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惠久 |
释义 | 周惠久(1909 03.01 - 1999 02.09),材料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金属材料、热加工、热处理、材料强度等方面的科技工作和教育事业。他创立多次冲击抗力理论,在低碳马氏体的理论和应用方面作出贡献,并阐明了金属材料强度塑性韧性合理配合的规律性,对中国材料强度学科的建立起了推动作用。 中文名:周惠久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沈阳市 出生日期:1909年3月1日 职业:中国科学院院士 毕业院校: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 主要成就:创立“多次冲击抗力理论” 生平简介出生周惠久,1909年3月1日出生在辽宁省沈阳市的一个贫民家里,祖籍浙江省绍兴县。其父早亡,其母克勤克俭,把心血倾注在培育子女成才上,周惠久自幼就树立了刻苦求学的志向。 学习1927年周惠久在沈阳第一中学高中毕业,同年考入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前身)土木系结构工程专业,学习铁道桥梁。他以勤工俭学的微薄收入度过了四年大学生涯。他白天学完全部功课,晚上则在图书馆里博览书刊,还给《东方杂志》撰写了一系列科学文章,题材广泛,从紫外光、电视、基本粒子到功能材料等。以后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表明,这些文章正是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新领域。当时,稿酬虽然是他一项重要的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在勤工剑学中锤炼了周惠久的意志,扩大了他的视野。 1931年周惠久大学毕业,获工学士学位。9月1日回沈阳到东北大学任助教。9月18日,日本侵略军悍然侵占中国东北三省。为了不在日伪统治下作亡国奴,周惠久毅然南下,到北平靖华大学任助教,除辅导结构力学外,还讲授过材料试验、测量学等课程。1935年他考取公费留学,赴美国学习。 他先到伊利诺依大学力学系攻读硕士学位,导师摩尔(H.F.Moore)是一位著名的研究金属疲劳的科学家。周惠久不仅以优秀的成绩修满了全部学分,而且善于动手,锐意提高试验技巧。他因成绩优异被遴选为“荣誉协会”(Hon0urSo-ciety)会员,获著名的“ΣX”证书。摩尔对周惠久非常赏识,指导他从事“钢轨疲劳”课题的研究。1936年伊利诺伊大学授予他力学硕士学位。 科研周惠久原想从力学入手来解决机械工程中的失效问题,经过一年的科研实践,他感到单靠力学不能解决全部问题,还必须深入研究材料本身。于是他转学到密歇根大学化工冶金系,决心从头开始修完另一组课程,并进行“晶界的X线观察”研究。1938年他又获密歇根大学冶金工程硕士学位。 在此期间,蓬勃兴起的汽车工业引起了他的很大兴趣,正是汽车工业体现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也推动着材料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1937年暑假,他曾参加通用汽车公司主办的汽车学院师资班学习,并获得毕业证书。 就这样,他知难而进,勇于探求,不仅获得了双硕士学位,还在力学、冶金和机械制造三方面打下了基础,在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和生产经验诸方面大获丰收,这些对他以后一生的事业起着重要的作用。 贡献1937年7月7日,震惊世界的芦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大举进攻,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全民族抗战的消息传到大洋彼岸。周惠久在美国还有一年公费留学机会,而且依利诺依和密歇根大学的两位导师都让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为了抗日救亡,周惠久毅然提前回国,和一些爱国留美学生一起来到大后方。 1938年9月他到昆明西南联大机械系和航空系任教授,并在清华大学航空研究所兼职。 为了更直接地对抗日战争作出贡献,1941年他转到陆军机械化学校战车机械工程研究所工作,1942年任所长,主要研制战时急需的汽车配件,特别是在材料代用方面进行研究;同时还在该校下属的机械化工程学院任教,培养车辆工程专门人材。 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目睹国民政府的黑暗与腐败,决心离开这些单位,转到重庆大学,中央大学的机械系和航空系任教授。 1946年暑假,他随中央大学回到南京;同年冬,到善后救济总署工矿委员会兼职。 1947~1949年他到交通大学任教授,1948年起兼任无锡开源机器厂(现无锡机床厂)总工程师。在开源厂工作期间,他致力于提高铸、锻、焊、热处理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他领导研制国内稀缺而又急需的机器设备,为中国生产了第一台立式车床和蔴纺机等。 