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部首
释义

确定部首的规律

1、独体字查自己,不是部首查起笔。

2、形声字查形旁

3、特殊字(册查 一,半查 丨,坐查 土,巫查 工,兆查 儿,夷查 大 等 )

什么是部首 汉语字典里根据不同偏旁划分的部目。

东汉许慎首创。他在《说文解字》中把形旁相同的字归在一起,称为部,每部把共同所从的形旁字列在开头,这个字就称为部首。如木、杜、李等字都属木部,木就是部首。自许慎创立以形旁编排文字的方法以后,这种方法千百年来一直为编纂字书的人所采用,只是分部的多寡有所不同。如《说文解字》分为 540部,《康熙字典》分为214部,《新华字典》分为189部。

字典为了给汉字分类而确定的字类标目,是从分析字型的结构产生的。具有字型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部首是给同一偏旁的汉字所立的类目。有两种性质不同的部首:一种是文字学原则的部首,它严格依照六书体系,只有同一意符的字才可隶属同一部首。另一种是检字法原则的部首,它按字形结构,取其相同部位,作为查字依据,分部排列,其相同部位称部首。如“甥”,“舅”二字,《说文解字》根据六书体系,都归“男”部;《康熙字典》则依检字法原则,以“甥”入“生”部,“舅”入“臼”部。

本条目含有Unicode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新版字体。如果你的电脑不支援,有关字元会显示错误成空格、问号或者方格等。参看Unicode扩展汉字。☆☆

部首是将汉字里共通可见的相同偏旁,拿为作为分类汉字的基准。所有汉字势必分类在某个部首中。部首的概念由东汉许慎所著之《说文解字》(纪元100年/永元12年)所创,从此字书使用部首作为汉字的检字方式成为一般的习惯。部首分类的诞生历史 第一个采用部首作为汉字分类的是《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将小篆的汉字分类在540个部首里,并将这些汉字的造字原理归类成「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书的原理加以说明。

《说文解字》的部首分类最大原则是部首必须对此汉字之结构有所意义,因此,「杀」与「放」等形声字也被订定成部首。另外,「一」到「十」的数字、「甲」到「癸」的天干、「子」到「亥」的地支都被选择作为部首。虽然部首排列法强调部首应与文字有所关联,但又受到阴阳五行理念的影响,以「一」部开始,并以地支末尾的「亥」部结束,故作为分类方式,并不容易查询到自己想要查的文字。

之后、许多字书模仿《说文解字》,以部首来分类汉字。如《玉篇》(542部首)、《类篇》(540部首)等,这些字书采用的字体已经是楷书,内容也不是解说文字的来源,而是说明字义为主。但使用的部首几乎与《说文解字》相同,不易检索的缺点仍在。

在中国,长时间由于为了容易检字,相较于采用部首别的方式整理汉字,采用韵目排列汉字的字书更风行。这样分类有助于填诗、检字方便。例如宋代时也有人出版了改以韵目顺序排列的说文解字。

接著,辽代的僧侣行均之《龙龛手鉴》(242部首)、金代的韩孝彦韩道昭的《五音篇海》(444部首)等字书,开始尝试调整部首数量,追求更高的检字方便性。尤其《五音篇海》中,首度将同一部首内的汉字(部分)采用笔画数排列。但这些字书的部首本身仍不是采用笔画数排列。

现行214部首

现在通行之214部首,是明朝万历43年(1615年)时由梅膺祚所编纂之《字汇》创始的。《字汇》是第一本部首本身的排列与部首内的文字排列都采用笔画数顺序的划时代字书。并大胆整并以往字书中经常可见之过少文字的部首,这本字典的诞生使部首检字容易了许多。

在这里稍为举例《字汇》所整并之小部首。《说文解字》中的「男部」只有「男、甥、舅」3个字,而《字汇》大胆废掉「男部」,将「男」归到「力部」、「甥」归到「生部」、「舅」归到「臼部」里。「甥」与「舅」都是形声字,「生」「臼」是音符、「男」则是意符。形声字以部首分类时,通则应该采用意符部分作为部首,就理论而言《说文解字》的「男」部才是合理的分类,但《字汇》舍弃了这种为了遵守原则而制定之只有3个字的部首,结果使得检字更容易了。

于是,《说文解字》的部首是将汉字以意味加以分类的体系,而《字汇》的部首则更接近是为了检索汉字的分类工具。但整体而言仍然带有以意义分类汉字的精神。

之后《康熙字典》承袭《字汇》的214部首,《康熙字典》亦成为近代字典之标准。至今大部分字典所采用的部首多符合《康熙字典》的214部首。(但有些字典中,会有少数部首没有任何常有字而遭删除。故约210~214个部首。)

