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肥荚红豆 |
释义 | 【科学名称】中文名:肥荚红豆 拉丁名:Ormosia fordiana 【植物科属】豆科红豆属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17米,胸径可达20厘米;树皮深灰色,浅裂。幼枝、幼叶密被锈褐色柔毛,老则渐脱落而毛稀。奇数羽状复叶,长19~40厘米;叶柄长3.5~7厘米,叶轴长5.5~15.5厘米,叶轴在最上部一对小叶处延长3~15毫米生顶小叶;小叶(2~)3~4(~6)对,薄革质,倒卵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稀椭圆形,顶生小叶较大,长6~20厘米,宽1.5~7厘米,先端急尖或尾尖,基部楔形或略圆,上面中脉凹陷,下面隆起,侧脉约11对,与主脉成40°角,侧脉和细脉两面均不明显,上面无毛,下面被锈褐色平贴疏毛或无毛;小叶柄长6~8毫米,上面有沟槽及锈色柔毛,后脱落。圆锥花序生于新枝梢,长15~26厘米;总花梗及花梗密被锈色毛。花梗6~12毫米;小苞片2枚,生于花梗顶端,披针形,长约3~5毫米,密被锈褐色毛;花大,长约2~2.5厘米;花萼长1.5~2厘米,淡褐绿色,萼齿5,深裂,长椭圆状披针形,微钝头,上部2齿联合至萼的中部以上的三分之二处,密被锈色短毛,萼筒短;花冠淡紫红色,长约1.5厘米,旗瓣圆形,兜状,上部边缘强度内折,近基部中央有一黄色点,柄短厚,扁平,龙骨瓣与翼瓣相似,椭圆状倒卵形,先端钝,柄短;雄蕊10,不等长,全部发育,花丝基部粗扁;子房扁,密被锈褐色绢毛,常具4粒胚珠,花柱在顶端内卷,约与雄蕊等长,近光滑无毛。荚果半圆形或长圆形,长5~12厘米,宽5~6.8厘米,先端有斜歪的喙,果颈扁,长5~10毫米,种子处凸起,果瓣木质,开裂,厚约2毫米,外面有毛或近无毛,淡黄色,内壁象牙色,具光泽,无隔膜,边缘微厚,反卷;具宿存花萼,有种子1~4粒;种子大,长椭圆形,两端钝圆,长2.5~3.3厘米,径1.7~2.7厘米,种皮鲜红色,薄肉质,干后脆,种脐近圆形,径3~4毫米,平坦,位于长短轴之间。花期6~7月,果期11月。 【地理分布】产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南至东南部)。生于山谷、山坡路旁、溪边杂木林中,散生,海拔100~1400米。越南、缅甸、泰国、孟加拉也有分布。 【经济用途】木材纹理略通直,可作一般建筑和家具用材料。为海南五类用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