江、福建北部湖南及安徽、湖北之大江以南、四川东南部、贵州东北部之地。相当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江南道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江南东道治苏州(今江苏苏州市),辖地为今江苏省苏南地区、上海市、浙江省全境福建省大部分地区及安徽省徽州市。江南西道治洪州(今江西南昌市),辖地为今江西省(婺源县除外)全部、安徽宣城市(绩溪县除外)、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池州市、湖北鄂州市、湖南岳阳市、长沙市、衡阳市、永州市、道县、新田、江永、宁远、江华瑶族自治县郴州市、邵阳市和广东连州市。黔中道治黔州(今四川彭水),辖今四川大部和贵州大部。

行政区划

江南东道

州郡 治所 辖境 备注

润州丹阳郡 今江苏镇江润州区 今江苏镇江、南京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

常州晋陵郡 今江苏常州丹徒镇 今江苏常州、无锡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

苏州吴郡 今江苏苏州 今江苏苏州、浙江嘉兴和上海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为中华八雄州之一,也是江南地区唯一的“雄”州。原为江南道道治,江南道分治后改为江南东道道治

湖州吴兴郡 今浙江湖州 今浙江湖州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

杭州余杭郡 今浙江杭州 今浙江杭州市的除建德市,桐庐、淳安萧山、滨江之外的所有区县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武德四年(612年),隶歙州总管府,七年(624年),隶歙州都督府。贞观元年(627年),罢歙州都督府。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

睦州新定郡 今浙江建德梅城镇 即严州,今浙江建德市、淳安县和桐庐县及富阳市的新登镇、万市镇、绿渚镇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武德四年(612年),隶歙州总管府,七年(624年),隶歙州都督府。贞观元年(627年),罢歙州都督府。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

歙州新安郡 今安徽歙县 即徽州,今安徽黄山市和绩溪县和江西婺源县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武德四年(612年),隶歙州总管府,七年(624年),隶歙州都督府。贞观元年(627年),罢歙州都督府。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

越州会稽郡 今浙江绍兴越城区 今浙江绍兴及杭州市萧山区、滨江区。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又改郡为州。

明州余姚郡 今浙江宁波 今浙江宁波(除宁海县外),舟山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又改郡为州。

衢州信安郡 今浙江衢州 今浙江衢州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又改郡为州。

婺州东阳郡 今浙江金华婺城区 今浙江金华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武德四年(612年),隶歙州总管府,七年(624年),隶歙州都督府。贞观元年(627年),罢歙州都督府。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

处州缙云郡 今浙江丽水莲都区 今浙江丽水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又改郡为州。

温州永嘉郡 今浙江温州鹿城区 今浙江温州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又改郡为州。

台州临海郡 今浙江临海市 今浙江台州及宁波市宁海县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又改郡为州。

福州长乐郡 今福建福州 今福建福州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又改郡为州。

建州建安郡 今福建建瓯市 今福建建瓯一带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又改郡为州。

泉州清源郡 今福建泉州 今福建泉州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又改郡为州。

漳州漳浦郡 今福建漳州 今福建漳州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又改郡为州。

汀州临汀郡 今福建长汀 今福建长汀、连城宁化、清流、归化、上杭、武平、永定八县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又改郡为州。

贞观元年(627年),太宗分天下为10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和岭南道。

贞观十四年(640年)全国共设360州(府),下辖1557县。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又分天下为15道,即将山南道、江南道各分为东、西道,又增设了京畿道、都畿道和黔中道。 遂全国分为十五道,于各道置采访黜置使,以监督地方州县的官员,并考察地方官吏的吏治。以上为江南东道,治苏州,领润、常、苏、湖、杭、歙、睦、明、衢、处、温、婺、越、台、建、福、泉、漳、汀,共计19州。乾元元年,撤销江南东道,以原江南东道区域设置浙江东道、浙江西道和福建道。唐亡后,浙江东西二道属于吴越国和南唐国。北宋统一后,设置两浙路。