1952年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和教学改革,周惠久又回到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任教授,参加筹建金属学热处理专业,并担任金属试验室第一任主任。 1954年转到新成立的铸工教研室任主任。他拥护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交通大学西迁的决定,1958年率全家迁到西安,任机械制造系主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国家科委成立后,担任科委技术科学组成员,并兼机械学组副组长。 1963年高教部批准西安交通大学成立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室,任主任; 1979年经批准升格为研究所,他任所长。 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0~1984年,周惠久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 周惠久教授还曾历任西安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名誉主席,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所名誉所长,陕西省科协副主席等职务,曾当选为陕西省第五届人大代表。 此外,周惠久教授还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材料学会理事长,热处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理化检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机械工业部热加工专业,金属材料热处理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 在西安交通大学任职期间,率先开设并改革充实“金属力学性能”课程。起草并组织协调全国科技规划中机械制造材料强度中心问题的研究工作。筹建并领导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所,为我国材料强度科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多冲抗力、疲劳缺口和过载敏感度、塑性等方面,论证了提高材料使用强度水平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开展低碳马氏体强化及其综合机械性能的研究,突破了对低炭钢选材用材的传统观念。总结并推广“发挥金属材料强度潜力——强度塑性、韧性的合理配合”的理论成果,取得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先后有五项成果获国家级大奖。著有《金属机械性能》教科书和《机械工程手册》的“材料强度篇”,撰写《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金属力学性能条目,并在《机械工程学报》、《中国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为国家培养金属材料人才早在1938年,周惠久就在西南联大首次开设“金相学及热处理”、“材料学”、“铸造学”等课程。1952~1957年他在交通大学任教授,积极参加教育改革。他刻苦学习俄语,努力吸取苏联教材中的先进内容,并结合中国生产实际,为金相、铸工两个专业连续开设了“金属学”、“材料的检验和试验”、“铸造合金”、“铸件质量控制”等新课程。1954年他受高教部委托在大连主持制订中国第一份《金属学及热处理》统一教学大纲。以后他又翻译了苏联《金属学导论》教材。1954年他还响应国务院号召,亲自带领金相专业师生到榆次经纬纺织机械厂进行生产实习;1955年又代表交通大学总管全校在东北地区的生产实习,总结师生下厂的经验。1959年他着手进行“金属机械性能”课程的改革,大大扩充内容,把金属材料成分-组织-性能关系和机械零件的失效及其预防紧密结合起来。由他主编的中国第一本《金属机械性能》教材于1961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周惠久教授还长期担任中国金相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主席,为各门专业课程的教材建设呕心沥血。1963年他是第一批招收研究生的导师;1979年恢复研究生制度后,他又是第一批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导师。他还担任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学科评议组冶金、金属材料及热加工组组长。除了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外,他还注重科学普及教育工作。