这214个部首,在同笔画部首的排列顺序,并没有一定的原则。但如2画的「人」「儿」「入」「八」部、3画的「土」「士」部、「夂」「夊」部、4画的「日」「曰」部等,外型相似的部首有排列在一起的倾向。另外,像4画的「牙」「牛」「犬」部,意义类似的部首也就近排列。

部首分类实务

《康熙字典》原则上使用文字的意符作为分类,例如:

读、计、诗、订、训、话、誓、变、誾……

这九个汉字都归属「言部」。

部首原则上是表示一组文字的共通意义,部首所在的位置并不一定。例如「鸟部」有「鴃」「鸠」「凫」「莺」等字,无论在哪个位置都无碍其分类在「鸟部」内。

汉字的90%是形声字,形声字是由表示意义的「形符」与表示发音的「声符」组成的。形声字多使用意符为部首,有助于容易判断部首的部分。

例如,「教」字的「孝」是声符、「攵」是形符,所以归在「攴部」。「牧」字的「攵」是声符、「牛」是形符,所以归在「牛部」。「阀」字的「伐」是声符、「门」是形符,所以归在「门部」。但「闻」字的「门」是声符、「耳」是形符,所以归在「耳部」。

然而,会意字则是完全由「形符」所组成,所以难以判断何者为部首。例如,「相」是木与目构成的会意字,虽然归在「木部」「目部」均可,但康熙字典、说文解字都将他归在「目部」里,增加了不少检字难度。

《康熙字典》的部首限制在214个,为求搜寻的方便,有些部首的归类与字义无关。例如按照原则,所有象形字都应该自成部首,但这样会造成很多象形文字的部首只有这个字。所以像是「甲」「申」「由」这些象形字,全部都归类到了「田部」。另外,甚至有「亠部」这种原先没有的文字,专做字形分类用而制造的部首。

部首分类的实际方式并没有定案,同一个汉字在不同字典里可能分类到不同部首。一般来说,通常正统还是以康熙字典为主,但部份字典编辑者,会依造自己的理念加以调整。例如为了易查,调整「化(传统属匕部)」「相(传统属目部)」的部首,或是调整康熙字典的不合理,将「章」「意」从「立部」改归「音部」者。

汉字简化与部首

虽然大部分汉字简化是整个部首一起调整,无碍其部首变化。但也有某些字简化后部首完全消失。此时势必进行部首的调整,但调整后的部首多半只是选择相近字型,徒增检索难度。

如,「发(癶部)」与「发(髟部)」的简化字作「发」,只好归为「又部」。「电」本属「雨部」,但简化字省去雨字旁,变了「电」,只好归「田部」。又,以往字书均属「入部」的「内」字,在中国大陆、日本由于写法的改变,改从「冂部」。

简化后的文字该归为哪个部首,在日本并没有严密的标准。现况是每本字典可能都采用不同的方式选择。

部首的变形

偏旁是部首作为左旁或右旁时的称呼。

「心部」作为左偏旁时,如「情」「性」「憎」,会变形为三划的「忄」。又称为「竖心旁」。放在文字下方时,有「志」「慕」两种外形。但这些变化都不妨碍其归入「心部」。由于最早将汉字以部首加以分类的《说文解字》还是以小篆为标准字样的,所以「心」与「忄」是相同形状。这些「心」「忄」这类字型差异,都出现在小篆转变为隶书的时候(小篆转变为隶书是汉字变化最大的时候,称为「隶变」)。

于是,直到使用楷书的现在,多数字书还是承袭原来的部首分类。故有些部首原先外观不同,现今都变成酷似。例如「胴」「胸」「胃」的「?」字旁酷似四划的「月部」,但归在六划的「肉部」(中华民国教育部的国字标准字体有去区分这两个部首的写法,肉部必须写成提肉旁)。另外,「阜部」、「邑部」作为偏旁时都写成「阝」,但阜部固定在左,邑部固定在右,通称「左阜右邑」。

偏旁的俗称

许多偏旁,在生活上沟通的需要有约定成俗的称呼。一般来说,中文使用者并没有对所有偏旁定义称呼,日本则对偏旁名称有较完整的体系(但罕见部首的名称亦不普及)。这些俗称通常只是表达偏旁的外观,并不一定符合造字原理。旁

