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江南大学信控学院 |
释义 |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坐落于太湖之滨的江南名城--江苏省无锡市。学校学科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九大门类,是一所综合性的重点院校。 学院简介通信与控制工程学院是江南大学学科群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下设自动化系、电气工程系、通信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和信息安全系等5个系和一个控制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下设5个研究所)。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25名,其中博士生导师6名,教授16名,副教授30名,硕士生导师46名。在院全日制本科生1800余人,研究生300余人。 学院坚持以贡献求支持,以创新促发展的理念,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的要求,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高层次、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培养为根本,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优势突出的指导思想,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全院上下的同心协力,学科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初步形成了各个学科协调发展、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目前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安全等五个本科专业;拥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二级博士点一个,并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目前拥有硕士学位点八个: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信号与信息处理。一个"控制工程"工程硕士点。 学院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近年来在发酵、食品、造纸、纺织等轻化工过程控制、家电检测、纺织器材制造和电力电子、智能仪器仪表、电力系统自动化等领域承当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技术项目等在内的纵、横向科研课题50余项。近三年发表学术论文85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216篇,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其他省级奖10项。目前在研的项目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各部委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9项。 学院本着"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培养人才作为学院的根本任务。从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出发,关注和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发展和完善适应新世纪发展要求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为保证和提高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学院配备了国内一流的教学和科研实验条件。目前已配备的实验室主要有:智能检测与控制实验室、自动控制实验中心、轻工业过程先进控制策略开发实验室、基于Internet与现场总线实时控制实验室、单片机及可编程控制器实验室、智能仪器仪表实验室、电机与拖动实验室以及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室等,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设备保障。几十年来,我院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基础宽、素质高的自动化、电子、信息学科的优秀人才,许多已成为企业高级工程技术骨干和高级技术管理骨干。 学院多年来一直与国外的大学、科研机构建立国际联合办学方式并密切保持学术交流活动,拓展了学生的成材道路。学院高度重视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设有博创奖学助学金,"为了纪念我们的母亲"助学金等。对于家庭经济困难而品学兼优的学生,学院还专门设立了本科/研究生助学岗位,以保障学生的基本生活和学习条件。 专业设置自动化系自动化系原身为无锡轻工大学自动化系,成立于1984年。2001年三校合并以后,正式成立通信与控制工程学院自动化系。经过近20年的发展,自动化系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自动化技术研究单位。设一个自动化本科专业,拥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二级博士点一个,并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等硕士点及一个"控制工程"工程硕士点。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现有教职工25名,教授11名,副教授8人,讲师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7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是国内著名大学毕业的博士和硕士,分别在复杂系统的控制理论与应用、工业过程先进控制及应用、新型电气传动及控制、故障诊断及智能控制、过程检测与控制以及机器人控制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在校研究生250人,本科生600余人。 自动化系在本科生教育中,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在电工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较宽领域内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从事系统设计、系统分析与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原则,长年来,积极探索面向21世纪的教学改革,依托轻工行业优势,对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实践环节进行全面优化。不断改善各类课程实验及实践环节条件,逐渐成为培养高质量自动化人才的摇篮。目前拥有实验室面积5000平方米,包括电机与拖动实验室、运动控制系统实验室、过程控制系统实验室、微机原理实验室、PLC控制实验室、单片机原理实验室、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现场总线实验室等。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的本科生连续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竞赛中屡创佳绩。2005年本科生的考研率达17%,一次性就业率为90%。开设的课程主要包含:电路理论、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现代控制理论、现代检测技术、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与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PLC 控制等。 研究生教育中,以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在学术道德、学术水平以及科研能力方面加强研究生的素质教育。毕业研究生分别在一些国内外知名高校及企业担任重要的工作,并受到单位好评。 