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环县笛呐
释义

环县笛呐是环县民间艺人为演唱道情皮影戏而专门自制的一种管乐器。笛呐是演奏环县皮影道情戏不可缺少的乐器,其与四弦合奏,声音一高一低,和谐动听,美妙绝伦。道情戏里,演奏笛呐的艺人,还要演奏笛子和唢呐,民间叫“三吹”,在皮影戏班里仅次于班主或挑纤者的主要角色。皮影戏演唱时,常常在前半夜用笛子,后半夜用笛呐。笛呐一响起,就告诉观众,戏已过半。技艺高超的笛呐吹奏者,多用舌垫音。近耳谛听,只有笛呐声独领风骚,其它乐器好似都在为其伴奏,起陪衬作用;静夜里,远至数里之外,从演唱皮影戏的窑洞里传出的惟有清脆悠扬的笛呐声,忽隐忽现,妙不可言。这种用奇特方法制作的独特乐器,能产生独特的音乐效果,是其它乐器所无法比拟的。

笛呐由楼子、管身(俗称杆子)和头三部分组成。楼子用铜制的毛笔帽加工,长约5.5-6.0厘米,制作时,先在笔帽的大头套上一个较厚的圆形铜片,其上再套四个小巧玲珑的铜碗,两两对扣,最上端套上薄一点的原型铜片,再用一根细小的铜链将上、下两个铜片连接起来。上面的铜片还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挡板”,吹奏时和唇部紧挨,用以赌气。因整个楼子外形极似环县县城著名的宋塔塔尖,故环县民间出了很多能演奏唢呐、笛呐的艺人,这是环县农村流传已久的说法。

杆子是木制的,常用椿木、杏木、核桃木、梨木、杜梨木等制作,最好的木料是一种叫黑刺木的灌木,所用木料必须是干透的。制作杆子常用的工具有刮刮、老鼠尾巴、木锉等。环县笛呐杆子长约24厘米,管身正面有7个孔,第一孔距上端5厘米,第七孔距下端4厘米,孔与孔的间距是2.5厘米。第一孔与第二孔的中间背部还有一孔,主要是吹奏时用作流放唾液。环县民间艺人自制的笛呐,孔与孔之间没有半音关系,孔距是相等的。演奏时,常用筒音作“5”,依下而上,依次是“6、7、1、2、3、4、5”笛呐头呈喇叭形,常用铜片卷制,也有用不锈钢制作的,民间叫白铜笛呐。头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张开,用以扩大声音。

吹奏笛呐时楼子上端安的器物叫哨子,俗称“咪咪”,是 用芦苇茎杆秆做的。制作时,先截上一段晒干的芦苇秆,套在筷子上,用锋利的小刀,将秆刮到很薄的程度,然后用开水泡软,再用细铜丝扎制,制好后,哨口还要继续刮烫。哨子越吹越绵软,旧哨子比新哨子吹起来音亮而省力。用过一年半的哨子,往往被吹奏者视若宝贝,轻易是不会送人的。

笛呐是环县民间艺人的一大发明和创造。环县皮影戏之所以能走进中南海,走向意大利,环县笛呐功不可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3: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