在左边、右边者称为旁

部首外型为常用字者,直接称呼「~字旁」,如:鱼字旁、羊字旁、食字旁。

单人旁(粤称单企人、企人边)「亻」 如:他

提手旁(粤称剔手边)「扌」 如:打

竖心旁(粤称竖心边)「忄」 如:情

立刀旁(粤称刀字边)「刂」 如:刊

双人旁(粤称双企人)「彳」 如:行

丝字旁或绞丝旁(粤称繑丝边)「糹」 如: 绞(现已简化为“绞”)

左耳旁(粤称斧头边、戽斗边、耳仔边)「阝(阜)」 如:队

右耳旁(粤称耳仔边)「阝(邑)」 如:邓

犬部和爪部 犬部也称反犬旁 爪部也称爪子头(粤称狗爪边)「犭」和「爫」 如:狗、采

衣字旁(粤称衣字边、礼衣边)「衤」 如:褪

示字旁(粤称礼字边、礼衣边)「礻」 如:礼

廴部或建字旁(粤称撑艇、撑屎艇、艇字边)「廴」 如:建

在上面者、或外包文字上面与左边者,称为头

包字头「勹」

宝盖头「宀」

冖部或秃宝盖(粤称冧宫头)「冖」

竹字头(粤称竹花头)「?」

草字头(粤称草花头)「艹」

病字头「疒」

登字头「癶」

同时夹著文字上下者称为框

衣字框「衣」

国字框或大口框「囗」

在下面的称为底

走之底(粤称撑艇、撑屎艇、艇字边)「辶」

足字底「足」

例外

两点水(冰字旁)「冫」

三点水「氵」

四点水(四点底)「灬」

也有人将框、底都称为「旁」,如走之旁。无论如何,偏旁的名称只为口头沟通文字方便,并没有一定正确的名称。

影响

使用姓名笔画算命时,许多流派坚持必须将偏旁以部首的笔画数计算,就是受到了部首的影响。例如「阳」(繁体计算:阝?#91;)字不算12笔,而算17笔(计算「阜」字笔画而不算「阝」的笔画)。

部首

纵然中国大陆目前使用汉语拼音排列的字典比部首排列风行,台湾的字典仍采用部首排列为主。

部首检字在不知道文字读音时,有其不可替代性。例如日本人想要查汉和字典时,几乎就是不会念该汉字的关系。读音检索的汉和字典会失去其实用性

另外,部首分类也是使用汉字之文化圈少数的共通点。例如中国大陆的国标码使用汉语拼音排列、日本的JIS使用汉字日文音读排序,在制定Unicode时,由于有些汉字为某地特有,在其他地区可能没有读音;并为了考虑各方都能接受的排列法,最后选择了康熙字典214部首作为Unicode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排序的方式。(台湾的大五码则使用笔画数为主,部首为辅的顺序。但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有汉字并合的问题,很多并合的文字在各地笔画数不同,故Unicode采部首为主、先繁后简、笔画为辅的方式。)

繁体中文字典部首

以康熙字典为准。

1划

一 | 丨 | 丶 | 丿(乀乁) | 乙(?#93;乛) | 亅

2划

二 | 亠 | 人(亻) | 儿 | 入 | 八 | 冂 | 冖 | 冫 | 几 | 凵 | 刀(刁刂) | 力 | 勹 | 匕 | 匚 | ?#91; | 十 | 卜 | 卩 | 厂 | 厶 | 又

3划

口 | 囗 | 土 | 士 | 夂(部分字典可能省去此部首) | 夊 | 夕 | 大(夨) | 女 | 子(孑孒孓) | 宀 | 寸 | 小 | 尢(尣) | 尸 | 屮 | 山 | 巛(巜川) | 工 | 己(已巳) | 巾 | 干 | 幺(乡) | 广 | 廴 | 廾 | 弋 | 弓 | 彐(彑) | 彡 | 彳

4划

心(忄) | 戈 | 户 | 手(扌才) | 支 | 攴(攵) | 文 | 斗 | 斤 | 方 | 无(旡) | 日 | 曰 | 月 | 木(朩) | 欠 | 止 | 歹(歺) | 殳 | 毋(毌母) | 比 | 毛 | 氏 | 气 | 水(氵氺) | 火(灬) | 爪(爫) | 父 | 爻 | 爿(丬) | 片 | 牙 | 牛(牜) | 犬(犭)