自动化系的所有教师常年累月地致力于本职工作,在认真完成教学的基础上,注重产学研的结合,年均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如Automatica、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控制与决策、电工技术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等和重要学术会议如美国控制年会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8部;有相当数量的人员从事于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家用电器的参数检测以及智能故障诊断等方面的应用开发和研究,近五年来,曾经并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863"子项目2项、"九五"攻关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承接了家电,化工,造纸,轻纺、航空等行业的数十项大中型企业的应用项目,许多成果属于"国内领先水平,有广泛的应用推广价值,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自动化系注重学术交流,教师经常参加一些国内外的重要学术会议,并邀请一些国内外一些知名专家与同行到我系做学术讲座。 电气工程系江南大学电气工程系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下的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2个硕士点。本科生培养的专业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电气工程学科涉及了有关电能的生产直至使用的全过程,以各种电气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行、测量和控制为学科方向。该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点覆盖面较宽,具有按较宽学科口径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和培养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能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江南大学电气工程系取得了比较高的科研、教学成果。为国家的人才培养、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了贡献。 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电气工程系积累了培养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经验。已为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开出了多门高水平的系列课程和专题讲座,在学生的培养中注重基础理论的加强和专业的交叉、深化以及科研能力、组织能力、把握和开拓研究方向能力的培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本科生培养专业,该专业面向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这一科学与技术领域,培养掌握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适应能力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设有电机与电器、电力传动、电源变换技术、工业自动化四个专业方向。在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传动与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与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独具特色。 学生学习的专业主干课程为:电路、电子技术、电机学、电气工程、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运动控制、电源变换技术、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工业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等课程,这些课程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领域打下较宽的工程理论和技术基础,使学生在本领域内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受到了在电工电子、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工程训练。具有分析计算、解决强弱电并举、系统与元件相结合、软硬件结合的宽口径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的去向大都为科研机构、大型企业和公司。毕业的学生受到社会的普遍好评,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电子信息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现有专业教师14名,具有高级职称6人,博士学位2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人,除1名在读硕士外,其他教师全都具有硕士学位,其中有多位是80年代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良好的治学作风。 广大教师对本科教学投入充分的精力,前后开展教学研究项目4项,获得省二类优秀课程1门,许多教师的教学效果得到专家和同行的肯定和学生的赞扬,在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许多教师注重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的相辅相成关系,不断开展科研活动,完成的项目有:DFY型风压测量装置、XTPⅡ智能蓄电池检测系统、汽车灯光自动测试仪、无人值守监控系统配料控制系统。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分数阶傅立叶变换变换的Chirp信号的检测方法研究(、智能电子负载(无锡联通公司项目)、GSM电表集抄系统(南京地杰共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项目)、GSM监控系统试验(中国联通无锡分公司项目)、CDMA-1X电表集抄及配变监测系统(南京地杰共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目前在研的项目有:CDMA电台点播互动系统(无锡广电公司)、GPRS载波集中抄表系统(无锡市恒通电器有限公司)等。这些科研项目的开展对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电子信息专业培养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专业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围绕培养目标制定培养计划,并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上。电子信息作为工科专业,我们尤其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建立开放实验室、开展大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多种渠道,为学生提供多种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机会。 电子信息专业自1998年起招收全日制本科生,至今已招收7届28个班共845名学生,并于200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在全国第三届电子设计大赛中,获得了江苏赛区二等奖;在全国第五届"挑战杯"竞赛中,一件作品获全国"二等奖",在第六届"挑战杯"竞赛中,获得了全国二等奖;在全国第五届电子设计大赛中,有2件作品"自动往返小汽车"与"高性能调频调幅收音机分获省一等奖和三等奖,其中前者还获全国一等奖;在全国第七届挑战杯竞赛中,"便携式蓄电池检测系统"获全国二等奖。在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基于嵌入式系统技术的汽车记录仪"荣获全国二等奖;"蓝牙技术-无线微局域网的实现"荣获全国三等奖。2004届电子信息7个本科毕业班中,英语四级通过率为81%,计算机二级通过率为67%,该届学生有24人考取硕士研究生。本专业依托无锡地方经济发达、大型外资企业多的先天条件,电子信息专业本科生的一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毕业生的去向大都为科研机构、大型企业和公司,毕业的学生受到社会的好评,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我们衷心欢迎海内外青年学者、博士、教授来加入我们的队伍,这里有无限的发展空间!欢迎有志青年就读电子信息专业,这里是你人生理想的起航的港湾! 通信工程系通信工程系2000年起招收全日制本科生,具有通信工程工学学士授予权。该方向涉及本科教学的专业教师共有26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3人,有博士学位的4人。