70年代,受一机部、煤炭部和陕西省委托,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了多期材料强度短训班,吸收工矿企业的老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他亲自讲课,并回答学员提出的生产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周惠久教授的教育思想有两个特点。第一是理论联系实际。长时期来他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他总是以身作则,劝勉学生到工厂去,向生产学习,向工人学习。第二是提倡独立思考。他对英、美和原苏联的两大学术体系有深入的研究,能够汲取两者之所长,摒弃两者之所短。在教学工作中,他善于启发学生,不要迷信书本,要从实际出发。他多次亲自指导生产实习,使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周惠久教授从事教育事业半个多世纪,可谓“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中有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学校长、专家教授,有的担任部、局或省、市的领导,还有不少是国家级有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他尊重人才,爱护青年,循循善诱,爱才若渴。个别学生很有才华而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后,他仍然非常关心。对青年他始终热情帮助而又严格要求。针对大学中出现的“厌学风”和“读书无用论”,他以焦急的心情在校刊上发表文章,指出“不学无术最不足取”,勉励同学们珍惜青春年华,学好知识和本领,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为祖国、社会、人类作出应有的贡献。 1989年,在其80岁高龄时,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由他主编的大型教学参考书《材料强度学》。这是他给前来祝寿的百余名各届学生最好的回报。 职业生涯创立“多次冲击抗力理论”50年代周惠久在查阅了许多苏联科技书籍后,看出苏联学术界有一种过于强调材料塑性韧性作用的倾向,这就限制了材料强度潜力的发挥。到工厂调研时他又发现,按照苏联的设计图纸和技术条件,制造出来的不少产品都粗大笨重而寿命不长。这种情况很不利于提高中国机械设计制造的水平。当时国外还没有人对多次冲击抗力问题作过系统的研究和论述,他决心通过试验研究来解决这个问题。在1958年他首先领导设计和研制“多次冲击试验机”,并相继取得了丰富的试验数据。从1962到1965年,他在《中国机械工程学报》和《中国科学》(英文版)上连续发表了5篇论文,总结并阐述了金属材料多次冲击抗力的基本规律,指出了盲目追求塑性韧性的不合理性。过去工程界普遍认为,承受冲击载荷的零件要求材料具有较高的冲击韧性。周惠久等论证了多次冲击抗力并非仅仅决定于冲击韧性,而是决定于强度和塑性韧性的配合;冲击韧性低而强度高和冲击韧性高而强度低的两种材料,其冲击能量-断裂次数的两条曲线必有交点,在大量、常见的冲击能量范围内,提高强度不仅不降低,反而能提高多次冲击抗力。这就为合理选择材料和制订热处理工艺指明了方向。 1964年周惠久等应邀先后去第一汽车厂和洛阳拖拉机厂等单位讲学,介绍科研成果和学术观点,并推动了厂校协作。这些成果很快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国家科委把多次冲击抗力理论列为1963~1964年100项国家重大科学成果之一。在1965年高等教育部举办的直属高校科研成果展览会上,多次冲击抗力理论和人工合成胰岛素等并列为5项重大的科研成果,被誉为“五朵金花”。同一期间国家科委在北京组织座谈会和报告会,请周惠久向机械、煤炭、石油、水电、兵工、航空等部门主管技术的领导同志,以及首都教育界、科技界、工程界人士作报告,受到高度重视和热烈欢迎,并沟通了一些协作渠道。 对低碳马氏体的理论和应用作出贡献虽然周志宏在1928年就揭示了纯铁在高速冷却下形成马氏体的过程,但在冶金界还有很多人习惯地认为低碳钢除渗碳外不能淬火强化。周惠久从1958年起,开展了《低碳马氏体强化及其综合性能》的研究,论证了低碳钢淬火后能得到具有优越性能的低碳马氏体,为发挥常用低碳钢的强度潜力开辟了新途径。 1971年周惠久参加下乡小分队到宝鸡石油机械厂。他配合工人和技术人员,应用高强度高淬透性的低碳马氏体钢,研制石油钻采机具轻型吊卡,并深入到大港油田钻井现场进行考验,受到钻井工人的好评。 1976年起又与宝鸡石油机械厂合作,进行轻型吊环的研制:一方面采用高强度低碳马氏体钢以大幅度减轻吊环重量,同时又应用断裂力学原理对吊环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并进一步采用表面强化技术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而使轻型吊环得到API(美国石油学会)的承认,同意使用它的标志。 经过30多年的努力,低碳马氏体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石油钻井吊具、射孔枪、汽车上的重要螺栓、连接钢轨的鱼尾螺栓、输煤机溜槽和圆环链、手扶拖拉机驱动轴等等,在应用低碳马氏体钢后都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了强度水平和使用寿命,减轻了机件重量,节约了金属材料和合金资源。 