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比特之境: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研究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9月1日) 外文书名: Bit Boundary: A Study of Literary Production in the Internet Age 平装: 421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00499220 条形码: 9787500499220 商品尺寸: 23.8 x 16.8 x 1.8 cm 商品重量: 540 g 作者简介陈定家,湖北红安人,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审,研究生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做过编辑、记者和老师,写过诗歌、小说和散文,担任过大学生知识竞赛评委,客串过中央电视台人文节目,兼任过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文摘》执行主编,参与过“中国文学网站”创建工作,当下从业《中国文学年鉴》;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史哲》、《人民日报》等刊物和报纸上发表论文和评论200余篇;主要著作有《隐形手与无弦琴:市场语境下的文学生产研究》(2007)等三部;主编有《全球化与身份危机》(2003)、《审美现代性》(2011)、《身体写作与文化症候》(2011)等四部;参编与参著《审美文化的当代形态》(2002)、《网络文学论纲》(2003)、《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2003)、《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2004)等十余部;主译《21世纪休闲哲学》(2000)、《虚构与想象》(2002)等四部;主持和参与“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研究”、“超文本与互文性研究”等国家与省部级课题十余项;荣获各类学术奖励若干。弃书读屏,网耕不辍;赛博为家,天宽海阔。 内容简介《比特之境: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研究》重点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网络时代文学生产与消费的技术文化背景;主要包括网络时代的媒介变迁、“后信息时代”的文学生存状况、互联网与文学艺术的革新等问题。(2)文学生产的网络化问题;重点讨论了“文本”与“超文本”、“超文本”的发展历程、“写读者”与互动性、“超文本”的局限与陷阱等问题。(3)“博客崛起”与网络文学;包括博客写作的基本特征、中国博客的发展与趋势、“博客文学现象批判”等,以博客写作与文学关系作为研究个案,考察了网络时代文学生产所发生的一些重要变化。(4)文学消费方式的革命;主要涉及文学的影视化、文学的数字化阅读等问题,并以“手机小说”为例,对文学消费的新动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5)数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包括市场化背景下的文学经典、作为文化资源的文学经典、经典数字化与新媒介诗学等内容,还具体讨论了网络“恶搞”、“百家讲坛”、“虚拟图书馆”等大众广泛关注的文化现象对文学的意义及其对文学生产与消费的影响。 目录前言 第一章 比特之境:文学的数字化生存 ——网络时代文学生产与消费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网络时代与媒介变迁 一 从“原子”到“比特”的跃迁 二 通向智能社会的“比特之门” 三 后信息时代的文学生存状况 第二节 通向智能社会的“信息高速” 一 文学:从市场化到信息化 二 网络:国际信息高速公路 三 数字“四库”与电子读物 第三节 互联网与文学艺术的革新 一 “互联网上的文学风景” 二 网络文学研究现状描述 三 互联网与文学艺术的革新 第二章 超文本:文学生产的网络化 第一节 文本与超文本 一 传统文本的“超文本性” 二 从“文本”到“超文本” 三 网络“超文本”的魅力 第二节 超文本的存在本质与发展历程 一 如何理解“超文本” 二 超文本的发展历程 三 “非线性”与“迷路”问题 第三节 超文本与互文性 一 “写读者”与互动性 二 “去中心”与互文性 三 超文本的局限与陷阱 第三章 博客崛起与网络文学 第一节 “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 一 无以名状的“博客” 二 “简明博客编年史” 三 博客写作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博客”的大众化趋势 一 中国博客的发展与趋势 二 学界对博客潮流的回应 三 博客写作与博客文学 第三节 越名任心的博客文学 一 信马由缰的“名人博客” 二 “博客文学现象批判” 三 “暴露癖”与“自恋狂” 附:中国内地博客大事记 第四章 文学消费方式的革命 第一节 “触电”:文学的影视化 一 电影与文学的不解之缘 二 尴尬的“红楼梦中人” 三 名著影视化的困惑与启示 第二节 文学消费方式的革命 一 eBook:“天堂存在的证据” 二 数字化的“永恒之境” 三 网版小说“姑妄言” 第三节 风生水起的手机小说 一 石田制造的拇指族神话 二 千夫长一字百元的《城外》 三 手机小说的品质与个性 第五章 数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 第一节 市场化背景下的文学经典 一 定义:究竞什么是“文学经典”? 二 悖论:“经典化”与“去经典化” 三 戏仿:市场与网络语境中的文学经典 第二节 作为文化资源的文学经典 一 开发经典“不朽的地方” 二 改编与“恶搞”的市场策略 三 普及经典的《百家讲坛》 第三节 经典数字化与新媒介诗学 一 OCLC:经典的在线传播与虚拟馆藏 二 Google:搜索引擎的功能与文化意义 三 Podcast:读图时代的数字媒介诗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