学科点为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结合学科发展趋势与学科特色制订了软硬件并重、侧重光纤通信和移动通信系统设计以及通信器件研发的教学计划,体现基础与探索、理论与应用、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办学思想。 1.业务培养目标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在光纤通信、移动通信、信息与图形处理领域从事工业生产、科学研究、技术与生产管理、出口贸易和新产品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同时也为研究生教育输送合格人才。 2.教师队伍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起点高,积极引进博士研究生,近年来引进通信工程博士后1名,自行定向培养博士2名。目前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78%以上。本学科点同时非常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现在有4名教师在攻读博士学位。预计在2008年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将占50%左右。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正在逐步建成。 3.专业实验室建设与教学硬件建设 近五年来利用"211"工程建设经费和院自筹资金建立了12个专业基础与专业实验室,总面积达1220平方米,本科教学实验设备资产总额为362万元。开发了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电子设计自动化、单片机原理4门课程多媒体教学软件,并相继投入教学应用。注重建设骨干课程的实验教学相继建设了"信号与信息处理"和"通信原理"两个样板实验室。 4.建立以科研带教学的发展机制 注重通信系统的开发和利用,目前在研的相关项目有:基于分数阶傅立叶变换变换的Chirp信号的检测方法研究(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智能电子负载(无锡联通公司项目),GSM电表集抄系统(南京地杰共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项目),GSM监控系统试验(中国联通无锡分公司项目)。这些以科研和研发提高了教学和毕业设计水平,使本专业的毕业生更加贴近生产实践,并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5.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工科专业学生的培养,实践教学十分重要。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专业发展动态,本学科点还为本科工程实践的教学环节发展了法尔胜集团、TCL数码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无锡市无线电元件六厂、中日合资无锡东洋电气有限公司、梅花电子集团公司等5家当地大型企业作为通信工程本科教学的实践基地。保证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实践教学环节规范,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6.注重专业图书资料和信息情报 今年来利用学校的图书经费及自筹经费10万元,建立了一个专业资料室,具备本科教学的各种通信类图书资料。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发展多方面的特长。根据技术结构、行业特点的变化,不断调整发展方向,进行相应的研究与开发。 7.开展教学研究 本学科积极教学研究,吸纳兄弟院校的办学经验。重视课堂教学环节,组织教师互相听课学习和教学竞赛,提高教学水平,近年来共开展教学研究项目9项总教研经费为4.8万元。与电子信息专业共建的课程获得省二类优秀课程2门,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得省二类优秀课程2门,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8.办学成效 正是由于上述的经费投入和师生的共同努力,2004届2个本科毕业班中,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为76%,计算机二级通过率为54%,该届学生有15人考取硕士研究生,电子信息(通信方向)专业本科生的一次就业率达到94%。所培养的本科生与电子信息专业学生一道在全国第三届电子设计大赛中,获得了江苏赛区二等奖;在全国第五届"挑战杯"竞赛中,一件作品获全国"二等奖",在第六届"挑战杯"竞赛中,获得了全国二等奖;在全国第五届电子设计大赛中,有2件作品"自动往返小汽车"与"高性能调频调幅收音机分获省一等奖和三等奖,其中前者还获全国一等奖;在全国第七届挑战杯竞赛中,"便携式蓄电池检测系统"获全国二等奖。 9.近期目标 进一步加强师资的引进力度和自行培养,通过教师队伍的快速建设,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力争将通信工程专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专业。同时继续拓宽专业口径,加强专业柔性,丰富学科专业内涵。积极开展博士-硕士-本科学科专业的全层次专业体系的建设。通信方向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在华为、中兴等通信企业就职。在研究生指导过程中注重结合应用实际,根据学科前沿发展状态,确定研究方向;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毕业后工作适应性强,已成为技术骨干,社会反应良好。 电工电子系概况电工电子系是信控学院及学校的一个重要部门,主要承担全校非电类专业的《电工电子学》课程及电类、电信类、控制类的《电路理论》、《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三大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 全系拥有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队伍,现有教职工18人,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12人、助教3人。40岁以下的教师占全系教师人数的50%,全部为研究生或在职研究生学历。 多年来全系教师在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实施"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培养目标下,进行了课程的群体整合,优化了教学计划。 全系教师积极参加优秀教材的编写、多媒体课件制作,已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多媒体课件,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们结合教学,在数字系统、PLD应用、单片机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的科研工作,承担了一定的科研项目,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发表了一定数量的教学与科研论文。 全系教师一直将高质量的完成好教学任务、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及积极进行自身的知识储备作为奋斗目标,为提升学校综合实力把好基础教学这一关。 信息安全系信息安全系是本院新办专业,2005年9月开始正式招收本科学生。目前有在校学生60余人。 信息安全专业以学习电子信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为主,兼学通信技术,同时加强数学和物理基础。学生应掌握信息安全理论基本技能和综合应用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际能力。专业培养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21世纪信息高速公路建设需要的高层次、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学生就业趋向分布在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电子金融、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领域,主要从事信息安全相关的科研、管理、设计工作。 专业建设依托江南大学通信与控制工程学院已有的自动化、通信技术、电子信息等本科专业,挂靠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二级博士点和一级硕士点建设,已经形成一支较强实力的师资队伍,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含在读)教师占60%以上,平均年龄低于40岁,拥有专业的多媒体计算机房和(企业共建的)网络通信实验室,可为本专业学生提供较好的实验环境。