在理论研究方面,对低碳马氏体的显微组织和精细结构、自由回火转变、合金化和淬透性,以及环境开裂敏感性等方面都有新的发现。例如在不同成分的低碳马氏体中,都发现在板条束之间存在着残留奥氏体薄膜;又Ms点(马氏体初始转变温度)高于300℃的低碳钢在淬火过程中均伴随着自回火,从而阐明了低碳马氏体的强韧化机理。 由周惠久领导的“低碳马氏体强化理论和应用研究”课题,经鉴定认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在美国召开的第六届国际热处理会上,周惠久被特邀在开幕式中作关于低碳马氏体的主旨报告。 阐明发挥金属材料强度潜力的基本规律早在1963年中国热处理年会上,周惠久等发表了《发挥金属材料强度潜力》等一系列论文,受到了学术界和工程界的欢迎。随后,为了全面解除对提高材料使用水平的各种顾虑,周惠久领导的研究集体还开展了疲劳缺口敏感度、疲劳过载损伤及次载锻炼、塑性等课题的系统研究,目的在于减轻机械产品自重,延长使用寿命,节约金属材料和能源。 70年代初,当断裂力学开始在中国传播之际,就引起周惠久的注意。在他的倡导下,开展了关于断裂韧性、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疲劳门槛、低温强度等课题的研究;与此同时,还开展了喷丸、滚压等表面强化和残余应力的研究,以克服机件的薄弱环节,实现等强度设计,进一步发挥金属材料强度潜力。 在上述基础上,周惠久等进一步完善了“发挥金属材料强度潜力理论”,总结了“强度、塑性、韧性合理配合”的基本规律。国外在如何选材用材方面多属各公司的生产“诀窍”,尚未见到一个系统的理论。在周惠久领导下,经过30多年的试验研究,终于提出了一个发挥金属材料强度潜力的完整理论。其贡献主要有两方面:一,提出了根据机件的服役条件和失效特点,实现材料强度塑性韧性合理配合的理论。他分别研究了承受静载、冲击、疲劳和在低温下工作的机件,考察了反映材料在接近服役条件下的各种性能指标,探讨了这些指标与强度、塑性、韧性的关系,发现在一定的强度值和塑性韧性值的配合下,这些抗力指标会出现峰值;而当服役条件发生改变时,高峰的位置则相应地向一定方向转移;二,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获得强度、塑性、韧性最佳配合的方法,包括高韧性材料的强化和高强度材料的韧化,普通碳钢和合金钢的强韧化,表面强化和有益残余应力的运用,以及局部强化以克服机件薄弱环节等,从而改变了传统的选材用材观点,为充分发挥材料强度潜力提供了必要的手段。这一理论成果已在汽车、拖拉机、农机、铁道、石油、煤炭、轻纺、兵器等行业得到应用。该课题于1988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该理论还被列为建国以来基础理论研究一百例之一。 此外,周惠久所主持的研究项目还曾获得过国家发明奖两项,国家教委、陕西省、西安市的各种奖励10余项。周惠久本人于1986年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立以来首次颁发的最高荣誉奖——科技成就金质奖(中国只有6人获奖)。 对中国材料强度学科的建立起了推动作用周惠久除了领导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所开展上述科研工作外,还对中国材料强度学科的发展作了大量的动员和组织工作。 1962年广州会议以后,国家决定制订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根据周的提议,将“机械设计制造中材料强度”中心问题列入“机械学”规划中。1964年在西安召开了由国内各系统兄弟单位参加的会议,对本中心问题科研工作的进展和经验进行了交流,并落实了今后计划。 1973年国务院指示重新制订中国科研工作的规划和进行组织调整。经第一机械工业部委托,由西安交大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所和上海材料研究所牵头,到上海等地的工厂和研究机构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在西安召开了有各著名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参加的会议,对材料强度学科的急需课题制订了规划并落实了分工。以后“材料强度”正式纳入一机部的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1977年教育部曾召集部分高校开会,制订直属高校的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周惠久也参加了会议,提出了在高校开展材料强度研究的构想。 周惠久还主编了《机械工程手册》中的材料强度篇,并撰写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金属力学性能条目。在70年代,他先后应邀到江西省、南京市、常州市等地讲学,推动各地材料强度的研究和应用工作。以后江西人民出版社根据他的讲稿,出版了《材料强度与应用》一书。他还接受科学出版社的约稿,组织编写了《金属材料强度学》。 