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恩施红旗大桥
释义

简介

恩施红旗大桥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市市区北侧清江上游红庙下官田,东接恩施经济开发区,西接旗峰坝村旗峰大道。工程自2008年11月26日破土动工,预计2010年年底完工。

桥梁结构

红旗大桥总长340.6m,东岸红庙侧接线约123.7m,西岸旗峰坝侧接线444.193m。桥梁按照城市A级道路标准设,桥面宽26米,双向4车道。

主桥结构体系为双索面自锚式混凝土悬索桥,主跨为152m,边跨为65m 25m,主梁为五跨连续箱梁,主缆中心距17.7m,吊索沿顺桥向间距6m。

主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采用线形流畅的鱼腹式箱型截面,单箱三室,主跨截面顶面宽26.0m,截面顶、底板厚度均采用25cm,腹板厚40cm。每隔6m对应吊索处设置一道30cm厚的横隔梁,在1、4号墩支点处设置一道有200cm厚的横梁,桥塔处设置有一道160cm厚的横梁。主梁在主缆索股锚固点设置有实心锚固体。主梁除在墩台处设有竖向支承支座外,在桥塔处下横梁也设置有竖向支承支座。

索塔和基础采用分离式承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每个塔柱下设4根桩,桩径均为2.4m,桩长35m。承台平面尺寸10.2m×10.2m、厚3.0m,承台顶设1.0m高塔座。索塔采用凯旋门型桥塔,塔柱采用矩形实心截面,截面尺寸3.4m(顺桥向)×2.5m(横桥向)。索塔设上、下两道横梁,上、下横梁截面均采用矩形空心截面,下横梁高2.9m,上横梁下缘采用拱型,下横梁采用预应力结构,每个横梁设置17根15.2-19的预应力钢绞线。

主缆采用预制平行钢丝索股(PPWS)。主缆直径324mm,每根主缆由37股平行钢丝编制而成,每根索股由91丝φ5的平行钢丝组成。索股锚头采用套筒式热铸锚,在锚杯内浇铸由98%锌和2%铜组成的合金。主缆经散索套后,呈辐射形散开,分别锚固在主梁锚块上。

索鞍采用铸焊组合式、可滑动;散索构造采用散索套,散索套下端带耳板,耳板上留栓孔,在混凝土加劲梁上预埋散索套耳板座。

吊索及索夹上端采用销接式,每根吊杆索体为91φ7镀锌高强钢丝,下端采用带连接拉杆的冷铸锚,吊杆通过下端的连接拉杆张拉到位后,采用锚螺母锚固。索夹采用上、下对合型,两半索夹用螺杆相连夹紧。

建设进程

2005年5月,恩施市红旗大桥及其接线工程于完成项目可研并下达计划批复。

2005年底,申报国家开发银行贷款立项建设。

2007年8月,州规划委员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红旗大桥凯旋门吊桥桥型方案。

2010年5月,红旗大桥锚道挂索完成。

建桥意义

红旗大桥及接线工程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恩施市城市总体规划;有助于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土地等资源;有助于贯通城市环线拉动城市骨架向北延伸。 大桥建成后,将为拓宽城市骨架,加快开发区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