作为新办专业,将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实验室完善等方面加大力度,关注专业发展前沿,突出专业特色,提高教学质量。 主要课程有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信号与系统、数字通信原理、数字信号与数字图像处理、信息隐蔽与攻击、计算机网络、Internet安全 。 院 办 产 业无锡市信息与控制工程技术中心、无锡市数字信息处理开放实验室成立于1999年6月,它以江南大学通信与控制工程学院为依托,利用学校多学科及学科交叉渗透的优势,进行产、学、研综合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目前,学院有教职工120名、教授16名、副教授37名、硕士生导师40名。其中,博士学位的占20%名,有硕士学位的占60%。学院设有自动化、电气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五个本科专业;拥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二级博士点一个,并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目前拥有硕士学位点八个: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信号与信息处理。一个"控制工程"工程硕士点。 学院结合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建立了院信息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包括计算机控制实验室、单片机应用实验室、智能仪器仪表实验室、过程控制实验室、自动控制系统实验室、电机与拖动实验室、可编程控制器实验室、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室、专业计算机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的建立,为信息及控制系统的开发和研究提供了必备的基础条件,为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重点实验室通过对外开放,扩大对外的交流和联系,把科研和科技开发紧密地同地方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工程技术中心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科研和科技开发项目40多项,其中酶发酵微机集散控制系统通过部级鉴定,3LZ-B全自动高速三联轧机自动控制系统、中波发射台实时控制系统、微生物发酵微机集散控制系统等科研项目通过省级鉴定,还有电饭锅参数计算机辅助检测线、消毒碗柜微机检测线通过轻工总会的验收。获奖成果数十项,其中微生物发酵微机集散控制系统获国家科委和广州市人民政府联合组办的第四届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和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LZ-B全自动高速三联轧机自动控制系统、镇江恒顺酱醋厂酒酸生产过程微机集散控制系统、"信号与系统"CAI课件、微波发射台实时控制系统、HJ-905纵横制电话交换机计算机计费管理系统等科研项目分别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和学院科技成果奖。发表论文100多篇。目前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微电子科学技术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教育部)、COD(教育部)在线测试仪、家用电器参数计算机辅助检测、铝塑管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针柯、包卷、退卷自动控制系统,销售管理系统,ZLK-300型智能张力控制器,新型智能检测控制仪表,控制现场总线(CAN)应用系统研究,红外逐护小型矩阵切换器,高频电磁感应加热电源,计算机图象压缩处理,DSP在信号分析处理中的应用,电气传动系统智能控制研究,水位智能纠正系统,工业烟气要S02含量在线测试,超声波液体密度计系统,智能蓄电池检测系统等项目。 历史沿革·★1975年筹建无锡轻工业学院自动化系 ·★1981年成立江南学院电子教科组 ·★1984年成立江南学院电子工程系 ·★1985年4月正式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自动化系 ·★1985年建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点 ·★1996年成立江南大学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1996年成立江南大学自动化研究所(原无锡轻工业大学) ·★1996年成立江南大学家用电器研究所(原无锡轻工业大学) ·★1997年12月成立无锡轻工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1997年成立江南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系 ·★1999年建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硕士点 ·★1999年成立无锡市信息与控制工程中心 ·★2000年"三校合并",成立江南大学通信与控制工程学院 ·★2003年建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硕士点 ·★2003年建立"控制工程"工程硕士点 ·★2003年建立"轻工信息技术"博士点 ·★2003年成立电气传动与网络控制研究所 ·★2004年成立"控制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2006年建立"电机与电器"、"信号与信息处理"硕士点 ·★2006年建立"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 ·★2006年建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二级博士点 科研水平通信与控制工程学院具有信息与电气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在自动化、通信、信息工程、电机与电器等学科领域,拥有完成综合型研究课题与承担大型工程项目的能力,在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均显示出一定的研究开发实力。 学院科研工作以优秀研究生导师和教授为带头人,一批思维活跃、创新与务实兼备的教师为科研骨干,结合学校和地域优势,不断探索、谋求发展,逐步形了自身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特色,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近年来学院每年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项目、专项基金以及重点科研项目等近十项,在国内外专业学术刊物上年均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三分之一刊登在国际重要刊物和国内一、二级学报上。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学院面向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近几年承接了数十项企业委托开发的设计和工程项目,特别在轻纺、家电、食品生物、造纸、机械等行业,取得了一批国内领先、有广泛推广应用价值的成果,其中部分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十多项成果通过鉴定并获科技进步奖,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学院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氛围浓厚,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教师经常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出国考察、进修和交流访问。在科技服务方面也非常活跃,与企业界联系紧密,组成产学研联合体,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学院将科研方法与成果运用于教学,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丰富教学的内涵,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和科研能力。 研究领域·☆复杂系统的控制理论与应用。 ·☆工业过程先进控制及应用。 ·☆新型电气传动及控制。 ·☆电源变换技术。 ·☆市场环境下电力系统运筹与控制。 ·☆智能机器人及其应用。 ·☆故障诊断及智能控制。 ·☆数字通信理论与应用。 ·☆数字信号处理。 ·☆信息隐藏技术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