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J.P.缪勒 |
释义 | 简介约翰内斯·缪勒 [Johannes Peter Müller 1801.07.14-1858.04.28],德国生理学家。出生于德国科布伦茨(Koblenz)的一个家境宽裕的手工业者家庭,因躁郁症自杀于德国柏林。 他的父亲是制鞋匠,缪勒从小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智力和对自然的热爱。1819 年入波恩大学习医,在大学期间写的论文《关于胎儿的呼吸作用》受到学院的嘉奖,1822 年获医学博士。之后赴柏林通过医师资格考试,获得证书后返回波恩私人执业。1824-1833 年间任教于波恩大学,初为讲师,1829 年升任教授。1833 年荣任柏林大学为他特设的解剖学与生理学讲座,成为当时生理学界的权威学者。后来著名的生理学家 赫尔姆霍茨、E.杜布瓦-雷蒙就是此时期缪勒的学生。缪勒在此两所大学任教期间,每隔 7 周发表一篇研究论文,如此研究成绩,一直维持 30 年之久。 缪勒二十出头即狂热地迷恋于活体解剖和动物实验。到 25 岁时,他已完成两大本视觉生理学方面的著作,但自己也开始受到躁郁症的折磨。26 岁时,刚成为教授的他终于娶下恋爱已久的未婚妻,但躁郁症更加严重,使其在 5 个月的时间内既不能工作,也无法进行研究。39 岁时,当后来者在生理学研究中超越他时,他又一次受到躁郁症的打击。该病症对他的第三次打击是在其 47 岁之时,起因于他与 1848 年的大革命政见不合;1858 年,也即他 57 岁时,该病症第四次袭来,终于使他的生命以自杀告终。 理论与贡献缪勒是实验生理学和感官生理学的创建人之一,是 19 世纪最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他在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都有重大贡献。他早期从事于感觉生理学的研究,涉及反射活动的三个方面: 1.从感觉器官到脊髓背根的冲动; 2.神经的连结; 3. 冲动神经前根向肌肉输出。 转入柏林大学后则转而研究起动物学和比较解剖学。以后,他又从蛙等动物身上分离出神经 - 肌肉进行实验,用电刺激研究了蛙腿肌肉收缩的条件。这些实验成为电生理学的最初进展之一。19 世纪 40 年代他又转入比较解剖学与动物学的研究,出版了有关盲鳗的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神经系统以及有关文昌鱼研究的专著。此外,他还从事过海洋动物特别是棘皮动物的研究。但在晚年,当他的学生们正致力于以理化方法探讨生命现象时,他却热衷于对生物形态描述,并且始终是一位活力论者。 脊髓反射理论在生理学方面,缪勒的研究最早受到重视的是,他经由实验研究提出的反射理论。在他之前,苏格兰解剖学家贝尔(Charles Bell,1774-1842)在 1811 年提出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功能不同的理论。稍后,法国生理学家马戎第(Francois Magendie,1783-1855)在 1822 年也提出了类似的理论。两人的理论合在一起,即成为生理学上的贝尔 - 马戎第定律(Ball - Magendie law)。贝尔 - 马戎第定律的基本要义是,负责传导神经冲动的神经元,按其不同性质分为两种:一种是感觉神经元(sensory neuron),感觉神经元的功能是负责将感官接受外界刺激时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系中的脊髓背根,脊髓背根就是中枢神经中首先接受感觉神经传来神经冲动的神经组织。另一种神经元是运动神经元(motor neuron),运动神经元的功能是负责肌肉或腺体的活动反应,控制运动神经元的神经组织是脊髓腹根。1831 年,缪勒以青蛙为对象实验研究的结果,证实了贝尔理论的正确性,并进而发现反射过程中有三段神经活动: 1.感觉器官接收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先传到脊髓背根; 2. 脊髓神经发生连结作用; 3.由脊髓腹根神经传出冲动至肌肉或腺体表现出反射活动。 此即缪勒反射理论要义。此外,他还研究了脑神经的感觉与运动成分,确定三叉神经第一、第二分支为感觉型,第三分支除感觉纤维外,还有运动纤维;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都是混合型,舌下神经是运动型。通过他的研究,使人们第一次对神经系统有较全面的科学认识。 神经特殊能量论早期的生理心理学家认为,任何感觉神经都可以传导任何种类的感觉数据至大脑,正如一根管子可以传送任何泵入里面的物质一样。但有许多问题他们无法解释,比如说,为什么光学神经只传递视觉图像至大脑,而听觉神经只传导声音呢?缪勒则提出一套令人信服的理论。他和歌德相识并受他的色彩学的影响,对于视觉进行了生理学观察和研究,1826 年发表论文《人与动物视觉的比较生理学》,文中第一次提及他的“神经特殊能量学说”。1838 年出版的《人类生理学手册》一书中,阐述了神经特殊能量论(doctrine of specific Helveenergies)。神经特殊能量论的基本要义是:不论感官如何受到刺激,每种感官神经将导致一种感觉而没有其他感觉。由刺激引起的感觉经验,乃是决定于刺激所引起的神经活动,而非决定于刺激本身的特征。换言之,感觉经验主要是脑的作用,而非单纯刺激作用。以视觉为例,无论刺激的性质如何,凡是引起视神经冲动者,都会产生视觉经验。除光刺激之外,如果闭起眼睛用手指轻压右眼的右边,此时左视野内即会产生光的视觉。此一现象说明不属于光的机械性刺激照样会引起和光刺激同样的视觉经验。他甚至还在自己身上做一些虽小但却起着决定作用的实验。例如,当按压紧闭的双眼时,压力不会引起声音、味觉或口感,只会闪出光线。根据缪勒的研究,神经特殊能量具有三种特征: 1.每一感官均有其相对应的刺激(某种刺激引起某种感官的感觉经验); 2. 同一刺激作用于不同感官时,将引起不同的感觉经验; 3.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官时,可引起同一感觉经验。 缪勒的神经特殊能量论,为德国理性主义者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由指压眼眶引起视觉经验的事实看,中枢神经的活动并非单纯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而产生反应,而是主动地对传来的讯息加以组织后做出解释。换言之,心是主动的,而心的主动性并非得自学习经验,而是得自先天本性。 缪勒的生理学研究,之所以被认为具有心理学的贡献,主要是因为他在解释生理作用时经常涉及心的作用。而且,缪勒的研究对以后的生理心理学影响甚大,后来赫尔姆霍茨和 E.梅林的色觉理论,都是受了缪勒的影响。 主要著作1826年发表《视觉比较生理学》,由于内容丰富,包括人类及动物视觉方面大量新资料而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其中第一次提及他的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1833~1840年,分卷出版了《人类生理学手册》。此书影响极大,成为生命过程的机械概念的初声。其中除系统论述神经特殊能量学说外,并详细论述了实验心理学和一系列心理学问题。 1826年出版《论虚幻的视觉现象》,其中论说各种鬼怪神奇视觉所以会发生的可能的生理原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