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单元顶极论
释义

单元顶极论(monoclimax hypothesis)

在20世纪初就已基本形成。这个学说的首创人是H.C.Cowles和F.E.Clements(1916)。

在同一气候区内,无论演替初期的条件多么不同,群落总是趋向于减轻极端情况而朝向顶极方向发展,从而使得生境适合于更多的生物生长。演替初始的先锋群落可能极不相同,但演替过程中群落间的差异会逐渐缩小,逐渐趋向一致,最终均会发展成为一个稳定的气候顶极群落。

在一个气候区内,除了气候顶极群落之外,还会出现一些由于地形、土壤或人为等因素所决定的稳定群落。为了和气候顶极群落相区别,可将它们统称为前顶极阶段。

前顶极的类型:

亚顶极 指气候顶极阶段以前的一个相当稳定的演替阶段。如内蒙古高原的羊草草原是大针茅草原的亚顶极阶段。

偏途顶极 也称干扰顶极。由强烈而频繁的干扰因素所引起的相对稳定的群落。如在美国东部因常遭火烧而长期保留的松林阶段。

预顶极 也称先顶极。由于局部气候比较适宜而产生的一种稳定群落。如草原气候区内出现的森林群落。

超顶极 也称后顶极。由于局部气候条件较差而产生的稳定群落,如草原区内出现的荒漠植被片段。

无论哪种形式的前顶极,如果时间足够的话,都能够发展为气候顶极。

在自然状态下,总是表现为进展演替,而不可能是后退的逆行演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7:4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