5划

玄 | 玉(王玊) | 瓜 | 瓦 | 甘 | 生 | 用 | 田 | 疋 | 疒 | 癶 | 白 | 皮 | 皿 | 目 | 矛 | 矢 | 石 | 示(礻) | 禸 | 禾 | 穴 | 立

6划

竹 | 米 | 糸(糹) | 缶 | 网(罒) | 羊 | 羽 | 老(耂) | 而 | 耒 | 耳 | 聿(肀) | 肉(月) | 臣 | 自 | 至 | 臼 | 舌 | 舛 | 舟 | 艮 | 色 | 艸(艹) | 虍 | 虫 | 血 | 行 | 衣(衤) | 襾(覀西)

7划

见 | 角 | 言(訁) | 谷 | 豆 | 豕 | 豸 | 贝 | 赤 | 走(赱)| 足 | 身 | 车 | 辛 | 辰 | 辵(辶) | 邑(阝在右) | 酉 | 釆 | 里

8划

金(釒) | 长(镸) | 门 | 阜(阝在左) | 隶 | 隹 | 雨 | 青(靑)| 非

9划

面| 革 | 韦 |韭|音|页| 风 | 飞 | 食(飠) | 首 | 香

10划

马 | 骨 | 高 | 髟 | 斗 | 鬯 | 鬲 | 鬼

11划

鱼 | 鸟 | 卤 | 鹿 | 麦 | 麻

12划

黄 | 黍 | 黑 | 黹

13划

黾 | 鼎 | 鼓 | 鼠

14划

鼻 | 齐

15划

齿

16划

龙 | 龟

17划

简化中文字典部首

以汉语大字典为准

1笔

一 | 丨 | 丿 | 丶 | 乛(??#93;乙)

2笔

十 | 厂(?) | 匚 | 卜(?) | 冂(?) | 八(丷) | 人(亻入) | 勹 | 儿 | 匕 | 几(?) | 亠 | 冫 | 冖 | 凵 | 卩(?) | 刀(刂?) | 力 | 又 | 厶 | 廴

3笔

干 | 工 | 土(士) | 艹(艹) | 寸 | 廾 | 大 | 尢(兀尣) | 弋 | 小(?) | 口 | 囗 | 山 | 巾 | 彳 | 彡 | 夕 | 夂 | 丬(爿) | 广 | 门(门) | 宀 | 辶(辵) | 彐(?彑) | 尸 | 己(已巳) | 弓 | 子 | 屮 | 女 | 飞(飞) | 马(马) | 幺 | 巛

4笔

王(玉) | 无(旡) | 韦(韦) | 木(朩) | 支 | 犬(犭) | 歹(歺) | 车(车) | 牙 | 戈 | 比 | 瓦 | 止 | 攴(攵) | 日(曰?) | 贝(贝) | 水(氵氺) | 见(见) | 牛(?) | 手(扌?) | 气 | 毛 | 长(镸长) | 片 | 斤 | 爪(爫) | 父 | 月(?) | 氏 | 欠 | 风(风) | 殳 | 文 | 方 | 火(灬) | 斗 | 户 | 心(忄?) | 毋(母)

5笔

示(礻) | 甘 | 石 | 龙(龙) | 业 | 目 | 田 | 罒 | 皿 | 生 | 矢 | 禾 | 白 | 瓜 | 鸟(鸟) | 疒 | 立 | 穴 | 疋(?) | 皮 | 癶 | 矛

6笔

耒 | 老(耂) | 耳 | 臣 | 覀(西) | 而 | 页(页) | 至 | 虍(虎) | 虫 | 肉 | 缶 | 舌 | 竹(?) | 臼(?) | 自 | 血 | 舟 | 色 | 齐(齐) | 衣(衤) | 羊(??) | 米 | 聿(肀?) | 艮 | 羽 | 糸(纟糹)

7笔

麦(麦) | 走 | 赤 | 豆 | 酉 | 辰 | 豕 | 卤(卤) | 里 | 足(?) | 邑(阝在右) | 身 | 釆 | 谷 | 豸 | 龟(龟) | 角 | 言(讠) | 辛

8笔

青 | ?[] | 雨(?) | 非 | 齿(齿) | 黾(黾) | 隹 | 阜(阝在左) | 金(钅) | 鱼(鱼) | 隶

9笔

革 | 面 | 韭 | 骨 | 香 | 鬼 | 食(饣飠) | 音 | 首

10笔

髟 | 鬲 | 斗 | 高

11笔

黄 | 麻 | 鹿

12笔

鼎 | 黑 | 黍

13笔

鼓 | 鼠

14笔

17笔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0: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