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云街道办事处 |
释义 | 中云街道办事处位于胶州市城区西部,东至广州路、西至朱诸路、南至扬州路、北至胶州西路,辖区面积19.6平方公里,现辖18个村庄(含4个村转居)、14个居委会,共有人口6.5万人。办事处连续多年被评为山东省“百强”乡镇、“齐鲁街道之星”、“青岛市模范街道办事处”、“青岛市发展民营经济十强镇”、“青岛地方财政收入十强镇”,党工委多次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政区位置中云街道办事处位于胶州市城区西部,东与阜安街道办事处接壤,南与南关街道办事处接壤,北与北关街道办事处接壤,西邻胶西镇。东西最大横距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4.9公里,总面积19.6平方公里。 政区人口截止2005年末,总人口62000人,其中男性居民32000 人,女性居民 30000人,男女性别比例为16:15。农业人口 11420人,非农业人口52580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163人。出生率为 9‰,死亡率为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全处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回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等。 经济状况2005年,全处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0.5亿元,比2004年增长25%,地方财政收入9539万元,增长28%,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4750万美元,出口创汇1亿美元,增长20%,实际利用内资2.8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7100元。 第一产业:2005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3425万元。其中,粮食总产1250吨,蔬菜类总产300吨,水果总产50吨。大牲畜年末存栏200万头,猪年末存栏0.3万头,年内出栏1.5万头,羊年末存栏1300只,家禽年末存栏1万只,年内出栏3万只。农业机械 1200千瓦,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0公顷。全年林木覆盖率达28%以上。始终重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利用农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大项目,积极引导农民走科技兴农之路,形成了西宋定点屠宰厂、北辛置蘑菇生产基地、青岛名吃“巴子食品”等特色产地。 第二、三产业: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个,工业总产值40亿元,销售收入31亿元,利润总额3.9亿元。(一)园区经济发展迅速。在第一工业园建设上,重点在收地缩院、项目推进和老企业增资上下工夫, 2005年以来,一园内又有18个项目开工建设,有7个项目建成投产。在老企业增资方面,中云办事处在手续审批、劳动用工等方面搞好全过程、全方位服务,促使现有企业不断扩张规模,园内先后有派若马家具、嘉丰实业等9家企业,在设备引进、厂房扩建等方面进行了增资扩产,增资额达370万美元和6700万元。2005年,第一工业园实际利用外资1100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1.34亿元。以第二工业园为重点,坚持基础建设、园区招商和项目管理三者并重,全面推开。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突出质量,严格标准,加强调度,已投入资金2500万元,进行了水、电、路、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一年多的时间,达到了“六通一平三化”的标准,增强了承载项目尤其是承载大项目的能力;在园区招商方面,按照“大项目进园,小项目进村”的原则,严格项目入园关,对总投资达不到300万美元外资项目和达不到1500万元的内资项目以及有污染项目、建设档次低项目不得进入园区,提高项目入园门槛,以提高园内土地使用效益。对厂房建设严格进行审查,做到三个必须:必须服从园区统一规划,必须严格按图纸进行建设,必须达到规定的建设容积率。 目前,第二工业园共落户项目32个,开工建设21个,在谈11个,开工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在项目管理和服务方面,我们在园内设立了园区管委会,增设了警区,负责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协调、企业招工和治安管理等工作,为落户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二)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的突破。2005年以来,面对国家宏观调控、土地清理整顿、电力供应紧张等一系列因素影响,我们不断调整思路,拓宽招商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实现较大突破。一是在项目总量上实现新的突破。全年共引进外资项目15个,内资项目65个。二是在项目质量上实现新的突破。在项目引进中,突出重点,集中精力,着力抓好重点项目的引进工作,全年共引进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3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内资、民资项目13个。三是在项目推进上实现新的突破。坚持一手抓引进,一手抓建设和开工,结合项目建设用地清理和收地缩院工作,从办事处到各个项目引进单位、项目建设单位,层层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按照合同规定,排定时限,定期调度,促使引进项目快建设,建设项目快完工,完工项目快投产,并严格项目建设手续,严格项目建设监管,有效杜绝了私建滥建、久拖不建、建设标准档次较低等现象的发生。全处引进的80个外资、内资项目中,有22个实现了当年引进,当年开工建设,当年投产,有43个已开工建设,项目建筑面积达到37万平方米。 财政税收快速增长。始终将财政税收作为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大力培植税源、引进税源,加强税源监控,依法组织收入,使财政税收在基数较大、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保持了快速增长,实现了连续四年来财政收入每年净增1000多万元,2005年比2004年净增1600多万元,是历年来增幅较大、增量较多的一年,较大程度地缓解了财政工作压力,确保了钢性支出和重点项目建设支出,办事处被评为青岛市地方财政收入“十强”镇、街道办事处。 社会事业2005年,城市化工作进展顺利。以改善环境面貌、提高群众居住条件为目标,以村庄改造和环境整治为重点,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改造和整治结合,处村(居)联动,对水、电、路、居统筹安排,加强规划,加大投入,严格管理,推动了城市化工作的顺利开展。2005年,在供水、排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处区基础设施综合配套水平不断提高。坚持招商改造和自我改造并举,先后对5个居民小区进行了开发改造,开发改造面积25万平方米。河头源、西宋、北卧龙等村庄结合实际,积极行动,对旧村改造进行科学调整,合理规划,村庄改造规划均已通过评审,正在付诸实施。