江南西道

州郡 治所 辖境 备注

宣州宣城郡 今安徽宣城宣州区 今安徽宣城市(绩溪县除外)、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池州市。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武德四年(612年),隶歙州总管府,七年(624年),隶歙州都督府。贞观元年(627年),罢歙州都督府。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

饶州鄱阳郡 今江西鄱阳县 今江西景德镇市、上饶市(婺源县除外)。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武德四年(612年),隶歙州总管府,七年(624年),隶歙州都督府。贞观元年(627年),罢歙州都督府。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

洪州豫章郡 今江西南昌市 今江西南昌市。 江南西道治所;武德初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

虔州南康郡 今江西赣州市 今江西赣州市。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

抚州临川郡 今江西抚州市 今江西抚州市。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

吉州庐陵郡 今江西吉安市 今江西吉安市。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

江州浔阳郡 今江西九江市 今江西九江市。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

袁州宜春郡 今江西宜春市 今江西宜春市、新余市。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

鄂州江夏郡 今湖北鄂州市 今湖北鄂州市。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

岳州巴陵郡 今湖南岳阳市 今湖南岳阳市。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

潭州长沙郡 今湖南长沙市 今湖南长沙市。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

衡州衡阳郡 今湖南衡阳市 今湖南衡阳市。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

永州零陵郡 今湖南永州市 今湖南永州市。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

道州江华郡 今湖南道县 今湖南道县、新田、江永、宁远、江华瑶族自治县。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

郴州桂阳郡 今湖南郴州市 今湖南郴州市。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

邵州邵阳郡 今湖南邵阳市 今湖南邵阳市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

连州连山郡 今广东连州市 今广东连州市。 武德初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

贞观元年(627年),太宗分天下为10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和岭南道。

贞观十四年(640年)全国共设360州(府),下辖1557县。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又分天下为15道,即将山南道、江南道各分为东、西道,又增设了京畿道、都畿道和黔中道。 遂全国分为十五道,于各道置采访黜置使,以监督地方州县的官员,并考察地方官吏的吏治。以上为江南西道,治洪州,领宣、饶、抚、虔、洪、袁、郴、江、鄂、吉、岳、潭、衡、永、道、邵、连诸州,共17州。乾元元年,撤销江南西道,以原江南西道区域设置江西观察使(基本等于今江西省地域)。北宋统一后,设置江南西路。

黔中道

黔州黔中郡,辖今彭水、石城、洪杜、盈川、信宁、都濡。辰州卢溪郡,辖今沅陵、卢溪、溆浦、麻阳、辰溪。

锦州卢阳郡,辖今卢阳、招谕、渭阳、万安、洛浦。

施州清化郡,辖今清江、建始。

巫州潭阳郡,辖今朗溪、潭阳,

业州龙溪郡(龙标郡),辖今峨山、渭溪、龙标。

夷州义泉郡,辖今绥阳、都上、义泉、洋川、宁夷。

播州播川郡,辖今遵义、芙蓉、带水、务川、思王、思邛。

思州宁夷郡,辖今务川、宁夷、思印、思王。

费州涪川郡,辖今涪川、多田、扶阳、城乐。

南州南川郡,辖今南川、三溪。

溪州灵溪郡,辖今大乡、三亭。

溱州溱溪郡,辖今荣懿、扶欢。

珍州夜郎郡,辖今夜郎、丽皋、乐源。

充州(郡阙),辖今平蛮、韶明、东陵、东停、梓姜、辰水 。

注:终唐一世,四川贵州一带始终不是中原王朝控制核心区域,多为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的古代少数民族统治,唐在此地使用羁縻制度,设置羁縻州,加上少数民族时反时降,所以唐对这一区域的统治始终不明确,也没有强有力的地方行政机构,所以黔中道所统州府记载并不详细。

唐初于黔中道西南部所置牂、庄、琰、应、矩、牢等六州至开元末年已降为羁縻州,所领26县中有22县随之降为羁縻县,不列计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9: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