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百龄机 |
释义 | 产品创制上个世纪初年,上海大亨黄楚九步入中年之后,经常吃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因而消化 功能减弱,食欲不振,大便秘结。自己配一些中药吃,疗效并不好。有位高手给他开了 一副药,黄楚九吃了不仅症状大减,而且此药竟成了他又一株"摇钱树",给他带来巨大 财富。这位高手是谁呢?就是黄楚九的大女婿臧伯庸,而这味药,就是当时赫赫有名的: 百龄机。 药剂轶闻据有关文章记述,黄楚九选臧伯庸为婿,制售"百龄机",原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他 的四房妻子生有三男六女。三个儿子从小娇生惯养,皆不成才。那么,这一大摊家业由 谁来继承?黄楚九把希望寄托在女婿身上。他有六个女儿,如果有六个精明强干的女婿 ,也一样继承他的家业。所以,黄楚九对于选婿,十分重视。 当长女到了结婚年龄,他就开始物色女婿。他把他认识的年轻人认真挑选一番,中 意的一个也没有。后来想起过去在北京认识一位名士叫臧瑜,他有个儿子叫臧伯庸,长 得英俊挺拔,一表人才,而且志向高远;准备东渡日本学医。黄楚九便给臧瑜写信,表 示要把长女嫁给他儿子为妻。臧瑜很快回信,欣然表示同意。一九一二年,臧伯庸去日 本留学归来,便择吉日与黄楚九长女黄淑贞完婚。臧伯庸有知识、有才干,果然成了黄 楚九在事业上的得力助手。 臧伯庸在上海静安寺路斜桥弄开了一家伯庸医院,购进X光机、人工太阳灯、镭锭照 射机等,成为当时上海比较现代化的华人医院。伯庸医院开业不久,因臧伯庸医术高明 ,名声大振。老中医黄楚九患病,还得由女婿诊治。他给老丈人开的具有滋补、开胃、 润肠等多种功效的药,被黄楚九发现,这是一种对老年人普遍适用的药,如果推广开来 肯定能畅销。黄楚九把他的想法和女婿说了,臧伯庸表示赞同。他们商量该药用什么名 字合适。黄楚九说: "百灵剂如何?" "不妥。"女婿说,"世界上哪有'百灵'的药品,别人一听就知道这是一种宣传广告, 是推销手段,不如改为'百龄剂',取其延年益寿之意。" "好,甚好!"黄楚九说。他想,到底是洋博士,深明事理,竟胜我一筹。 歪打正着黄楚九与女婿将药名起好后,又请谋士拟了一篇销售"百龄剂"的广告,送到报馆刊 登。谁知第二天报纸登出来时,排字工人将"剂"字误排成"机"字。"百龄剂"成了"百龄机 ",这可如何是好?如果登报更正,新药还未问世,名字就弄错了,影响不好,也不吉利 。黄楚九正在发愁之时,一位朋友说道: "可以不用改,用'机'字更好。'机'可以作为'机体'解释,即常服用此药,使人具有 可达百龄之机体。" 还有一位朋友说: "中国的药名,都是叫丸、散、膏、丹、汤、剂、片等等,把药名称为'百龄机',可 以突破常规,不落俗套,分外新颖。" "好!"黄楚九说道,"只好将错就错吧!"于是,决定此药正式命名为"百龄机"。 广告攻势一九二三年,百龄机由中法大药房投入批量生产,但是未用中法大药房的名义,而 是虚设一个"九福公司"。黄楚九认为该药万一砸了牌子,不会祸及厂家或商号。百龄机 试销后,很多老年人争相购买,反响不错。黄楚九认定这种药一定能畅销,决定大张旗 鼓地进行宣传。除了在报纸上大做广告之外,还雇用大批人到市内各处张贴广告。在电 线杆、广告牌、房角屋墙等公共场所,随处可见"百龄机"如何好的广告。 一九二三年十一月,黄楚九在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七一0号租赁了一幢五开间 的三层大楼,使虚设的"九福公司"成为实体","百龄机"用的是"九福牌"商标,图像上九 只蝙蝠围绕一个"福"字飞,"九"表示多,"蝙蝠"为福,多福多寿之意。"九"还与黄楚九 的"九"字一脉相通,这个商标实际上也是黄楚九本人本家的徽号。 黄楚九为了销售"百龄机",煞费苦心,采用了各种招术,简直使人难以想象。 他除了请人在报刊上刊登广告,挖空心思鼓吹宣传外,还别出心裁,用特大的风筝 ,上挂箱箱,内装广告、海报,将风筝放飞,飞到市内上空,箱笼自动打开,宣传"百龄 机"广告、海报满天飞舞,飘飘落下。引得街上万人驻足,争抢海报。 黄楚九又嫌风筝飞得不够高,租了一架直升飞机,在整个大上海,遍撒"百龄机"广 告。 黄楚九还在炎热的夏季,大量订做印有"百龄机"的广告的纸扇,免费赠送顾客。南 方天热,人人手不离扇,广告随人而走,遍布上海及全国各地。黄楚九还不惜工本精印 了几万册《百龄机画报》,主要内容是宣传、表扬"百龄机"功效,上面印有照片、用户 来信等宣传材料。黄楚九登报声明,用户只需随函附上二分邮票,即可免费寄赠画册。 结果,索要者不计其数,使邮局应接不暇,日夜用麻袋装运分发。 此外,黄楚九还特制大批"百龄机热水瓶"、"百龄机毛巾",按成本廉价委托出售。 还印制"百龄机美人图月份牌",赠给购买"百龄机"的顾客。在一九二八年,黄楚九又别 出心裁,宴请一百多位七八十岁的"老寿星",请他们合影留念,把照片在报上刊登,题 名为"百龄大会"。说明这些老寿星之所以延年益寿,是因为服用"百龄机"的结果。 黄楚九做广告不惜花费巨资,这是许多商人难以相比的。他用在广告上的费用,占 总开支的五分之一以上。他深知宣传在经商活动中的重大作用,广告费用和所得到的巨 额利润相比,只不过是钓得大鱼的小小鱼饵而已。 丰厚收益一九二三年,从黄楚九服用一副药起,到一九二六年,短短三年时间,"百龄机"给 他每年赚得五十万元。一九二六年,高达一百二十万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