社区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结合环境综合整治,办事处不断完善环卫设施,健全卫生保洁队伍,并明确职责,严格考核,形成了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在市政府组织的历次城市环境卫生检查评比中,办事处均名列前茅。以“环境美”星级村庄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小街巷整治为重点,加强指导,强化调度,各村庄累计投资370多万元,硬化、绿化道路26条,41000平方米。进一步加强居委会建设,充分发挥管理职能,涌现出郭家莹小区、东苑小区、市中小区、常乐花园等一批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资源共享的文明示范小区。办事处被评为全市城市化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全处有初中2处,小学5处,在校学生6000 人;幼儿园27 所,入园幼儿890名。防保所一处,卫生技术人员10名;卫生室103处,村级卫生人员百余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 ,计划生育率100%。 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入。坚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突出特色,突出创新,深入开展了主题集中、特色鲜明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各级各类文明单位在巩固的基础上不断上档次,上水平,在道德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科技创新、公民道德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批示范村、示范点,全处青岛市级以上文明单位达到了16个。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强化,各项社会事业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按照新一轮村务公开工作的要求,以规范内容、完善程序为重点,以健全机制、强化监督为主线,积极推行和落实财务委托代理制度,坚持定期审计、专项审计相结合,从源头上杜绝了农村干部因经济不清引发的各类问题。坚持以“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目标,以“平安中云”创建活动为载体,从稳定社会细胞入手,积极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加大各项人防、物防和技防投入,全面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全年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65起,全处社会治安发案率、刑事犯罪率分别比2004年下降了15%和19.5%。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高度重视做好信访工作。以发展的思路,改革的办法,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处理了大批信访积案,解决了一些新的信访问题,全处信访总量逐年降低,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计划生育管理更加规范,通过加强综合治理,强化宣传教育,各类热点难点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全面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日益形成,200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计划生育率、女性初婚晚婚率等各项指标统计合格率均达到了100%。坚持以加大投入为重点,以开展活动为主线,以发挥作用为目的,老干部、老年人工作成绩突出,先后多次代表胶州市迎接了上级老干部、老年人工作检查和调研。民政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逐步建立起村居自助和慈善捐助相结合的社会捐助体系.群众性体育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先后在胶州市级以上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奖,展现出较高的竞技水平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政区荣誉办事处连续多年被评为山东省“百强”乡镇、“齐鲁街道之星”、“青岛市模范街道办事处”、“青岛市发展民营经济十强镇”、“青岛地方财政收入十强镇”,党工委多次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政区发展近年来,中云街道办事处紧紧围绕又好又快发展主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两园一区”工作主阵地,围绕“富民强处”发展目标,突出招商引资、商贸区建设、城市管理、财政税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大工作重点,不断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处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按照“经济发展园区化、园区投入多元化”总体思路,规划建设了工业园,办事处共有“两园一区”(工业一园、工业二园、西部商贸区),5个村级工业小区,加强了园区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园区达到了“五通一平三化”标准,承载项目能力不断提高,现建成面积达到4033亩,累计基础设施投入约2.6亿元,园区现已落户外资企业78家,内资企业118家,规模以上企业68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23家,企业总用工人数35000人;办事处累计实现利用外资1.2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29亿元。 按照全市发展“大商贸、大物流”的总体思路,我们对西部商贸区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根据存在的主要问题,着力抓好招商启动工作。一方面加快改造老商城,积极推进各类专业市场的引进、改造和整合,所引进的龙港灯具、胶电家居、海博家居、亿豪家具、龙港家居等五大市场已成功启动,总建筑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已成为半岛地区最大的家居用品集散地,已形成三大钢材专业市场,经营规模和交易额已跃居全省第一位。目前,正在对铝型材市场和钢材市场进行规划改造,规范发展兰州西路和泰州路装饰材料商业街,打造十里建材长廊。另一方面以新商贸区的建设启动和改变形象为重点,加强协调,强化调度,促进各个单体市场的快速建设和繁荣,提升西部商贸区的商气和人气。目前,西客站商贸城、兴峰商贸城、南方家园商贸城已对外招商启动;投资2亿元、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大桓九商贸城即将完工;九九佳2万平方米的生态酒店项目已全面开工。整个城区西部已逐步形成了以胶州商城为中心、以兰州西路为轴线、以专业市场为载体的连接城乡、统一开放的大型商贸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