他认为材料强度和失效分析密切相关,必须根据机械零件的失效情况来选择材料并制订工艺,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早在1963年,他在国内率先倡导要开展失效分析工作,以后又多次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他亲自领导主持了第一、第二、第三届中国机械装备失效分析学术讨论会,推动了中国失效分析与预防工作的开展。 他领导的材料学会中专门成立了材料强度分会,曾多次召开经验交流和学术报告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985年他主持了在西安召开的“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力学行为”国际学术会议(IMMB),以后由英国EMAS公司出版了会议论文集,促进材料强度学科的国际交流。 在很多场合,他代表中国参加过国际上有关材料强度的学术活动。他是在英国出版的国际疲劳杂志的顾问编委、设在法国巴黎的国际喷丸学术委员会委员、美国金属学会国际会员。 1990年乌克兰强度问题研究所所长托洛申柯院士来西安访问,盛赞中国在材料强度研究方面的成就,并表示要加强交流和协作。 个人简历1909年3月1日生于辽宁省沈阳市。 1927~1931年在唐山交通大学土木系学习,获工学士学位。 1931~1935年任清华大学助教。 1935~1936年在美国伊利诺依大学力学系学习,获力学硕士学位。 1936~1938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化工冶金系学习,获冶金工程硕士学位。 1938~1941年任西南联大教授,并在清华大学航空研究所兼职。 1941~1945年任陆军机械学校战车机械工程研究所所长,兼机械化工程学院教授。 1945~1947年任重庆大学、中央大学机械系、航空系教授。 1947~1949年任交通大学教授。 1948~1952年任无锡开源机器厂(无锡机床厂前身)总工程师、厂长。 1952年~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历任机械工程系主任、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所所长、副校长。 主要论著1周惠久主编.金属机械性能.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周惠久,黄明志.在多次重复冲击载荷下钢的断裂抗力研究.机械工程学报,1962,10(1):1~20. 3周惠久,王笑天,黄明志等.低碳马氏体及其综合性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机械动力版,1964(2):109~142. 4周惠久.Theresistanceoftemperedsteelagainstfractureduetorepeatedimpactandtheprocessofcrackpropagationduringthecourseoffracture.ScientiaSinica,1965,14(5):366~385. 5周惠久,涂铭旌,邓增杰等.再论发挥金属材料强度潜力问题——强度塑性韧性的合理配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79(4):1~20;1980(1):25~37. 6邓增杰,金达曾,周惠久.Influenceofshotpeeningontheinitiationandpropagationoffatiquecracksinsomeconstructionalsteels.Proc.Int.Conf.onShotpeening,Paris,1981:389~394. 7李年,杜百平,周惠久.Ontherelationshipbetweenfatiquelimit,thresholdandmicrostructureofalow-carbonCr-NSteel.Int.J.ofFatique,1984,6(2):89~94. 8吴敬梓,顾海澄,周惠久.Reliabilityevolua-tionoffatiquecrackinitiationlifedistributioninatitanium.Proc.ofthesecondInt.Conf.onStructuralFailure,ProductLiabilityandTechnicalInsurance,Vienna,1986. 9周惠久,黎永钧.Low-carbonmartensitesandtheirapplications.Proc.ICHT.b,WorldMaterialsCongresS,ASMInt.,Chicago,1988:9~19. 10周惠久,黄明志主编.金属材料强度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11柳永宁,朱金华,周惠久.Effectofloadingrateandtemperatureonductile-brittletransitionofacarbonsteel.ActaMetanurgicaSinica,1990,3A(6):419~423. 12高护生,顾海澄,周惠久.Theeffectofhardnessonthefrettingfatiqueofalloysteels.Fat.Fract.Mater.Struct.1991,14(7):789~796.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